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63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包括外壳、套块和冷却器芯体,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架,防护网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环形筋,且环形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V型筋,所述外壳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却器芯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套块,外壳套在冷却器芯体的一侧后,冷却器芯体会带动连接块插入套块内部,此时可以在固定螺母的内部转动限位螺栓,则限位螺栓会在固定螺母内部移动,并使限位螺栓可以插入插孔内部,实现外壳与冷却器芯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同理可实现拆卸,则可以方便的对冷却器进行拆装,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时较为简便。修时较为简便。修时较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器
,具体为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器是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油冷却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温,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现有的液压系统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0003]1、现有的液压系统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环境要求高,使降温效果与效率都不理想;
[0004]2、现有的液压系统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护罩结构与固定结构复杂,增加了制造和装配的成本;
[0005]3、现有的液压系统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冷却器不能方便的进行拆装,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降温效果与效率都不理想,护罩结构与固定结构复杂,冷却器不能方便的进行拆装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包括外壳、连接块、套块和冷却器芯体,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架,所述外壳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且外壳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环形筋,且环形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V型筋,所述外壳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外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却器芯体,且冷却器芯体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套块。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风扇,且风扇的一侧安装有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套块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内罩,且防护网另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限位板。
[0011]优选的,所述冷却器芯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进油腔,且进油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油口。
[0012]优选的,所述进油腔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通管,且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
[0013]优选的,所述进油腔的底端设置有进水腔,且进水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腔内部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通孔,且进水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冷却管。
[0014]优选的,所述冷却器芯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出油腔,且出油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油口。
[0015]优选的,所述出油腔的顶端设置有出水腔,且出水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种液压系统冷却器,通过在冷却器芯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的多个冷却管,油液会通过进油口进入进油腔内部,然后会通过通管与换热管进入出油腔内部,然后通过出油口排出,此过程中冷却水会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腔内部,然后冷却水会通过通孔进入冷却管内部,使冷却水可以带走油液中的热量,然后冷却水会进入出水腔内部,再通过出水口排出,如此循环,且电机可以带动风扇转动,带走一定热量,从而提高了油液的降温效果与效率。
[0018](2)该种液压系统冷却器,通过在防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支架,采用V型筋与环形筋构成的防护网,可简化防护网的结构,为连接支架的连接让位,且以弧形限位板限位安装内罩,对轴体形成支撑,降低生产制造和安装成本,同时电机采用连接支架和底部支架双重固定支撑,并分别与外壳与冷却器芯体连接,可防止机械振动,从而使整体结构稳固,防止机械振动,提高应用于液压系统油路的稳定性。
[0019](3)该种液压系统冷却器,通过在冷却器芯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套块,外壳套在冷却器芯体的一侧后,冷却器芯体会带动连接块插入套块内部,此时可以在固定螺母的内部转动限位螺栓,则限位螺栓会在固定螺母内部移动,并使限位螺栓可以插入插孔内部,从而实现外壳与冷却器芯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同理可实现拆卸,则可以方便的对冷却器进行拆装,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时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外壳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冷却器芯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网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外壳;101、风扇;102、电机;103、连接支架;2、支撑板;201、底部支架;3、连接块;301、插孔;4、套块;401、固定螺母;402、限位螺栓;5、防护网;501、V型筋;502、环形筋;503、内罩;504、弧形限位板;6、冷却器芯体;601、进油腔;602、通管;603、进水腔;604、通孔;605、进水口;606、换热管;607、冷却管;608、出水口;609、出水腔;610、出油腔;611、出油口;612、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包括外壳1、
连接块3、套块4和冷却器芯体6,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外壳1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风扇101,且风扇10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02,电机102可以带动风扇101转动,带走一定热量;
[0028]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架201,外壳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103,且外壳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网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环形筋502,且环形筋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V型筋501,防护网5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内罩503,且防护网5另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限位板504,可防止机械振动,从而使整体结构稳固,防止机械振动,提高应用于液压系统油路的稳定性;
[0029]外壳1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内部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301,外壳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却器芯体6,冷却器芯体6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进油腔601,且进油腔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油口612,进油腔601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通管602,且通管6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606,进油腔601的底端设置有进水腔603,且进水腔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605,进水腔603内部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通孔604,且进水腔6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冷却管607,冷却器芯体6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出油腔610,且出油腔6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油口611,出油腔610的顶端设置有出水腔609,且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包括外壳(1)、连接块(3)、套块(4)和冷却器芯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架(201),所述外壳(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103),且外壳(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网(5),所述防护网(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环形筋(502),且环形筋(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V型筋(501),所述外壳(1)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内部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301),所述外壳(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却器芯体(6),且冷却器芯体(6)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套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风扇(101),且风扇(10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4)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母(401),且固定螺母(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4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5)一侧的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凌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