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88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包括底板、上冷凝器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冷凝器底部的下冷凝器,所述上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凝机构,所述下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机构;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包括水冷铜管,所述水冷铜管的表面且位于下冷凝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技术领域。该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可实现将分散剂的冷凝工作分为两道冷却工序,实现分级冷却,通过风冷协同水冷的配合设置,加快了分散剂的冷却效率,避免循环操作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避免循环操作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避免循环操作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
,具体为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
[0003]高分子量分散剂在制备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冷却,通常都会使用到不锈钢冷凝器,而现有的不锈钢冷凝器仅存在单一的冷却方式,且不能分级冷却,从而导致分散剂冷却效率低的问题,降温后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还需再次冷却,循环操作费时费力,浪费了资源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解决了现有的不锈钢冷凝器仅存在单一的冷却方式,且不能分级冷却,从而导致分散剂冷却效率低的问题,降温后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还需再次冷却,循环操作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经济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包括底板、上冷凝器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冷凝器底部的下冷凝器,所述上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凝机构,所述下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机构。
[0006]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包括水冷铜管,所述水冷铜管的表面且位于下冷凝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底部,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下冷凝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冷风机的一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内部,所述水冷铜管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底部,所述水冷铜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0007]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包括散热盘管,所述上冷凝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的一端贯穿上冷凝器并延伸至上冷凝器的外部,所述导热棒延伸至上冷凝器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盘管的底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延伸至下冷凝器内部的一端与螺旋导热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水冷铜管的顶端依次贯穿下冷凝器和上冷凝器并延伸至上冷凝器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下冷凝器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下冷凝器正
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盘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部贯穿上冷凝器并延伸至上冷凝器的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导热棒的表面且位于上冷凝器的内部与散热盘管的表面相接触。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通过第二冷凝机构包括水冷铜管,水冷铜管的表面且位于下冷凝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热管,螺旋导热管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底部,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下冷凝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风机,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远离冷风机的一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内部,水冷铜管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并延伸至下冷凝器的底部,水冷铜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第一冷凝机构包括散热盘管,上冷凝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棒,导热棒的一端贯穿上冷凝器并延伸至上冷凝器的外部,导热棒延伸至上冷凝器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可实现将分散剂的冷凝工作分为两道冷却工序,实现分级冷却,通过风冷协同水冷的配合设置,加快了分散剂的冷却效率,避免循环操作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
[0016](2)、该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通过散热盘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顶部贯穿上冷凝器并延伸至上冷凝器的顶部,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下冷凝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风机,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可实现便于人员将分散剂通过进料斗输送至散热盘管内部,冷风机的背面连通有抽风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导热棒和散热翅片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中:1

底板、2

上冷凝器、3

下冷凝器、4

第一冷凝机构、41

散热盘管、42

导热棒、43

散热翅片、44

连接管、5

第二冷凝机构、51

水冷铜管、52

螺旋导热管、53

冷风机、54

出风管、55

电磁阀、6

温度传感器、7

显示屏、8

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可实现将分散剂的冷凝工作分为两道冷却工序,实现分级冷却,通过风冷协同水冷的配合设置,加快了分散剂的冷却效率,避免循环操作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包括底板1、上冷凝器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冷凝器2底部的下冷凝器3,下冷凝器3内壁一侧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为DS18B20型号,下冷凝器3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7,上冷凝器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凝机构4,下冷凝器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机构5;第二冷凝机构5包括水冷铜管51,水冷铜管51的表面且位于下冷凝器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热管52,螺旋导热管52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底部,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下冷凝器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风机53,冷风机53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54,出风管54远离冷风机53的一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内部,水冷铜管51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底部,水冷铜管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55;第一冷凝机构4包括散热盘管41,散热盘管41的底端连通有连接管44,连接管44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内部,连接管44延伸至下冷凝器3内部的一端与螺旋导热管52的顶端相连通,水冷铜管51的顶端依次贯穿下冷凝器3和上冷凝器2并延伸至上冷凝器2的外部,上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用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包括底板(1)、上冷凝器(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冷凝器(2)底部的下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凝器(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凝机构(4),所述下冷凝器(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机构(5);所述第二冷凝机构(5)包括水冷铜管(51),所述水冷铜管(51)的表面且位于下冷凝器(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热管(52),所述螺旋导热管(52)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底部,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下冷凝器(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风机(53),所述冷风机(53)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54),所述出风管(54)远离冷风机(53)的一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内部,所述水冷铜管(51)的底端贯穿下冷凝器(3)并延伸至下冷凝器(3)的底部,所述水冷铜管(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55);所述第一冷凝机构(4)包括散热盘管(41),所述上冷凝器(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棒(42),所述导热棒(42)的一端贯穿上冷凝器(2)并延伸至上冷凝器(2)的外部,所述导热棒(42)延伸至上冷凝器(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羽秋徐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辉虹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