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15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主杆2,主杆2的一设有内窥镜3,所述的主杆1上经轴承设有转轴4,转轴4下部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的主杆1的侧部设有底板6,底板6上设有主电机7,主电机7的伸出端上连接有主轴8,主轴8上设有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相啮合;所述的转轴4上部设有传动箱体10,传动箱体10的侧部设有固定环11,传动箱体10通过固定环11连接在转轴4上,传动箱体10的上部设有旋转电机12,旋转电机12的伸出端穿过传动箱体10且在端部上设有螺杆13。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内窥镜进行多角度的调节,提高内窥镜移动的精确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内窥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设备领域,特别是组合式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内窥镜检测系统是用于对内窥镜进行视场的检验、像质的检验、显色指数测量、照明均匀性测量、综合光效测量、相对畸变等性能参数的测试系统。例如公开号为CN10236158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罩式处理用内窥镜和内窥镜用罩,内窥镜用罩包括罩插入部主体、在安装状态下将内窥镜主体的插入位置确定在主体前端部不会自罩插入部主体的前端突出的位置的定位部件、在安装状态下将内窥镜主体与罩插入部主体相连结的连结部和自罩插入部主体的前端向前端侧突出设置并具有弯曲机构的处理用臂部,上述罩插入部主体包括供内窥镜主体插入的插入通路、设于最前端的罩前端部和设于罩前端部的基端侧的罩弯曲部,在将内窥镜主体插入到插入通路中的安装状态下,利用内窥镜主体的主体弯曲部的弯曲使该罩弯曲部弯曲。但是此类设备需手持进行操作,在移动内窥镜时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且在手持移动时角度调节较为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内窥镜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内窥镜进行多角度的调节,提高内窥镜移动的精确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主杆,主杆的一设有内窥镜,所述的主杆上经轴承设有转轴,转轴下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主杆的侧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主电机,主电机的伸出端上连接有主轴,主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转轴上部设有传动箱体,传动箱体的侧部设有固定环,传动箱体通过固定环连接在转轴上,传动箱体的上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伸出端穿过传动箱体且在端部上设有螺杆,螺杆上连接有移动件,所述的传动箱体内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上设有调节杆,所述的传动箱体的侧部设有通孔,调节杆穿过通孔且在一端设有连接部,调节杆通过连接部与移动件相铰接;所述的调节杆的另一端设有工作板,工作板上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内窥镜设置在夹紧机构内。
[0005]上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工作板上具有倾斜板,夹紧机构设置在倾斜板上,夹紧机构与倾斜板之间设有侧拉杆。
[0006]前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主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体。
[0007]前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板上的支座,支座上设有夹紧定位板,夹紧定位板上设有活动槽,夹紧定位板上设有夹紧支撑架,夹紧支撑架上固定有螺母,螺母内设有夹紧螺柱,夹紧螺柱的上端设有旋钮;夹紧支撑架内设有多个弹簧,弹簧的下端设有夹紧件,所述的内窥镜设置在夹紧件与夹紧支撑架之间,夹紧螺柱的下
端与夹紧件相抵触。
[0008]前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夹紧件的上部设有垫板,垫板与夹紧螺柱相抵触。
[0009]前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夹紧件的内侧面上设有橡胶层。
[0010]前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工作板上设有手臂承托机构,手臂承托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板上的升降固定板,升降固定板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铰接有摆动件,摆动件上设有前臂托,升降杆的侧部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上设有调节孔,固定槽内设有侧杆,调节孔内设有固定螺栓,侧杆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槽相连接;所述侧杆上部铰接有后臂托,前臂托与后臂托相连接。
[0011]前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中,所述的前臂托和后臂托内侧上设有海绵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主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得转轴转动,连带着内窥镜会进行摆动,实现内窥镜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调节;旋转电机运行,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螺杆上的移动件上下移动,连接在移动件上的调节杆随着移动件的移动进行纵向的偏移,实现内窥镜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调节,通过对内窥镜在不同方向的角度调节,保证了使用的灵活性,相比于手持内窥镜进行操作,能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0014]2、所述的工作板上具有倾斜板,夹紧机构设置在倾斜板上,夹紧机构与倾斜板之间设有侧拉杆,提高对于夹紧机构连接的强度,保证工作板与夹紧机构连接的紧密性。
[0015]3、所述的夹紧件的上部设有垫板,垫板与夹紧螺柱相抵触,夹紧螺栓与夹紧件需要进行多次的接触,夹紧螺栓在转动时会对夹紧件造成一定的磨损,增设垫板能提高夹紧件的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
[0016]4、所述的夹紧件的内侧面上设有橡胶层,能提高夹紧件对内窥镜的夹持力。
[0017]5、所述的前臂托和后臂托内侧上设有海绵层,当主治医生在长时间手术后,手臂会出现发酸疲劳的状态,医生能靠在前臂托和后臂托上,让医生得到暂时的休息,设置海绵层能使医生能有较为舒适的感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夹紧机构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手臂承托机构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

底座,2

主杆,3

内窥镜,4

转轴,5

第一齿轮,6

底板,7

主电机,8

主轴,9

第二齿轮,10

传动箱体,11

固定环,12

旋转电机,13

螺杆,14

移动件,15

支撑轴,16

调节杆,17

通孔,18

连接部,19

工作板,20

夹紧机构,21

倾斜板,22

侧拉杆,23

保护壳体,24

手臂承托机构,201

支座,202

夹紧定位板,203

活动槽,204

夹紧支撑架,205

螺母,206

夹紧螺柱,207

旋钮,208

弹簧,209

夹紧件,210

垫板,211

橡胶层,241

升降固定板,242

升降杆,243

摆动件,244

前臂托,245

固定槽,246

调节孔,247

侧杆,248

固定螺栓,249

后臂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主杆(2),主杆(2)的一设有内窥镜(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1)上经轴承设有转轴(4),转轴(4)下部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的主杆(1)的侧部设有底板(6),底板(6)上设有主电机(7),主电机(7)的伸出端上连接有主轴(8),主轴(8)上设有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相啮合;所述的转轴(4)上部设有传动箱体(10),传动箱体(10)的侧部设有固定环(11),传动箱体(10)通过固定环(11)连接在转轴(4)上,传动箱体(10)的上部设有旋转电机(12),旋转电机(12)的伸出端穿过传动箱体(10)且在端部上设有螺杆(13),螺杆(13)上连接有移动件(14),所述的传动箱体(10)内设有支撑轴(15),支撑轴(15)上设有调节杆(16),所述的传动箱体(10)的侧部设有通孔(17),调节杆(16)穿过通孔(17)且在一端设有连接部(18),调节杆(16)通过连接部(18)与移动件(14)相铰接;所述的调节杆(16)的另一端设有工作板(19),工作板(19)上设有夹紧机构(20),所述内窥镜(3)设置在夹紧机构(2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板(19)上具有倾斜板(21),夹紧机构(20)设置在倾斜板(21)上,夹紧机构(20)与倾斜板(21)之间设有侧拉杆(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电机(7)与旋转电机(12)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体(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机构(20)包括固定在工作板(19)上的支座(201),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富军范栩妃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