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热电
‑
电池集成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器件领域,基于热
‑
电转换塞贝克效应和电
‑
热转换珀尔贴效应,将热电和电池结合的一种智能型热电
‑
电池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移动能源,已经渗透到包括交通、通信、生物医疗等各个行业。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变革,人们对具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随之而来的便是电池的热失控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电池热失控的方式主要有内部路径和外部路径两种。内部路径是指由于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热失控,外部路径是指电池外部的烟、火或爆炸引起的热失控,两种热失控都将严重危害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热失控是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的关键。相比于外部路径所产生的热失控,内部路径的热失控主要是针对电池本身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电池内部热失控的管理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但在这两种制冷方式中,电池组和冷凝器是属于两个独立组件,这就导致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热电
‑
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左PN型半导体、电池、右PN型半导体;所述左PN型半导体通过左绝缘不绝热层与电池正极连接,右PN型半导体通过右绝缘不绝热层与电池负极连接;所述左PN型半导体包括:左PN型导电层、左P型掺杂区、左N型掺杂区、左P型导电层、左N型导电层;左P型掺杂区和左N型掺杂区的一端与左PN型导电层连接,其余部分保持电隔离;左P型掺杂区的另一端与左P型导电层连接,左N型掺杂区的另一端与左N型导电层连接;所述左PN型导电层通过左绝缘不绝热层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右PN型半导体包括:右PN型导电层、右P型掺杂区、右N型掺杂区、右P型导电层、右N型导电层;右P型掺杂区和右N型掺杂区的一端与右PN型导电层连接,其余部分保持电隔离;右P型掺杂区的另一端与右P型导电层连接,右N型掺杂区的另一端与右N型导电层连接;所述右P型导电层和右N型导电层通过右绝缘不绝热层与电池负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热电
‑
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中设置有隔膜,正极、电解液、负极为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左绝缘不绝热层设置于电池正极的左侧,所述右绝缘不绝热层设置于电池负极的右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热电
‑
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PN型导电层、左P型导电层、左N型导电层、右PN型导电层、右P型导电层、右N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何欣芮,李志鹏,李福,黄沛,张岳海,牛夷,姜晶,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