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02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所属硅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将硅片通过机械手取片,先对背面进行端面位抛光,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接着对将硅片进行翻面,对正面进行端面位抛光,并进行喷淋清洗。外周边抛光过程从背面侧边的A2段开始进刀,经过BC段,再加工正面侧边的A1段,接着从A1段的尾端折回继续抛光从BC段的上端退刀,完成硅片外周边抛光过程后进行喷淋清洗。硅片两端通过单方向循环运行的精抛带,此时转轴带动磁盘固定的硅片进行旋转。将完成抛光工艺的硅片通过机械手取片放置到溢流槽进行保管。具有效率高、加工周期短和质量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确保边抛质量同时缩短边抛时间的问题。实现产能提升并降低成本的作用。并降低成本的作用。并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8英寸及12英寸硅抛光片而言,边缘抛光是一道必须的工序,其目的是:(1)去除硅片边缘可能存在的损伤层,(2)获得光滑的倒角面以降低硅片边缘吸附颗粒的风险。
[0003]目前,8英寸及12英寸硅片加工行业普遍采用BBS KINMEI公司的边缘抛光机对硅片进行边抛加工。BBS边抛机的原理是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贴有边抛布的部件紧贴于硅片倒角面,在边抛鼓的高速旋转,以及与硅片相对位置的变化中达到对硅片倒角面的抛光。
[0004]如BBS KINMEI公司公布的专利,申请号:JP2008155539。以8英寸硅片为例,BBS KINMEI E

200型边抛机的出厂工艺参数值如下:研削台的行程为15mm,研削台的上下行进速率为0.33mm/min, 边抛工艺时间为45秒。如果按照出厂默认工艺进行加工,E

200出片速率为75秒/枚,日产能约为900枚左右。如以月产能10万枚计,则需配备4台边抛机。若日产能提升至1111枚,则设备投入成本降低25%。在既有的设备数量下提升产能,通常的做法是缩短边抛工艺时间,但这可能会影响到边抛质量,甚至会有外延滑移线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加工周期长和质量稳定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其具有效率高、加工周期短和质量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确保边抛质量同时缩短边抛时间的问题。实现产能提升并降低成本的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将硅片通过机械手取片,送入至端面磨进行定位,先对背面进行端面位抛光,背面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
[0007]第二步:对将硅片进行翻面,对正面进行端面位抛光,正面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
[0008]第三步:完成硅片两端面的抛光后,进行外周边抛光过程,此时背面在上,正面在下,从背面侧边的A2段开始进刀,经过BC段,再加工正面侧边的A1段,接着从A1段的尾端折回继续抛光从BC段的上端退刀,完成硅片外周边抛光过程后进行喷淋清洗。
[0009]第四步:硅片两端通过单方向循环运行的精抛带,此时转轴带动磁盘固定的硅片进行旋转,同时在精抛过程中对硅片进行喷淋。
[0010]第五步:将完成抛光工艺的硅片通过机械手取片放置到溢流槽进行保管。
[0011]作为优选,A2段的加工时间为8秒,BC段和A1段的加工时间均为16秒,硅片在研削台行进速率设定为0.63mm/s,研削台行进幅度为15mm。
[0012]作为优选,精抛带通过精抛环形槽与硅片的外周边贴合式插接,采用精抛环形槽和同步喷淋实现精抛带对硅片的水带磨过程。
[0013]作为优选,抛光过程的抛光液采用原液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配比而成,配比为1:8~1:30。
[0014]作为优选,原液为不含任何硫、磷、氯添加剂的水溶性抛光剂,原液可选用氧化硅抛光液或氧化铈抛光液。
[0015]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效率高、加工周期短和质量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确保边抛质量同时缩短边抛时间的问题。实现产能提升并降低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精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精抛带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中:硅片1,背面2,正面3,精抛带4,磁盘5,转轴6,精抛环形槽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1]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将硅片1通过机械手取片,送入至端面磨进行定位,先对背面2进行端面位抛光,背面2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
[0022]第二步:对将硅片1进行翻面,对正面3进行端面位抛光,正面3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
[0023]第三步:完成硅片1两端面的抛光后,进行外周边抛光过程,此时背面2在上,正面3在下,从背面2侧边的A2段开始进刀,经过BC段,再加工正面3侧边的A1段,接着从A1段的尾端折回继续抛光从BC段的上端退刀,完成硅片1外周边抛光过程后进行喷淋清洗。
[0024]A2段的加工时间为8秒,BC段和A1段的加工时间均为16秒,硅片1在研削台行进速率设定为0.63mm/s,研削台行进幅度为15mm。
[0025]第四步:硅片1两端通过单方向循环运行的精抛带4,此时转轴6带动磁盘5固定的硅片1进行旋转,同时在精抛过程中对硅片1进行喷淋。精抛带4通过精抛环形槽7与硅片1的外周边贴合式插接,采用精抛环形槽7和同步喷淋实现精抛带4对硅片1的水带磨过程。
[0026]第五步:将完成抛光工艺的硅片1通过机械手取片放置到溢流槽进行保管。
[0027]抛光过程的抛光液采用原液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配比而成,配比为1:15。原液为不含任何硫、磷、氯添加剂的水溶性抛光剂,原液可选用氧化硅抛光液或氧化铈抛光液。
[0028]综上所述,该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具有效率高、加工周期短和质量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确保边抛质量同时缩短边抛时间的问题。实现产能提升并降低成本的作用。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本增效的硅片边缘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将硅片(1)通过机械手取片,送入至端面磨进行定位,先对背面(2)进行端面位抛光,背面(2)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第二步:对将硅片(1)进行翻面,对正面(3)进行端面位抛光,正面(3)完成抛光后进行喷淋清洗;第三步:完成硅片(1)两端面的抛光后,进行外周边抛光过程,此时背面(2)在上,正面(3)在下,从背面(2)侧边的A2段开始进刀,经过BC段,再加工正面(3)侧边的A1段,接着从A1段的尾端折回继续抛光从BC段的上端退刀,完成硅片(1)外周边抛光过程后进行喷淋清洗;第四步:硅片(1)两端通过单方向循环运行的精抛带(4),此时转轴(6)带动磁盘(5)固定的硅片(1)进行旋转,同时在精抛过程中对硅片(1)进行喷淋;第五步:将完成抛光工艺的硅片(1)通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