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28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丁炔二酸脂类化合物、六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吡咯酮类化合物一直备受药物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关注。二氢吡咯
‑2‑
酮及其衍生物可以用于合成生物活性分子毛球蛋白A和C和黄皮酰胺。此外,二氢吡咯
‑2‑
酮类化合物已被成功地用作HIV整合酶,除草剂,杀虫剂,抗肿瘤和抗癌剂,丝裂霉素抗生素,以及DNA聚合酶抑制剂。
[0003]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合成二氢吡咯
‑2‑
酮及其衍生物,包括多步法,双组分法,三组分法和四组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使用乙酸、碘,苯甲酸、二氧化钛纳米粉体和乙酸铜等作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二氢吡咯
‑2‑
酮类化合物。虽然采用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合成二氢吡咯酮化合物,但这些方法显示出一定的缺点。例如有些反应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反应;有些反应使用氯化溶剂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些反应后处理非常复杂。因此开发一种温和条件合成氢化吡咯酮衍生物的方法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基于丁炔二酸脂类化合物、六氢

1,3,5

三嗪类化合物和芳基或脂肪类伯胺为原料,利用新型催化剂,提供一种新的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合成的二氢吡咯酮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中间体,也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丁炔二酸脂类化合物、六氢

1,3,5

三嗪类化合物和芳基或脂肪类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10℃

50℃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2

10小时,经重结晶纯化得二氢吡咯酮类化合物。
[0007]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的反应式如下:
[0008][0009]式中,
[0010]R1代表不同的取代基团,包括甲基、乙基、叔丁基;
[0011]R2代表不同的取代基团,包括烷基、环烷基、芳基;优选正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环己基、环戊基、苄基、苯基、4

溴苯基、4

氯苯基、4

氟苯基、4

甲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2

溴苯基、2

氯苯基、2

甲基苯基、2

氟苯基、2

甲氧基苯基;
[0012]R3代表不同的取代基团,包括烷基、环烷基、芳基;优选乙基、正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环己基、环戊基、苄基、苯基、4

溴苯基、4

氯苯基、4

甲基苯基、4

氟苯基、4

甲氧基苯基、2

溴苯基、2

氯苯基、2

甲基苯基、2

氟苯基、2

甲氧基苯基。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丙酮、甲苯、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二氧六环、DMSO、DMF、四氢呋喃的一种或者几种,其进一步优选的溶剂是醇类。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用的催化剂为LAuCl和AgOTf,L为不同的配体,为三苯基膦、苯并三氮唑、2

(二叔丁基膦)联苯、2

二环己基磷

2,4,6

三异丙基联苯的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丁炔二酸脂类化合物、六氢

1,3,5

三嗪类化合物和芳基或脂肪类伯胺的摩尔比为1:[0.2

1.0]:[0.8

2.0],更优选为1:[0.3

0.4]:[0.9

1.1]。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反应在20℃

30℃条件下进行。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粗品,再经重结晶纯化得二氢吡咯酮类化合物。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重结晶所用溶剂为乙酸、丙酮、乙腈、二氧六环、DMSO、DMF、乙醇、甲醇、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一种与水的混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底物适应性广、反应条件温和、区位选择性好、产率高、绿色环保、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在合成二氢吡咯酮衍生物方法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单晶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在25mL的反应瓶中,加入Ph3PAuCl(20.0mg,0.04mmol)和AgOTf(10.4mg,0.04mmol),加入10mL的甲苯,室温搅拌5分钟后,依次加入丁炔二酸二乙酯(136.1mg,0.80mmol),1,3,5

三苯基六氢

1,3,5

三嗪(94.6mg,0.30mmol),苯胺(74.5mg,0.80mmol)。反应混合物置于20℃反应6小时,TLC检测至反应完全。减压浓缩干反应溶液后,采用乙醇和水(V:V=95:5)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产率81%。其单晶衍射图如图1所示。
[0025][0026]1H NMR(400MHz,CDCl3):δ8.00(s,1H),7.79(d,2H),7.41

7.12(m,8H),4.53(s,2H),4.19(q,2H),1.20(t,3H);
13
C NMR(100MHz,CDCl3)δ164.6,164.0,142.6,138.8,138.7,129.2,128.4,125.1,124.6,122.6,119.3,103.6,60.4,48.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丁炔二酸脂类化合物、六氢

1,3,5

三嗪类化合物和芳基或脂肪类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10℃

50℃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2

10小时,经重结晶纯化得二氢吡咯酮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式如下:式中,R1代表不同的取代基团,包括甲基、乙基、叔丁基;R2代表不同的取代基团,包括烷基、环烷基、芳基;R3代表不同的取代基团,包括烷基、环烷基、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2选自正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环己基、环戊基、苄基、苯基、4

溴苯基、4

氯苯基、4

氟苯基、4

甲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2

溴苯基、2

氯苯基、2

甲基苯基、2

氟苯基、2

甲氧基苯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氢吡咯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3乙基、正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环己基、环戊基、苄基、苯基、4

溴苯基、4

氯苯基、4

甲基苯基、4

氟苯基、4

甲氧基苯基、2

溴苯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李莉韦婧陈雨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