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霞芬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及工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083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及工艺方法,包括均撒结构和活性炭组件;所述活性炭组件通过支杆架设在污水池中部,所述污水池底部设置的均撒结构向活性炭组件吐气,所述均撒结构吐出的气泡携带微生物冲刷于活性炭组件,且所述微生物附着于活性炭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及工艺方法能有效的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消化掉,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及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及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长期存在生活环境中,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还会污染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对这些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微生物来消化掉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消化处理后的污水能避免污水富营养化严重,能将微生物均衡的分散到污水中将能高效的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及工艺方法能有效的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消化掉,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及工艺方法,包括均撒结构和活性炭组件;所述活性炭组件通过支杆架设在污水池中部,所述污水池底部设置的均撒结构向活性炭组件吐气,所述均撒结构吐出的气泡携带微生物冲刷于活性炭组件,且所述微生物附着于活性炭组件上;这样既能为微生物提供足够氧气,同时又能将微生物分散到污水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池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水通管;所述污水池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若干所述支杆两端固定于污水池内壁,且若干所述支杆平行间距排列于污水池中部,形成放置平台;所述活性炭组件包括矩型结构块;所述矩型结构块内贯通设置有若干通道;所述矩型结构块对应放置于放置平台上,且若干所述矩型结构块间距排列设置;用于填充微生物,提供微生物消化处理污水的场所。
[0007]所述矩型结构块底部挖设有聚气槽;所述聚气槽与若干通道连通;所述聚气槽槽口朝向于污水池底部;所述聚气槽与污水池底部之间形成曝气区;所述均撒结构设置于曝气区内;加快微生物好氧消化速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池底面上曝气区内设置有多条滑轨;所述滑轨延伸轨迹为蜿蜒曲线;所述滑轨内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均撒结构对应固设于行走装置上,所述行走装置带动均撒结构在曝气区内往复运动;使氧气和微生物能均衡的分散到污水中。
[0009]所述均撒结构包括喷气结构和微生物涂抹结构;所述喷气结构套设于微生物涂抹结构上,且所述微生物涂抹结构涂抹端覆盖涂抹菌液于喷气结构出气端上,所述喷气结构喷出气泡携带微生物分散于污水池内;能直接为微生物提供氧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结构包括储气室;所述储气室为圆柱管型结构;所述储气室设置于污水池,且所述储气室一端侧壁通过通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储气室另一端端壁边缘上环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冒泡口;所述储气室通过冒泡口与曝气区连通;所述冒泡口出气端
正对于矩型结构块底部;所述冒泡口出气口处设置有均液结构;所述均液结构包括刺条;若干所述刺条一端环绕固设于冒泡口内壁;若干所述刺条另一端向冒泡口中部延伸靠近,且所述刺条汇聚端渐进减小;若干所述刺条减小端之间间隙设置;所述刺条为弧型,且若干所述刺条减小端凸出于冒泡口倾斜设置;若干所述刺条之间形成涂抹均液凸台;便于形成气泡时,微生物附着在气泡上,利于分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涂抹结构包括容菌管;所述容菌管一端通过软管与储菌罐连通;所述容菌管另一端贯通于储气室;所述容菌管贯通端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容菌管贯通端上旋转装置与转动轴一端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上固设有涂抹转盘结构;所述涂抹转盘结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跟随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储气室对应冒泡口一端边缘凸出;所述转盘侧壁对应贴合于凸出内壁滑动设置;所述涂抹转盘结构与涂抹均液凸台间距设置;所述转盘侧壁上环向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转盘带动通孔转动,且所述通孔周期性与冒泡口对应贯通;便于气泡分散开。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底部中部内部开设有均液腔室;所述均液腔室通过导液通管与容菌管连通;所述转盘边缘内部通孔之间开设有漏液室;若干所述漏液室与通孔之间交错设置;若干所述漏液室环绕均液腔室连通设置;所述漏液室靠近冒泡口一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孔;所述活动槽孔内对应嵌设有涂抹升降块;外力作用所述涂抹升降块运动,且所述涂抹升降块的涂抹端对应涂抹于涂抹均液凸台上;便于微生物附在气泡上。
[0013]所述漏液室内固设有嵌入罩槽;所述嵌入罩槽与活动槽孔连通设置;所述涂抹升降块对应嵌设于嵌入罩槽内;所述嵌入罩槽底部侧壁开设有流通槽;所述涂抹升降块嵌入端与嵌入罩槽顶部内壁之间夹设有弹簧;所述涂抹升降块内部中空设置;所述涂抹升降块顶部对应弹簧一端侧壁开设有接通槽;所述涂抹升降块进出于嵌入罩槽,且所述接通槽间歇性与流通槽接通,且所述漏液室通过流通槽和接通槽与中空连通;所述涂抹升降块远离弹簧一端设置有刷子结构;所述中空通过刷子结构涂抹菌液于涂抹菌液凸台上;既能提供氧又便于微生物分散开。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刷子结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涂抹升降块底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安装块突出于活动槽孔;所述安装块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滤液孔;所述中空通过滤液孔与外部连通;所述安装块底面上固设有若干刷毛;若干所述刷毛与若干滤液孔间错设置;利于微生物菌液被毛刷涂抹在涂抹菌液凸台上。
