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217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包括枕木本体,枕木本体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凹槽,第一固定凹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块,第一连接板块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连接板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钢轨,检测结构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块。通过在相关的检测系统中,设置相关的数据存储单元、重量处理单元和偏载处理单元,从而使得在进行相关车辆的超载或偏载信息处理时,可以实时对相关的超重信息进行记录反馈操作,从而使得在后续进行相关的查看与查验操作时,更加便捷和高效,对于其内部还设置了相关的报警单元、信号单元,从而可以将相关超载或偏载信息进行实时的传输操作。偏载信息进行实时的传输操作。偏载信息进行实时的传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运输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陆上交通方式,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令火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0003]但是火车的大载重会对路基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重载铁路或者货运专线,因此设置相应的检测超载和偏载的装置就十分必要,但是对于使用年限较长且运输繁忙的铁路安装新的检测超载和偏载的装置对线路改动较大,施工周期长,不便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包括枕木,所述枕木与钢轨固定连接,所述钢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超载检测单元,所述超载检测单元位于两根钢轨之间,所述枕木内设有超载偏载检测单元。
[0007]所述超载检测单元包括U型框架以及U型框架两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U型框架内包括接触板,接触板与U型框架内底部弹性连接,所述接触板中部设有压杆,U型框架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压杆正下方,且二者间隔布置。
[0008]所述接触板上方设有感应板,感应板固定在两根钢轨之间,且所述感应板与所述接触板贴合。
[0009]所述接触板下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固定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朝下,所述限位框架与U型框架之间固定第一弹簧。
[0010]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包括压力底座,所述压力底座上沿枕木宽度方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底座与枕木内底面弹性连接。放置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的枕木为空心枕木,其横截面为U型凹槽。
[0011]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上方设有感应板,感应板固定在两根钢轨之间,且所述感应板与所述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贴合。
[0012]所述压力底座与枕木内底面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限位卡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卡块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均成U型,且二者开口端相对设置。
[0013]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信号检测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将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经过减法器得到差值信号,差值信号经过跟随器后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根据载荷大小选
择发送到控制终端或者报警。
[0014]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当负载N<N1时,超载偏载检测单元持续检测铁路车辆超载以及偏载情况,此时超载检测单元不工作;
[0016]S、当负载N介于N1和N2之间时,超载检测单元开始工作,超载偏载检测单元停止工作;
[0017]S、当负载N>N2时,超载偏载检测单元以及超载检测单元均停止工作。
[0018]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在感应板压迫第二压力传感器时导通,在压杆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接触时停止检测。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分别设置超载检测单元和超载偏载检测单元,在低负载的时候既检测超载又检测偏载,在中等负载的时候只检测超载,此时由于负载较大,检测偏载的意义已经不大,在高负载的时候,通过机械限位的手段,保护超载检测单元和超载偏载检测单元,不再进行检测,同时警示控制人员;这种根据负载的不同切换不同的检测模式,同时通过机械限位的方式保护各检测单元。
[0021]2、本申请中的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不用对铁轨或者路基做大规模的改造,只需更换一些空心枕木,并在适当位置安装U型框架即可,施工简单,改动小,且该系统能综合检测超载和偏载,不需要复杂的集成电路即可实现,操作人员上手快。
[0022]3、本申请中分成了超载检测单元和超载偏载检测单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采用一种传感器造成的精度低或者量程小的问题,也就是追求高精度的时候必然量程小,而量程大的时候精度又较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系统灵活性,又能作为实验仪器对铁路路基承载情况进行长期监测,还可作为学术研究获取实验数据的一部分。
[0023]4、由于本申请中设置了独立的超载检测单元和超载偏载检测单元,而且本申请中由于机械设计的缘故,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检测的空档期,为了避免在空档期内的检测缺失,设计了信号处理单元,如果空档期内载荷正常,则实时传送检测信号,如果空挡期内载荷异常,则报警提示。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枕木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超载检测单元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超载偏载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

6所示,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包括枕木1,所述枕木1与钢轨5固定连接,所述钢轨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超载检测单元,所述超载检测单元位于两根钢轨5之间,所述枕木1内设有超载偏载检测单元。
[0032]所述超载检测单元包括U型框架8以及U型框架8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0,所述U型框架内包括接触板9,接触板9与U型框架8内底部弹性连接,所述接触板9中部设有压杆26,U型框架8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5位于所述压杆26正下方,且二者间隔布置。
[0033]所述接触板9上方设有感应板32,感应板32固定在两根钢轨5之间,且所述感应板32与所述接触板9贴合。
[0034]所述接触板9下侧通过法兰27固定连杆28,所述连杆28另一端固定限位框架29,所述限位框架29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朝下,所述限位框架29与U型框架8之间固定第一弹簧31。
[0035]所述限位框架29和第一弹簧31位于弹簧箱体30内部,所述连杆28伸入弹簧箱体30内部与所述限位框架29固定连接。
[0036]所述弹簧箱体30至少为2个,所述压杆26位于至少2个所述弹簧箱体30中间。
[0037]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包括压力底座6,所述压力底座6上沿枕木1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二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底座6与枕木1内底面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枕木(1),所述枕木(1)与钢轨(5)固定连接,所述钢轨(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超载检测单元,所述超载检测单元位于两根钢轨(5)之间,所述枕木(1)内设有超载偏载检测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载检测单元包括U型框架(8)以及U型框架(8)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0),所述U型框架内包括接触板(9),接触板(9)与U型框架(8)内底部弹性连接,所述接触板(9)中部设有压杆(26),U型框架(8)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5)位于所述压杆(26)正下方,且二者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9)上方设有感应板(32),感应板(32)固定在两根钢轨(5)之间,且所述感应板(32)与所述接触板(9)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9)下侧通过法兰(27)固定连杆(28),所述连杆(28)另一端固定限位框架(29),所述限位框架(29)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朝下,所述限位框架(29)与U型框架(8)之间固定第一弹簧(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包括压力底座(6),所述压力底座(6)上沿枕木(1)宽度方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二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底座(6)与枕木(1)内底面弹性连接。放置所述超载偏载检测单元的枕木(1)为空心枕木,其横截面为U型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道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娟张龙华时蕾王洋高伟李向超王闪闪班希翼余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