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04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QAl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QAl10-4-4铝青铜合金属于一种高强度耐热青铜,含有铁、锰元素,在400℃下力学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减摩性,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抗蚀性很好,广泛用于船舶等领域。通常国产QAl10-4-4铝青铜挤压棒材最大规格为适用于中小型锻件的棒材的预设直径。对于大尺寸锻件,受限于棒材长度尺寸,一旦超过可实现镦粗的锻比(即≥6,合理锻比≤2.5),只能采用铸锭棒材。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0004]1.目前国产最大铸锭棒材直径为采用感应工频炉生产,铸锭晶粒粗大,塑性较差,锻造变形量受限,组织不易改善;
[0005]2.锻造过程中经常有锻造裂纹生成,对较大规格(如)的QAl10-4-4铝青铜铸锭生产过程的控制是该材料锻造的难点,对内部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对较大规格的QAl10-4-4铝青铜铸锭进行加工,获得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探伤水平高、综合性能良好的锻件。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0009]将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加热至880℃~920℃并保温,使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温度均匀,再进行铸锭开坯锻造;将经过铸锭开坯锻造后的坯料加热至830℃~850℃并保温,使坯料温度均匀,再进行中间工序锻造;将经过中间工序锻造后得到的坯料加热至830℃~850℃并保温,使坯料温度均匀,再进行最终锻造成型;将经过最终锻造成型的坯料进行退火处理,出炉空冷后得到成品锻件。
[0010]优选的,于880℃~920℃进行保温时,最短保温时间=0.5-0.9min/mm
×
铸锭棒材直径。
[0011]优选的,铸锭开坯锻造时,坯料锻比为1.6~1.7,终锻温度≥750℃。
[0012]优选的,铸锭开坯锻造时,对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轻压圆周面一周,再进行镦粗、拔长锻造。
[0013]优选的,进行中间工序锻造时,最短保温时间=0.5-0.9min/mm
×
坯料有效厚度尺寸,所述坯料有效厚度尺寸为坯料最小截面尺寸中的最小尺寸。
[0014]优选的,进行中间工序锻造时,进行2-3个火次的镦粗、拔长锻造,每火次进行两镦
两拔,每火次锻比为2.3-2.6,终锻温度≥750℃。
[0015]优选的,进行最终锻造成型时,将中间工序锻造得到的坯料进行锻造、修整至所需尺寸。
[0016]优选的,中间工序锻造和最终锻造成型时,同一部位锤击一次,保证截面无可见十字亮线。
[0017]优选的,退火处理时,设定加热温度为700-750℃,到温装炉,保温60-100min。
[0018]优选的,所述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的规格为Ф280-Ф400mm。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中,将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加热至880℃~920℃并保温,该温度内加热并进行保温,既可以满足铸锭锻造时所需的塑性变形需求,同时又兼顾了晶粒长大的速度不会导致锻件粗晶;中间工序锻造中,在830℃~850℃加热并保温,该温度内加热并进行保温,既可以满足铸锭开坯锻造后的坯料锻造时所需的塑性变形需求,同时又兼顾了晶粒长大的速度不会导致锻件粗晶;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能够直接对较大规格的QAl10-4-4铝青铜铸锭进行锻造,经过本专利技术的锻造工艺控制,能够获得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探伤水平高、综合性能良好的锻件,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
[0021]进一步的,最短保温时间=0.5-0.9min/mm
×
铸锭棒材直径,在该保温时间制度下,能够保证铸锭棒材均匀加热,时间合理、可控,节约能量,且使得加工步骤紧凑。
[0022]进一步的,将坯料锻比为1.6~1.7,终锻温度≥750℃,既能够保证晶粒均匀、细化,该终锻温度以上锻造坯料不会产生开裂。
[0023]进一步的,进行中间工序锻造时,每火次进行两镦两拔,每火次锻比为2.3-2.6,该锻比可充分破碎晶粒尺寸,保证锻造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获得的探伤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可以获得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探伤水平高、综合性能良好的锻件。其技术方案为:将锯切好的QAl10-4-4铝青铜合金棒材加热至预设高温温度区间并保温,再进行铸锭开坯锻造;将经过铸锭开坯后的坯料加热至预设中温温度区间并保温,再进行中间工序锻造;将经过中间工序锻造后得到的坯料加热至预设中温温度区间并保温,再进行最终锻造成型;将经过最终锻造成型的坯料按预设温度进行退火处理,出炉空冷后得到成品锻件。
[0027]本专利技术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1,铸锭开坯锻造:通过2000T油压机对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铸锭开坯锻造时,通过电炉对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进行加热,用2000T油压机对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轻压圆周面一周,再进行一个镦粗、拔长锻造,坯料锻比1.6~1.7,终锻温度≥750℃;得到铜合金坯料a;
[0029]步骤2,中间工序锻造:通过电炉对铜合金坯料a进行加热,用2000T油压机对铜合金坯料a进行中间工序锻造,中间工序锻造时,将步骤1中得到的铜合金坯料a进行2-3个火次的镦粗拔长锻造,每火次进行两镦两拔,每火次锻比为2.3-2.6,终端温度≥750℃,得到铜合金坯料b;
[0030]步骤3:最终锻造成型:通过电炉对中间工序锻造得到铜合金坯料b进行加热,通过2000T油压机对铜合金坯料b进行最终锻造成型。最终锻造成型时:将步骤2中得到的铜合金坯料b进行锻造、修整至所需尺寸,得到经过最终锻造成型的铜合金坯料c。
[0031]步骤4:退火处理:对得到的铜合金坯料c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720℃,保温1-2小时,空冷,得到成品铜合金锻件。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铸锭开坯锻造包括:将锯切好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棒材加热至预设高温温度区间,即880℃~920℃,该温度内加热并进行保温,既可以满足铸锭锻造时所需的塑性变形需求,同时又兼顾了晶粒长大的速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将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加热至880℃~920℃并保温,使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温度均匀,再进行铸锭开坯锻造;将经过铸锭开坯锻造后的坯料加热至830℃~850℃并保温,使坯料温度均匀,再进行中间工序锻造;将经过中间工序锻造后得到的坯料加热至830℃~850℃并保温,使坯料温度均匀,再进行最终锻造成型;将经过最终锻造成型的坯料进行退火处理,出炉空冷后得到成品锻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880℃~920℃进行保温时,最短保温时间=0.5-0.9min/mm
×
铸锭棒材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铸锭开坯锻造时,坯料锻比为1.6~1.7,终锻温度≥7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铸锭开坯锻造时,对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轻压圆周面一周,再进行镦粗、拔长锻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QAl10-4-4铝青铜合金铸锭组织性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如张博王世超段文华周大云闫伟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长羽航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