[0015]所述安装块两端侧壁上固设有连接半圆杆;所述连接半圆杆沿转盘半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储气室侧壁边缘上若干冒泡口之间间错固设有弧型凸条;所述弧型凸条包括外凸条和内凸条;所述外凸条和内凸条之间间距大于冒泡口直径;所述外凸条和内凸条两端倒圆角;所述所述转盘带动安装块旋转,且所述安装块带动连接半圆杆途径外凸条和内凸条,所述刷毛对应涂刷于涂抹菌液凸台;所述涂抹升降块对应上下运动;调节控制微生物的供应量。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顶部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通孔连通;所述空腔内对应嵌设有调节片;所述转盘远离储气室一侧上转动装置驱动端与调节片驱动连接;所述调节片边缘环向固设有若干外齿片;所述外齿片横截面面积大于通孔截面面积;所述调节片带动外齿片转动,且所述外齿片对应封闭或开启于通孔;控制气泡释放量。
[0017]进一步的,第一步:若干所述活性炭组件放置在放置平台上;然后行走装置带动均
撒结构在曝气区内运动,并且均撒结构在曝气区内向活性炭组件喷吐气泡;气泡携带微生物一同经过活性炭组件;
[0018]第二步:所述储气室通过冒泡口向污水池内喷吐气泡;而转盘转动,所述涂抹升降块被弧型凸条周期性顶起嵌入嵌入罩槽内,并且刷子结构向冒泡口出口处的涂抹均液凸台上涂刷菌液;所述冒泡口处形成的气泡携带微生物进入污水池内;
[0019]第三步:旋转装置驱动调节片带动外齿片在空腔内旋转;外齿片相应的开启或封闭于通孔;并且外齿片对应通孔的数量相应调整。
[00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微生物能被气泡携带运送分散到污水中,既能提供氧气又利于微生物分散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氧气通过冒泡口释放在污水中,并且在释放时,形成的气泡能相应的带走冒泡口处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撒结构(1)和活性炭组件(2);所述活性炭组件(2)通过支杆(21)架设在污水池(3)中部,所述污水池(3)底部设置的均撒结构(1)向活性炭组件(2)吐气,所述均撒结构(1)吐出的气泡携带微生物冲刷于活性炭组件(2),且所述微生物附着于活性炭组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3)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水通管(31);所述污水池(3)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2);若干所述支杆(21)两端固定于污水池(3)内壁,且若干所述支杆(21)平行间距排列于污水池(3)中部,形成放置平台(22);所述活性炭组件(2)包括矩型结构块(23);所述矩型结构块(23)内贯通设置有若干通道(231);所述矩型结构块(23)对应放置于放置平台(22)上,且若干所述矩型结构块(23)间距排列设置;所述矩型结构块(23)底部挖设有聚气槽(232);所述聚气槽(232)与若干通道(231)连通;所述聚气槽(232)槽口朝向于污水池(3)底部;所述聚气槽(232)与污水池(3)底部之间形成曝气区(233);所述均撒结构(1)设置于曝气区(23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3)底面上曝气区(233)内设置有多条滑轨(234);所述滑轨(234)延伸轨迹为蜿蜒曲线;所述滑轨(234)内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均撒结构(1)对应固设于行走装置上,所述行走装置带动均撒结构(1)在曝气区(233)内往复运动;所述均撒结构(1)包括喷气结构(4)和微生物涂抹结构(5);所述喷气结构(4)套设于微生物涂抹结构(5)上,且所述微生物涂抹结构(5)涂抹端覆盖涂抹菌液于喷气结构(4)出气端上,所述喷气结构(4)喷出气泡携带微生物分散于污水池(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结构(4)包括储气室(41);所述储气室(41)为圆柱管型结构;所述储气室(41)设置于污水池(3),且所述储气室(41)一端侧壁通过通气管(411)与气泵连通;所述储气室(41)另一端端壁边缘上环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冒泡口(42);所述储气室(41)通过冒泡口(42)与曝气区(233)连通;所述冒泡口(42)出气端正对于矩型结构块(23)底部;所述冒泡口(42)出气口处设置有均液结构(43);所述均液结构(43)包括刺条(431);若干所述刺条(431)一端环绕固设于冒泡口(42)内壁;若干所述刺条(431)另一端向冒泡口(42)中部延伸靠近,且所述刺条(431)汇聚端渐进减小;若干所述刺条(431)减小端之间间隙设置;所述刺条(431)为弧型,且若干所述刺条(431)减小端凸出于冒泡口(42)倾斜设置;若干所述刺条(431)之间形成涂抹均液凸台(43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涂抹结构(5)包括容菌管(51);所述容菌管(51)一端通过软管(52)与储菌罐连通;所述容菌管(51)另一端贯通于储气室(41);所述容菌管(51)贯通端上设置有转动轴(511);所述容菌管(51)贯通端上旋转装置与转动轴(511)一端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511)另一端上固设有涂抹转盘结构(6);所述涂抹转盘结构(6)包括转盘(61);所述转盘(61)跟随转动轴(511)同步转动;所述储气室(41)对应冒泡口(42)一端边缘凸出(433);所述转盘(61)侧壁对应贴合于凸出(433)内壁滑动设置;所述涂抹转盘结构(6)与涂抹均液凸台(432)间距设置;所述转盘(61)侧壁上环向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611);所述转盘(61)带动通孔(611)转动,且所述通孔(611)周期性与冒泡口(42)对应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1)底部中部内部开设有均液腔室(62);所述均液腔室(62)通过导液通管(621)与容菌管(51)连通;所述转盘(61)边缘内部通孔(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霞芬
申请(专利权)人:唐霞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