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39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垫高层、层间绝缘层、隔断层、OLED器件以及阴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垫高层,并开设第一凹槽,进而制备得到隔断层,隔断层远离所述垫高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倒锐角区域,进而隔断层可以隔断OLED器件,避免OLED器件接触辅助阴极,使OLED器件区域化。并且所述垫高层与隔断层皆与现有的膜层一同制备,避免不必要的制备工序。避免不必要的制备工序。避免不必要的制备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器件,为了提高OLED出光效率而使用微腔结构,但其中大部分OLED器件使用半透明的阴极结构。然而半透明阴极具有很大的电阻,会造成严重的压降(IR Drop),产生IR Drop现象影响整个屏幕显示的均一性,特别是对于大尺寸OLED产生较大的影响。
[0003]为了改善OLED显示的IR Drop,通常做法是制造辅助阴极,使半透明阴极和辅助阴极接触来减少阴极面电阻。对于蒸镀工艺而言,通过制备特殊的辅助阴极结构利用蒸镀角偏差来达到蒸镀OLED材料无法覆盖在辅助阴极接触区。但对于打印工艺而言,则难以实现OLED材料区域化。。
[0004]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显示面板,以保留现有显示面板的积极效果,而消除现有显示面板的消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非显示区制备得到隔断层,隔断层远离所述垫高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倒锐角区域,进而隔断层可以隔断OLED器件,避免OLED器件接触辅助阴极。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定义有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垫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层间绝缘层,设于所述垫高层上,具有一第一凹槽;隔断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隔断层远离所述垫高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倒锐角区域;OLED器件,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以及所述隔断层上,且所述OLED器件被所述隔断层隔断,部分所述OLED器件设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之间;以及阴极,设于所述OLED器件上,并且连接所述非显示区的辅助阴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垫高层包括:第一垫高块;第二垫高块,设于所述第一垫高块上;第三垫高块,设于所述第二垫高块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隔断层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设于所述垫高层上且填充所述第二凹槽,所述保护层具有对应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三凹槽;以及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OLED器件之间且填充所述第三凹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隔断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倒锐角区域。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断层与第三垫高块为所述辅助阴极;所述隔断层与第三垫高块为金属导电材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遮光层,设于所述基板上;缓冲层,设于所述遮光层以及所述基板上;半导体层,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栅
极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层间绝缘层延伸至所述显示区且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所述显示区的层间绝缘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层以及所述栅极层;源漏电极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钝化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且覆盖所述源漏电极层;平坦化层,设于所述钝化层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高块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垫高块与所述遮光层的材料相同;和/或,所述第二垫高块与所述栅极绝缘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垫高块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材料相同;和/或,所述第三垫高块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三垫高块与所述栅极层的材料相同;和/或,所述隔断层与所述源漏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隔断层与所述源漏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坦层与所述平坦化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平坦层与所述平坦化层材料相同;和/或,所述钝化层与所述保护层同层设置,所述钝化层与所述保护层材料相同。
[001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向所述非显示区延伸并覆盖所述第一垫高块,所述非显示区的缓冲层设于所述第一垫高块与所述第二垫高块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其定义有显示区与非显示区;通过同一光罩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遮光层与第一垫高块;形成一缓冲层于所述基板、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第一垫高块上;形成一半导体层于所述显示区的缓冲层上;先沉积一绝缘材料于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半导体层上,再沉积一第一金属材料于所述绝缘材料上,并通过同一光罩形成栅极与第三垫高块;最后以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三垫高块为图案,刻蚀所述绝缘材料形成所述栅极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垫高块;形成层间绝缘层于所述缓冲层、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三垫高块上,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开设对应所述第三垫高块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下凹至所述第三垫高块的上表面;沉积一第二金属材料于层间绝缘层上,并通过同一光罩形成源漏电极层与隔断层,所述隔断层填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隔断层远离所述第三垫高块的一侧具有第一倒锐角区域。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垫高层,并开设第一凹槽,进而制备得到隔断层,隔断层远离所述垫高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倒锐角区域,进而隔断层可以隔断OLED器件,避免OLED器件接触辅助阴极,使OLED器件区域化。并且所述垫高层与隔断层皆与现有的膜层一同制备,避免不必要的制备工序。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1~S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3~S5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6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7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8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9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10以及S1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12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S13的结构示意图。
[0028]基板101;阴极115;垫高层12;
[0029]层间绝缘层105;隔断层124;OLED器件114;
[0030]遮光层102;缓冲层103;半导体层104;
[0031]栅极绝缘层106;栅极层107;显示面板100;
[0032]源漏电极层109;钝化层108;平坦化层111;
[0033]第一垫高块121;第二垫高块122;第三垫高块123;
[0034]第一凹槽105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定义有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垫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层间绝缘层,设于所述垫高层上,具有一第一凹槽;隔断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隔断层远离所述垫高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倒锐角区域;OLED器件,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以及所述隔断层上,且所述OLED器件被所述隔断层隔断,部分所述OLED器件设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之间;以及阴极,设于所述OLED器件上,并且连接所述非显示区的辅助阴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层包括:第一垫高块,设于所述基板上;第二垫高块,设于所述第一垫高块上;以及第三垫高块,设于所述第二垫高块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层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设于所述垫高层上且填充所述第二凹槽,所述保护层具有对应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三凹槽;以及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OLED器件之间且填充所述第三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隔断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倒锐角区域。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层与所述第三垫高块为所述辅助阴极;所述隔断层与所述第三垫高块为金属导电材料。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遮光层,设于所述基板上;缓冲层,设于所述遮光层以及所述基板上;半导体层,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栅极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层间绝缘层延伸至所述显示区且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所述显示区的层间绝缘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层以及所述栅极层;源漏电极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钝化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