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75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冷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包括箱体,且箱体内壁包裹有隔热层,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固定链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包裹有隔热层,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从左往右依次分割为设备仓、冷冻仓和上货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降低使用过程总的制冷用电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够将谷时用电时段生成的冷量通过蓄冷蒸发器储存起来,然后在峰时用电时段释放出来,如此即可增加谷时用电时段的用电量,而降低峰时用电时段的用电量,如此即可有效的降低制冷用电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冷库
,具体为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冷链物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需求,还能够使食物在运输途中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第一,冷链物流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不会影响到食物的营养和味道,同时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第二,冷链物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不同地域之间的食物输送非常的方便,食物在运送到目的地时仍然很新鲜。第三,冷链物流为食品的安全输送提供了保证,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链物流可以实现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
[0003]而移动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关键一环,其承担了对易腐食品的保质转运工作,因此移动冷库的低温保质能力,直接决定了冷链物流的运输质量,也是易腐食品能否保质保鲜的被长距离运输的关键所在。
[0004]现有的移动冷库内均设置有制冷机组,能够为移动冷库内部提供冷量,但是制冷机组的耗电量较大,而现有的电力收费标准分为谷时、平时和峰时三种,且电力收费依次增高,因此为了节约制冷成本,亟需一种能够更多的利用谷时电力进行制冷的移动冷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该冷库通过设置的蓄冷箱、液固相变蓄冷剂,通过蓄冷剂有液态转变为固态能够将制冷机产生的一部分冷量存储至蓄冷剂中,如此,即可在需要的时候使得蓄冷剂有固体变为液体而将其中积蓄的冷量释放出来,以达到维持冷库内部低温环境的目的,如此既可以使得制冷机在谷时用电进行制冷并将冷量储存与蓄冷剂中,然后在峰时用电时段将蓄冷剂中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维持冷库中的低温环境,如此即可更多的利用谷时电力进行制冷,减少峰时用电时段的用电量,如此即可有效的降低制冷成本,提高该移动冷库的实用性,同时通过上货仓、上货部、隔热部和降温部相配合,能够在该移动冷库在上下货的过程中,减少冷库中冷量的流失,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制冷用电量,降低了制冷成本,极大的提高了该移动冷库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包括箱体,且箱体内壁包裹有隔热层,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箱体的內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固定链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包裹有隔热层,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从左往右依次分割为设备仓、冷冻仓和上货仓,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面铰接有第三箱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靠近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蓄冷蒸发器,若干个所述蓄冷蒸发器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制冷部,能够用于为冷冻仓提供冷量,所述上货仓内安装有上货部、隔热部和降温部,所述上货部用于辅助上货,隔热部能够减少上货过程
中冷冻仓内冷量的流失,降温部能够降低上货仓内的温度。
[0007]优选地,所述蓄冷蒸发器包括两个第一热交换管和两个第二热交换管,且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内均填充有制冷剂,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外圆面一体成型有第一散热翅板,两个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外圆面之间一体成型有第二散热翅板,且两个第二热交换管的外圆面一体成型有第三散热翅板,所述第二散热翅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一体成型有蓄冷箱,且蓄冷箱内部封装有蓄冷剂,所述蓄冷箱的左右侧壁均垂直均布有多个第四散热翅板,所述蓄冷箱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五散热翅板,且相邻的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通过该蓄冷蒸发器可以将谷时用电时段产生的冷量存储起来,然后在峰时用电时段将冷量释放出来,以此降低了峰时的制冷用电量,进而降低了该移动冷库的使用成本,同时该蓄冷蒸发器可以将冷量通过制冷剂直接传递给蓄冷剂,而不需要经过载冷剂的转运,因此也降低了冷量传递过程中的损耗,进而节约了冷量,降低了冷库的使用成本。
[0008]优选地,所述蓄冷箱左右侧壁上的第五散热翅板的数量均不少于五个,且蓄冷箱顶部第五散热翅板的数量不少于四个,能够使得该蓄冷蒸发器更加充分均匀的将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下来,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制冷的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蓄冷箱内的蓄冷剂为液固相变蓄冷剂,该类型的蓄冷剂能够保证该蓄冷蒸发器具有较高的蓄冷能力。
[0010]优选地,所述制冷部包括制冷机和冷风机,所述制冷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底壁上,且冷风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內顶壁上,位于最左侧的所述蓄冷蒸发器上的第一热交换管的自由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机的输出端相连通,且位于最右侧的蓄冷蒸发器上的第二热交换管的自由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左侧面通过隔板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凝器和储液罐,且储液罐内装有氟利昂,能够不断的制造冷量,保证该冷库在移动过程中依旧能够稳定的处于低温环境中,从而保证了冷库具有良好可靠的保鲜功能。
[0011]优选地,所述上货部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箱体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通过固定套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液压缸,且两个第一液压缸分别位于两个空腔内,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空腔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送带,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将货物输送至第一箱门或第三箱门处,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上下货,从而提高了货物装卸的速度,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上下货过程中产生的冷量流失,进而降低了该冷库的使用成本。
[0012]优选地,所述隔热部包括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箱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且第三隔板的前后侧面分别与箱体的前侧内壁和第二隔板的正面相贴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通过插槽活动插接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遮挡帘,所述第三隔板的正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槽,且两个通槽均与插槽相连通,所述第三隔板的正面通过固定套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两个所述推板的背面分别贯穿两个通槽并于第五隔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隔板贯穿传送带的内圈,且第四隔板的底部与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腔,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六隔板,能够
极大的减少在货物装卸过程中的冷量流失,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移动冷库的使用成本。
[0013]优选地,所述第六隔板的顶部与传送带的顶部相平齐,保证在进行隔热工作的过程中,不会阻碍传送带的运转,使得货物装卸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0014]优选地,所述降温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与箱体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风机,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固定套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顶部通过进气管与吸气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横管的底部等距连通有若干个喷气嘴,所述吸气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远离吸气风机的一端贯穿第二隔板和底板并延伸至底板的下侧,通过降温部能够将冷冻仓内的冷量传递至第三隔板前侧区域中,同时配合隔热部能够将第三隔板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包括箱体,且箱体内壁包裹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固定链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包裹有隔热层,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从左往右依次分割为设备仓、冷冻仓和上货仓,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面铰接有第三箱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靠近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蓄冷蒸发器,若干个所述蓄冷蒸发器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制冷部,能够用于为冷冻仓提供冷量,所述上货仓内安装有上货部、隔热部和降温部,所述上货部用于辅助上货,隔热部能够减少上货过程中冷冻仓内冷量的流失,降温部能够降低上货仓内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蒸发器包括两个第一热交换管和两个第二热交换管,且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内均填充有制冷剂,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外圆面一体成型有第一散热翅板,两个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外圆面之间一体成型有第二散热翅板,且两个第二热交换管的外圆面一体成型有第三散热翅板,所述第二散热翅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一体成型有蓄冷箱,且蓄冷箱内部封装有蓄冷剂,所述蓄冷箱的左右侧壁均垂直均布有多个第四散热翅板,所述蓄冷箱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五散热翅板,且相邻的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左右侧壁上的第五散热翅板的数量均不少于五个,且蓄冷箱顶部第五散热翅板的数量不少于四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内的蓄冷剂为液固相变蓄冷剂。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冷移动式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包括制冷机和冷风机,所述制冷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底壁上,且冷风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內顶壁上,位于最左侧的所述蓄冷蒸发器上的第一热交换管的自由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机的输出端相连通,且位于最右侧的蓄冷蒸发器上的第二热交换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国马信臣
申请(专利权)人:盟喀侨环境优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