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77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包括:所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组分为聚丙烯,皮层组分由质量百分比为1~5%的银改性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20~29%的巯基改性聚丙烯腈和30~45%的聚丙烯、10~20%的竹纤维和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熔喷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等,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0003]熔喷无纺布目前广泛应用与口罩中,目前使用的的熔喷布的抗菌能力较差,通常只具备过滤作用,部分具有抗菌效果,但使用清洗后,抗菌能力变差。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了熔喷无纺布目前广泛应用与口罩中,目前使用的的熔喷布的抗菌能力较差,通常只具备过滤作用,部分具有抗菌效果,但使用清洗后,抗菌能力变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包括:所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组分为聚丙烯,皮层组分由质量百分比为1~5%的银改性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20~29%的巯基改性聚丙烯腈和30~45%的聚丙烯、10~20%的竹纤维和5

10%的有机抗菌剂。
[0007]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质量百分比为1~5%的银改性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分散于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并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0~29%的巯基改性聚丙烯腈切片,并在100~120℃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备用;
[0008]S2:将S1制得的改性聚丙烯腈切片与质量百分比为30~45%的聚丙烯切片以及10~20%的竹炭纤维混合并熔融造粒;
[0009]S3:将聚丙烯切片进行熔融造粒,得到聚丙烯母粒;
[0010]S4:通过挤压器将S2、S3熔融的颗粒分别经喷嘴喷出,S2熔融的为皮层部分,步骤S3熔融的为芯层部分,冷却后制得纤维丝;
[0011]S5:将S4制得的纤维丝制成布面,卷绕,分切成熔喷无纺布;
[0012]S6:将无纺布均匀放置在浸泡设备中,通过有机抗菌剂浸泡30

40分钟,然后取出烘干即可。
[0013]优选的,所述浸泡装置包括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正面的顶部和底部交错固定连接有支撑辊,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齿牙。
[0014]通过交错设置支撑辊,可以对熔喷无纺布均匀撑开,使其更加彻底的与有机抗菌
剂接触,提高浸泡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背面且位于滑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组件,所述带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的表面。
[0016]通过设置带动组件可以配合端部固定件带动无纺布沿支撑辊绕行,不需要人工进行绕行,操作简单
[0017]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牙啮合,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组件。
[0018]通过设置轴承,可以使导向组件不跟随转动轴转动,轴承的表面通过固定件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可以对轴承外圈进行定位,即可以对导向组件定位,不会随意转动。
[0019]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活塞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贯穿安装筒且延伸至安装筒的外部,所述固定臂位于安装筒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轮。
[0020]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当电机行走时,两侧的导向组件中的滚轮沿未设置齿牙的一侧以及设置齿牙的一侧但位于齿牙的前侧滑动,可以对电机进行进行定位,且在行走到拐角处时,可以通过滚轮对电机进行导向,且在行走到拐角处时,通过弹性件的作用,满足移动时的距离需求。
[0021]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端部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卡锁板,所述卡锁板的底部和限位轴内壁的底部均粘接有胶垫,所述限位轴顶部的中间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0022]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卡锁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带动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轮,相邻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0023]通过设置传动轮配合传动带,当传动一个螺纹杆时,可以带动其他两个螺纹杆同时转动。
[0024]优选的,所述浸泡箱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放置辊,所述浸泡箱另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浸泡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
[0025]放置辊用于放置熔喷布卷筒。
[0026]优选的,所述浸泡箱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浸泡箱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腿。
[00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在无纺布的皮层包括银改性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巯基改性聚丙烯腈,竹纤维,具有很好杀菌抗菌能力,无纺布成型后再通过有机抗菌剂进行浸泡烘干,通过采用内置式设计,使得抗菌剂能够缓缓溶出,在熔喷无妨部表面形成抑菌圈,即使表面抗菌剂被洗掉,还会有新的抗菌剂溢出形成新
的抑菌圈,使用长久,极大的延长了熔喷无纺布长期的抗菌性;
[0029]通过设置浸泡箱配合放置架内部上下交错设置的支撑辊,可以将熔喷无纺布均匀的设置在浸泡箱内部,可以使无纺布的表面均浸泡到有机抗菌剂内部,使精抛更加的彻底,提高抗菌效果;
[0030]且通过设置带动组件配合滑腔内部的齿牙,可以带动端部固定件沿滑腔内部移动,即可以带动无纺布沿支撑辊绕行,不需要人工进行绕设,操作更加的简单、快捷,提高熔喷无纺布的浸泡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的步骤框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浸泡箱1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所示的浸泡箱背面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图2所示的端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图2所示的端部滑套的剖视图;
[0037]图7为图2所示的端部支撑轴的侧视图。
[0038]图中标号:1、浸泡箱,2、放置架,3、支撑辊,4、滑腔,5、带动组件,51、电机,52、固定环,53、转动轴,54、齿轮,55、轴承,56、固定件,6、导向组件,61、安装筒,62、活塞块,63、弹性件,64、固定臂,65、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所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组分为聚丙烯,皮层组分由质量百分比为1~5%的银改性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20~29%的巯基改性聚丙烯腈和30~45%的聚丙烯、10~20%的竹纤维和5

10%的有机抗菌剂。2.一种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质量百分比为1~5%的银改性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分散于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并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0~29%的巯基改性聚丙烯腈切片,并在100~120℃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备用;S2:将S1制得的改性聚丙烯腈切片与质量百分比为30~45%的聚丙烯切片以及10~20%的竹炭纤维混合并熔融造粒;S3:将聚丙烯切片进行熔融造粒,得到聚丙烯母粒;S4:通过挤压器将S2、S3熔融的颗粒分别经喷嘴喷出,S2熔融的为皮层部分,步骤S3熔融的为芯层部分,冷却后制得纤维丝;S5:将S4制得的纤维丝制成布面,卷绕,分切成熔喷无纺布;S6:将无纺布均匀放置在浸泡设备中,通过有机抗菌剂浸泡30

40分钟,然后取出烘干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装置包括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正面的顶部和底部交错固定连接有支撑辊,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齿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能力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的背面且位于滑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组件,所述带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敏邓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