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敏胜专利>正文

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37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涉及汽车刹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刹车系统中的缓速装置及其制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缓速器和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手动控制阀、电脑控制减压阀、电脑控制阀、回油管、供油管、液压油箱;液压油箱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与缓速器的进油口相连接;缓速器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接;回油管上装有手动控制阀、电脑控制减压阀、电脑控制阀;液压油箱供油口外部供油管上设置有供油口电控阀,回油口外部回油管上设置有回油口电控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缓速器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温度高、功率损失大等问题。功率损失大等问题。功率损失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涉及汽车刹车系统
,尤其涉及刹车系统中的缓速装置及其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使用的刹车减速装置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0003]1、小型车辆:完全采用盘刹或鼓刹的制动方法,发动机反拖拽减速方法,此种制动方法会使刹车皮、盘或鼓过快磨损、过热;在长下坡时由于长时间制动,会因热衰减导致刹车失灵的危险发生;
[0004]2、大型载货车辆:部分载货车辆装配了汽车缓速器,还有部分大型载货车辆和小型车辆用一样的减速制动方法,导致与小型车辆一样的后果。
[0005]现有的缓速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发动机反拖拽式,2、电涡流缓速器式,3、液力缓速器式,三种类型分别存在下述问题:
[0006]1、发动机反拖拽式:是利用发动机本身轻微改进后,控制进排气门,而使发动机反拖拽减速,该方式对发动机、变速器磨损较大,发动机反拖拽,缓速扭矩有限,对于重载、大型车辆、缓速效果不大。
[0007]2、电涡流缓速器式:该方式尺寸庞大、机体沉重、消耗电能过大、会产生400

600度高温、中小型车辆无法安装;
[0008]3、液力缓速器式:该方式是当前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缓速器;其缺陷是:
[0009](1)、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发动机要保持一定转数,便于液力缓速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
[0010](2)、安装液力缓速器的车辆散热系统要格外加大;
[0011](3)、接合和分离滞后时间长;
[0012](4)、不工作时,功率损失达到3%左右;
[0013](5)、用于挂车时,结构复杂;
[0014](6)、低于30

