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77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及其成型方法,包括如下过程:模锻件成型:将拔杆锻件进行加热、保温,使拔杆锻件的温度为1120~1160℃;再对拔杆锻件进行两次模压,第二次模压后进行切边,得到第一锻坯,其中第一次模压时打击能量为8~16kJ,第二次模压时打击能量为80~112kJ,第一次模压、第二次模压的终锻温度不低于860℃;将第一锻坯进行加热、保温,使第一锻坯的温度为1120~1160℃;将所述加热、保温后的第一锻坯进行模压,模压后进行切边,得到锻件;其中,模具的预热温度为350℃~400℃,终锻温度不低于860℃,打击能量为64~96kJ;将所述锻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得到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所述GH3536模锻件的晶粒度等级,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及其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温合金是以铁、镍、钴为基,能在高于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舰船等领域,镍基高温合金GH3536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火焰筒、燃烧室等部件。
[0003]现有技术中,某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材质的模锻件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0004]如图1所示,该模锻件的形状类似于手枪形状,包括尾部细杆5、中间多边形盘6和头部圆柱7,该模锻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部件,它的工作要求耐高压、长寿命、高可靠、高稳定性的需求,这对其模锻件成型后的使用性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模锻件成型后晶粒度的要求,要求模锻件成型后晶粒度≧4级,但现有锻造技术锻造后易造成粗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及其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所述GH3536模锻件的晶粒度等级,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0008]模锻件成型,模锻件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0009]将拔杆锻件进行加热、保温,使拔杆锻件的温度为1120~1160℃;
[0010]将所述加热、保温完成后的拔杆锻件进行两次模压,第二次模压后进行切边,得到第一锻坯,其中第一次模压时打击能量为8~16kJ,第二次模压时打击能量为80~112kJ,第一次模压、第二次模压的终锻温度不低于860℃;
[0011]将第一锻坯进行加热、保温,使第一锻坯的温度为1120~1160℃;
[0012]将所述加热、保温后的第一锻坯进行模压,模压后进行切边,得到锻件;其中,模具的预热温度为350℃~400℃,终锻温度不低于860℃,打击能量为64~96kJ;
[0013]将所述锻件进行固溶,得到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
[0014]优选的,拔杆锻件进行加热、保温时,保温的时间为40~80min。
[0015]优选的,将所述加热、保温完成后的拔杆锻件进行两次模压过程中,坯料转移时间为≤13s。
[0016]优选的,将所述加热、保温完成后的拔杆锻件进行两次模压过程中,第一次模压结
束后,将模具型腔及坯料表面的氧化皮去除,然后喷涂润滑剂进行第二次模压。
[0017]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使用石墨乳与水的混合物,石墨乳与水的体积比例为1:4~1:10。
[0018]优选的,采用风枪将模具型腔及坯料表面的氧化皮去除。
[0019]优选的,将所述锻件进行固溶过程中,保温温度为1150~1170℃,保温时间为50~60min;保温后采用油淬,采用油温不低于30~40℃。
[0020]优选的,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还包括制坯阶段,制坯阶段包括下过程:
[0021]将棒坯随炉升温至1120~1160℃,保温时间为40~120min
[0022]将锤头、锤砧以及工装预热至250~380℃,将所述棒坯锻造为弯杆锻件,锻造过程中,坯料转移时间不超过15s,终锻温度不低于860℃。
[0023]优选的,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还包括制坯阶段,制坯阶段包括如下过程:
[0024]将弯杆锻件随炉升温至1120~1160℃,保温40~100min;
[0025]将锤头、锤砧以及工装预热至250~380℃;对弯杆锻件进行拔杆,在弯杆锻件的一端加工出尾部细杆,拔杆过程中,加热温度为1120~1160℃,坯料转移时间不超过13s,终锻温度不低于860℃,锻后进行空冷,得到拔杆锻件。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通过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成型方法制得,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的晶粒度达到均匀的5级。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为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通过系统合理设定加热温度、保温时间、锻造火次、终锻温度,热处理制度等锻造参数,解决现有锻件粗晶的问题,模锻件最终成型后的晶粒度达到均匀的5级,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加工的GH3536模锻件坯料锻造外形变化荒形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加工得到的GH3536模锻件的金相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加工得到的GH3536模锻件的金相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加工得到的GH3536模锻件的金相图;
[0033]图中,1

坯料,2

弯杆锻件,3

拔杆锻件,4

模压成型荒形图,5

尾部细杆,6

中间多边形盘,7

头部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专利技术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
[0036]下料

制坯

模锻件成型

晶粒度检测

总检

入库
[0037]参照图1,具体过程如下:
[0038]采用锯床下料,在制坯时,将棒料置于Ⅲ类电炉中1120~1160℃,最短保温时间
45min,热料回炉时保温时间按0.4min/mm计算,最长保温时间120min,保温完成后利用560kg空气锤上进行锻造弯杆,将弯杆后的锻件继续装入Ⅲ类电炉中加热到1120~1160℃,最短保温时间40min,保温时间按0.4min/mm计算,最长保温时间80min,保温完成后在750kg空气锤上进行锻造拔杆,拔杆后空冷。
[0039]模锻件成型:将拔杆后的锻件置于Ⅲ类电炉中加热到1120~1160℃,最短保温时间40min,热料回火炉时保温时间按0.4min/mm计算,最长保温时间80min,保温完成后进行模压一火,在10MN电动螺旋压力机上将坯料正放后模压,设备总打击能为160KJ,先轻击一锤,打击能量:5%~10%;将坯料整体取出,使用风枪迅速清除上、下模具型腔及锻件表面氧化皮,润滑剂使用石墨乳+水,体积比例1:4~1:10,随后重击,打击能量50%~70%模压后趁热切边,两次模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模锻件成型,模锻件成型包括如下步骤:将拔杆锻件(3)进行加热、保温,使拔杆锻件(3)的温度为1120~1160℃;将所述加热、保温完成后的拔杆锻件(3)进行两次模压,第二次模压后进行切边,得到第一锻坯,其中第一次模压时打击能量为8~16kJ,第二次模压时打击能量为80~112kJ,第一次模压、第二次模压的终锻温度不低于860℃;将第一锻坯进行加热、保温,使第一锻坯的温度为1120~1160℃;将所述加热、保温后的第一锻坯进行模压,模压后进行切边,得到锻件;其中,模具的预热温度为350℃~400℃,终锻温度不低于860℃,打击能量为64~96kJ;将所述锻件进行固溶,得到所述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拔杆锻件(3)进行加热、保温时,保温的时间为40~8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热、保温完成后的拔杆锻件(3)进行两次模压过程中,坯料转移时间不超过13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热、保温完成后的拔杆锻件(3)进行两次模压过程中,第一次模压结束后,将模具型腔及坯料表面的氧化皮去除,然后喷涂润滑剂后进行第二次模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镍基高温合金GH3536模锻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使用石墨乳与水的混合物,石墨乳与水的体积比例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超曹玉如廉颖张超李昌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长羽航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