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发热片及其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发热片及其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属于针织全成形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人体肩颈部有着重要的穴位带,这些部位十分容易着凉或者因为局部不适引发一些疾病,为了保护肩颈不受伤害,各类围巾围脖等普通针织护颈保暖产品和智能发热围巾围脖、具有保健理疗功能护颈器具等智能性产品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普通针织护颈保暖产品没有很好的快速发热保暖功能;智能加热围巾一般依靠裁剪缝制的方法实现,极大的影响了佩戴舒适度及美观度,裁剪缝合的方式也不能很好的划分功能性区域,在缝制过程中机针也易踩到电路发生漏电的风险;梭织面料特性又达不到贴合颈部曲线的效果,不能有效发挥加热功能。目前关于护颈围脖产品中,如编号CN 211510636 U的“一种电发热护颈”,编号CN 203986224 U的“一种颈肩部穴位保暖护具”,均存在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发热片包括低强度发热区域和穴位对应的高强度发热区域,所述导电发热片为夹层组织结构;所述低强度发热区域是由导电发热纱线和普通纱线按比例1:(3
‑
5)交织而成;所述穴位对应的高强度发热区域是由导电发热纱线和普通纱线按比例1:(1
‑
2)交织而成;低强度发热区域厚度为5
‑
15mm;高强度发热区厚度为15
‑
25mm。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片的方法,所述导电发热片分为高强度导电发热区和低强度导电发热区两部分,其中高强度区由导电纱线与普通纱线按比例1:(1
‑
2)通过前后床隔针编织形成空气层组织;低强度区由导电纱线与普通纱线按比例1:(3
‑
5),采用夹层衬入方式编织形成夹层组织结构,既达到良好的发热效果,也保证了使用安全性和美观性。3.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片或者权利要求2制备得到的导电发热片的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与导电发热片的连接关系包括:粘结、缝合、魔术贴贴合或一体成形。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片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在制备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6.一种多功能双层结构全成形智能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双层结构全成形智能护颈是在全成形电脑横机上无缝成形的,所述多功能双层结构全成形智能护颈包括颈部里层区域、颈部外层区域、肩部区域三个部分;所述智能护颈颈部里层区域为主要导电发热功能区域,所述智能护颈颈部里层分为高强度导电发热和低强度导电发热;所述低强度发热区域是由导电发热纱线和普通纱线按比例1:(3
‑
5)交织而成;所述穴位对应的高强度发热区域是由导电发热纱线和普通纱线按比例1:(1
‑
2)交织而成;低强度发热区域厚度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洪莲,蒋高明,詹必钦,董智佳,赵博宇,吴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