40km/h时,缓速扭矩为零;
[0015](7)、成本太高、每车增加3万左右;
[0016](8)、由于体积较大,小型车辆不能安装;
[0017]上述三种缓速器具有一个共同点,都作用在驱动轮,对于大型长挂车,无法使用,即使安装,也是相当复杂以及投入成本过高。
[001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现有缓速器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温度高、功率损失大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新型的液压系统配
合改进后的缓速器结构,组成一套新的液压缓冲制动系统,从而起到降低缓速器体积和重量、减低成本、降低功率损耗和温度的目的。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21]一种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包括:缓速器和液压系统;
[0022]进一步地,液压系统包括:手动控制阀、电脑控制减压阀、电脑控制阀、回油管、供油管、液压油箱;
[0023]进一步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与缓速器的进油口相连接;
[0024]进一步地,缓速器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接;
[0025]进一步地,回油管上装有手动控制阀、电脑控制减压阀、电脑控制阀;
[0026]进一步地,液压油箱供油口外部供油管上设置有供油口电控阀,回油口外部回油管上设置有回油口电控阀。
[0027]进一步地,缓速器包括:内齿圈、外齿圈、偏心曲轴、转子及缓速器机壳;
[0028]进一步地,缓速器机壳的内部加工成类8字型腔体;
[0029]进一步地,缓速器机壳的两侧上部对称设置有一个上进油口和一个上出油口,两侧下部对称设置有一个下进油口和一个下出油口;
[0030]进一步地,缓速器通过设置于缓速器机壳底部的底座进行固定安装。
[0031]进一步地,偏心曲轴装于缓速器机壳的中部;
[0032]进一步地,偏心曲轴位于缓速器机壳外部的位置有单向离合,用于和车辆传动机构结合或分离;
[0033]进一步地,转子为三角形板状结构,其三条边为弧形结构,三个角进行倒圆处理,在其内部装有外齿圈;
[0034]进一步地,内齿圈与外齿圈的齿数比为2:3,内齿圈与外齿圈相啮合,偏心曲轴转动,带动转子做偏心转动;由于内齿圈是固定在机体的端盖上,因此转子绕内齿圈做偏心转动;
[0035]进一步地,转子在缓速器机壳内转动时,转子的三个角部始终与缓速器机壳腔体边缘密封连接,转子将缓速器机壳内腔分成三个单独的密封腔体。
[0036]进一步地,转子与缓速器机壳之间设置有转子侧面密封环。
[0037]进一步地,转子的边缘设置有转子边缘密封条。
[0038]进一步地,转子的三个角部分别设置有转子顶角密封。
[0039]进一步地,上进油口上设置有单向阀B;上出油口上设置有单向阀C;下进油口上设置有单向阀D;下出油口上设置有单向阀A;
[0040]进一步地,单向阀A、单向阀B、单向阀C和单向阀D均为耐高压单流向阀门。
[0041]进一步地,供油管的一端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接,另一端一分为二为供油分管A和供油分管B;供油分管A与上进油口相连接,供油分管B与下进油口相连接。
[0042]进一步地,回油管的一端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接,另一端一分为二为会有分管A和回油分管B;回油分管A与上出油口相连接,回油分管B与下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的回油分管A与回油管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管。
[0043]进一步地,中间连接管上设置有手动控制阀和电脑控制减压阀。
[0044]进一步地,回油管上设置有电脑控制阀,电脑控制阀的位置在中间连接管与回油
管一分为二处之间的管路上。
[004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46]当车辆需要制动减速时,接合缓速器偏心曲轴输出端的离合器,使偏心曲轴与车轮传动机构接合连动,偏心曲轴转动后带动三角转子旋转,此时液压油箱的供油口电动阀和回油口电磁阀开启,液压油通过供油管、供油分管A、B经单向阀B、D,随着转子的转动吸入到缓速器中;因三角转子的三个角都是带有密封的,所以三个角之间都是独立的密封空间,随着转动各个空间是变化的,由小变大吸入液压油,再由大变小,压缩排出液压油;当转子转动压缩排出液压油时,通过单向阀A、C,经回油分管A、B和回油管流回到液压油箱中,完成液压油工作循环。缓速器工作时,转速是由电脑控制的电脑控制减压阀(电脑按车速编程开启的开度大小)决定的,开度大转子的转速就快,开度小,转子的转速就慢,如电脑控制减压阀关闭,转子无法排出高压油,只能停止转动,于是车轮停止转动,使车辆完全停止。
[0047]当缓速器工作时,由于电脑控制减压阀开度大小,转子就有了或大或小的液压阻力,转子就对偏心曲轴的输出端和车轮传动机构产生了或大或小的阻力,所以偏心曲轴的旋转阻力的有或无,阻力大车速就慢,阻力小车速就快,要停止缓速器工作,开启电脑控制阀,缓速器出油口管路压力消失,对转子阻力为零,转子对偏心曲轴也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包括:缓速器和液压系统;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手动控制阀(18)、电脑控制减压阀(19)、电脑控制阀(20)、回油管(21)、供油管(22)、液压油箱(23);所述的液压油箱(23)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22)与缓速器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的缓速器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21)与液压油箱(23)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的回油管(21)上装有手动控制阀(18)、电脑控制减压阀(19)、电脑控制阀(20);所述的液压油箱(23)供油口外部供油管(22)上设置有供油口电控阀(26),回油口外部回油管(21)上设置有回油口电控阀(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转子缓速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速器包括:内齿圈(3)、外齿圈(4)、偏心曲轴(5)、转子(6)及缓速器机壳(8);所述的缓速器机壳(8)的内部加工成类8字型腔体;所述的缓速器机壳(8)的两侧上部对称设置有一个上进油口(11)和一个上出油口(12),两侧下部对称设置有一个下进油口(10)和一个下出油口(9);所述的缓速器通过设置于缓速器机壳(8)底部的底座(17)进行固定安装。所述的偏心曲轴(5)装于缓速器机壳(8)的中部;所述的偏心曲轴(5)位于缓速器机壳(8)外部的位置有单向离合,用于和车辆传动机构结合或分离;所述的转子(6)为三角形板状结构,其三条边为弧形结构,三个角进行倒圆处理,在其内部装有外齿圈(4);所述的内齿圈(3)与外齿圈(4)的齿数比为2:3,内齿圈(3)与外齿圈(4)相啮合,偏心曲轴(5)转动,带动转子(6)做偏心转动;由于内齿圈(3)是固定在机体(8)的端盖上,因此转子(6)绕内齿圈(3)做偏心转动;所述的转子(6)在缓速器机壳(8)内转动时,转子的三个角部始终与缓速器机壳(8)腔体边缘密封连接,转子(6)将缓速器机壳(8)内腔分成三个单独的密封腔体。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胜
申请(专利权)人:徐敏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