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4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一对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一对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一对所述底盘上,且一对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桌板;康复训练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桌板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一对脚踏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与所述支撑桌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安全保护机构,设置在一对所述脚踏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因患者运动不便带来的位置转移困难,同时,使患者能够方便地在床上就能进行康复训练。练。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了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患者中,下肢受伤的患者或者长期卧床、因中风、脑血栓等偏瘫的患者,目前很多患者醒着的时候都是躺在床上,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也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因此,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简单的活动,以进行及时、连续的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十分必要,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而且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医院中针对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装置,以医学理论为依据,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训练装置通常体积大,结构复杂,但是不适用于卧床患者使用,或者在下肢功能的恢复过程中没有结构合理的辅助工具,通常只能是家属或者医护人员辅助运动,耗费人力的同时,对医护人员和家属来说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以帮助下肢受伤的患者或者长期卧床、因中风、脑血栓等偏瘫的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从而帮助恢复下肢的运动功能。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一对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0005]一对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一对所述底盘上,且一端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桌板;
[0006]康复训练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桌板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一对脚踏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与所述支撑桌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0007]安全保护机构,设置在一对所述脚踏板之间。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定机构。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升降罩壳,所述升降罩壳罩设在对应的所述升降机构外侧。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罩壳包括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上罩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桌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罩壳的一端与所述上罩壳滑动连接,所述下罩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的顶面固定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桌板上安装有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一立柱与所述支撑桌板固定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置于所述显示屏内,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的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桌板的高度和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的运动参数。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参数至少包括转动速度和训练时间。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桌板的外侧罩设有桌面罩壳,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桌面罩壳内。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安装在所述桌面罩壳上,且与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的驱动装置电连接。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停按钮至少包括升降急停按钮和康复训练急停按钮,所述升降急停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康复训练急停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的驱动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针对患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并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运动训练,通过升降机构可以调节康复训练机构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和病床尺寸,将康复机器人移至病床旁并通过锁定机构将万向轮锁死,以固定所述康复训练机器人,对其下肢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减少因患者运动不便带来的位置转移困难,同时,使患者能够方便地在床上就能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除罩壳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康复训练机构和安全保护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康复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康复训练机构驱动装置与电机法兰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中驱动装置与同步带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同步带机构中的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电机法兰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标号说明:
[0031]底盘10;万向轮11;升降机构20;固定支架21;上顶板211;通孔2111;导向轴套安装孔2112;下底板212;固定轴213;伸缩机构22;伸缩缸221;伸缩杆222;第一铰链安装座201;第二铰链安装座202;导向机构23;导向轴套231;导向轴232;第一驱动电机24;升降罩壳25;上罩壳251;下罩壳252;康复训练机构30;电机法兰座31;螺栓301;驱动装置安装孔302;长圆形通孔303;调节螺纹孔304;驱动装置32;第二驱动电机321;减速电机322;电机法兰323;输出轴324;平键3241;支撑架33;从动轴332;同步带机构34;主动轮341;键槽3412;从动轮
342;同步带343;张紧机构35;张紧座351;调节螺栓352;脚踏板36;第一脚踏板3601;第二脚踏板3602;足底连接板361;踩踏板362;曲柄连接孔3611;挡板363;第一曲柄371;第二曲柄372;安全保护机构40;支撑板411;张紧绳412;张紧绳保护套413;升降急停按钮501;康复训练急停按钮502;支撑桌板101;桌面罩壳102;显示屏103;立柱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4]为了帮助下肢受伤的患者或者长期卧床、因中风、脑血栓等偏瘫的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从而帮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一对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一对所述底盘上,且一对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桌板;康复训练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桌板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一对脚踏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与所述支撑桌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安全保护机构,设置在一对所述脚踏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定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升降罩壳,所述升降罩壳罩设在对应的所述升降机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罩壳包括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上罩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桌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罩壳的一端与所述上罩壳滑动连接,所述下罩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的顶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旁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桌板上安装有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金王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阁步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