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07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缝合器,包括穿刺针和套管,穿刺针滑动的穿设在套管内,套管的侧壁上沿其轴线对称的设有两个通道;套管上端沿轴线对称的设有两个凸耳,两个凸耳上分别设有导向部,导向部上滑动连接有两根推杆,每根推杆的一端设有插装孔,插装孔中滑动设有缝合针,且两根缝合针的针眼通过一根缝合线连接在一起;张紧或松开所述缝合线远离缝合针的两端,以使得缝合针定位在插装孔中或从插装孔中脱离,当推杆沿着导向部朝下滑动预设的距离时,推杆连接缝合针的一端穿过通道伸入至套管内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穿刺缝合器,除了具有常规的穿刺作用,还能起到缝合作用,实现对于穿刺创口的准确有效的缝合,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缝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穿刺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腹腔检查、腹腔手术及其它微创或者外科手术中,穿刺器使用广泛。穿刺器可以在人体的腹壁中建立进入通道,以便供腹腔镜或者其它手术器械例如腹腔镜操作器械、导丝、导管等进入腹腔内,进行相应的检查或者手术操作。
[0003]穿刺器整体结构包括穿刺套管和穿于套管内的穿刺锥,穿刺器的临床使用方式为:在患者的腹部划开一个小切口,医生握持穿刺锥端部施加穿刺操作力,使穿刺锥带动套管一起进入腹腔内部,再拔出穿刺锥,套管内部形成手术器械进出腹腔的通道。手术完毕,拔出穿刺器,再用缝合针将腹膜、肌层组织、筋膜等及皮肤进行缝合。
[0004]目前临床使用的套管穿刺器,一般只有建立器械手术通道的作用,不能同时辅助实现腹壁关键组织的缝合。目前,由于手术创口很小一般只有5

12毫米左右,所以做完手术后在缝合腹壁组织时比较困难,尤其是肥胖患者,腹壁组织层厚,无法满足对穿刺切口的精确、有效缝合,造成腹腔筋膜无法确切愈合,因此导致局部组织愈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缝合器,包括穿刺针(2)和套管(1),所述穿刺针(2)滑动的穿设在套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侧壁上沿其轴线对称的设有两个通道(1.1);所述套管(1)上端沿轴线对称的设有两个凸耳(6),两个所述凸耳(6)上分别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上滑动连接有两根推杆(3),每根所述推杆(3)的一端设有插装孔(3.1),所述插装孔(3.1)中滑动设有缝合针(4),且两根缝合针(4)的针眼通过一根缝合线(5)连接在一起;张紧或松开所述缝合线(5)远离缝合针(4)的两端,以使得所述缝合针(4)定位在插装孔(3.1)中或从插装孔(3.1)中脱离,当所述推杆(3)沿着导向部朝下滑动预设的距离时,所述推杆(3)连接缝合针(4)的一端穿过通道(1.1)伸入至套管(1)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6)上设有沿着套管(1)的径向从外往内倾斜的导向滑道(6.1),所述推杆(3)可滑动的穿设在导向滑道(6.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远离插装孔(3.1)的一端设有操作杆(8),所述操作杆(8)上设有卡线槽(8.1)以形成卡线部;当所述缝合针(4)插装在插装孔(3.1)中时,拉紧缝合线(5)直至缝合线(5)远离缝合针(4)的一端绕设在卡线槽(8.1)中,用以实现缝合针(4)定位在插槽(3.1)内;两个所述凸耳(6)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锋严志龙谢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