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67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包括溴素滴加管,所述溴素滴加管的一端连接有溴素投料罐,所述溴素滴加管位于第一锥头和第二锥头镶嵌处的外侧且伸入出液腔。通过将溴化釜底部的液体物料经循环泵抽送到进液腔的进液口,然后物料经进液腔的第一锥头的开口、出液腔后,从出液口流出,产生吸力将溴素投料罐内的溴素吸入出液腔,溴素在出液腔内与出液腔中的液体混合后进入溴化釜,通过搅拌进行再次的混匀,因为混匀滴加装置的预混匀使溴素进入溴化釜后与溴化釜内的物料混合更快、混合效果更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于推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溴硝醇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溴硝醇(英文Bronopol),化学名称2


‑2‑
硝基

1,3丙二醇,俗名布罗波尔,抑菌醇,皮乐宝等。溴硝醇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30℃,易溶于水、乙醇、丙二醇,难溶于氯仿、丙酮、苯等。溴硝醇的是一种新型杀菌防腐剂,主要用作化妆品防腐剂,在农药、医药方面作为杀菌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溴硝醇在饲料防腐,空调循环水抑菌,油田水抑菌和粘泥防止及车船消毒等方面推广应用,需求量迅速增长。
[0003]目前溴硝醇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是:硝基甲烷先羟烷基化反应后溴化反应路线,即硝基甲烷和甲醛在碱催化下缩合生成硝基丙二醇,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钠盐,再用溴素溴化生成溴硝基丙二醇,催化剂可用苛性碱、氢氧化钙、甲醇钠等。溴素的滴加量不好控制及反应时间过长是溴硝醇合成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溴素的投加量和投加速度可以准确控制,且加快了溴素和钠盐的混合,缩短了反应时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包括溴化釜,所述溴化釜顶部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管道连接有混匀滴加装置;
[0007]所述混匀滴加装置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设在上端的进液腔和下端的出液腔,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均为锥形中空的腔体,所述进液腔设有方向朝下的第一锥头,所述出液腔设有方向朝上的第二锥头,所述第一锥头和所述第二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锥头嵌入所述第二的锥头内,所述第一锥头设有开口;
[0008]所述进液腔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流口,所述进液口通过循环泵连接至所述溴化釜的釜底出口;
[0009]还包括溴素滴加管,所述溴素滴加管的一端连接有溴素投料罐,所述溴素滴加管位于所述第一锥头和所述第二锥头镶嵌处的外侧且伸入所述出液腔。
[0010]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溴化釜设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外侧设有上下开口的导流筒。
[0011]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转轴在所述导流筒上方设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设有若干向下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上端向所述搅拌转轴倾斜设置的第二搅拌叶片。
[0012]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

[0013]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溴素滴加管包括伸入所述溴素投料罐的竖直段和伸入
所述出液腔的水平段,所述溴素投料罐内的物料液位高度小于所述水平段的高度。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段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调节阀连锁至控制系统。
[0015]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溴化釜顶部还设有投料口,所述溴素投料罐的下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投料口。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溴素投料罐和所述投料口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计和第二调节阀连锁至所述控制系统。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的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包括溴化釜,所述溴化釜顶部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管道连接有混匀滴加装置;所述混匀滴加装置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设在上端的进液腔和下端的出液腔,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均为锥形中空的腔体,所述进液腔设有方向朝下的第一锥头,所述出液腔设有方向朝上的第二锥头,所述第一锥头和所述第二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锥头嵌入所述第二的锥头内,所述第一锥头设有开口;所述进液腔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流口,所述进液口通过循环泵连接至所述溴化釜的釜底出口;还包括溴素滴加管,所述溴素滴加管的一端连接有溴素投料罐,所述溴素滴加管位于所述第一锥头和所述第二锥头镶嵌处的外侧且伸入所述出液腔。通过将溴化釜底部的液体物料经循环泵抽送到进液腔的进液口,然后物料经进液腔的第一锥头的开口、出液腔后,从出液口流出,因为混匀滴加装置内部封闭设置形成真空结构,所以液体流经混匀滴加装置时产生吸力将溴素投料罐内的溴素吸入出液腔(真空吸流原理),溴素在出液腔内与出液腔中的液体混合后进入溴化釜,通过搅拌进行再次的混匀,因为混匀滴加装置的预混匀使溴素进入溴化釜后与溴化釜内的物料混合更快、混合效果更好,有助于反应的进行,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溴素的投加量更加容易控制,不需要每次投入过量的溴素,减少了后期处理的成本和过程,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0019]本技术的溴化釜设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外侧设有上下开口的导流筒,所述搅拌转轴在所述导流筒上方设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设有若干向下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上端向所述搅拌转轴倾斜设置的第二搅拌叶片。在第一搅拌叶片的作用下导流筒内的物料从筒底部流向溴化釜的四周侧壁,然后在导流筒外侧的第二搅拌叶片的作用下,物料一部分向导流筒的上方移动,补充导流筒内的液体量,使导流筒、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同时第二搅拌叶片带动部分液体向溴化釜的侧壁移动,与导流筒出来的液体对冲,形成阻流,使物料混合更加彻底。
[0020]所述溴素滴加管包括伸入所述溴素投料罐的竖直段和伸入所述出液腔的水平段,所述溴素投料罐内的物料液位高度小于所述水平段的高度。这样溴素投料过程完成依靠混匀滴加装置产生的吸力,不依靠溴素投料罐内溴素自身的重力作用,投料速度更稳定、流量便于控制,使反应进行更加平稳。
[0021]所述溴化釜顶部还设有投料口,所述溴素投料罐的下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投料口。当混匀滴加装置故障时可以启用溴素投料罐的下部出口到投料口的管线,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产。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混匀滴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溴化釜;2、混匀滴加装置;3、进液腔;4、出液腔;5、第一锥头;6、第二锥头;7、开口;8、进液口;9、出液口;10、溴素滴加管;11、驱动电机;12、搅拌转轴;13、第一搅拌叶片;14、导流筒;15、搅拌盘;16、搅拌杆;17、第二搅拌叶片;18、底阀;19、循环泵;20、回流管道;21、溴素投料罐;22、水平段;23、竖直段;24、第一流量计;25、第一调节阀;26、第二流量计;27、第二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包括溴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釜顶部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管道连接有混匀滴加装置;所述混匀滴加装置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设在上端的进液腔和下端的出液腔,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均为锥形中空的腔体,所述进液腔设有方向朝下的第一锥头,所述出液腔设有方向朝上的第二锥头,所述第一锥头和所述第二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锥头嵌入所述第二的锥头内,所述第一锥头设有开口;所述进液腔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流口,所述进液口通过循环泵连接至所述溴化釜的釜底出口;还包括溴素滴加管,所述溴素滴加管的一端连接有溴素投料罐,所述溴素滴加管位于所述第一锥头和所述第二锥头镶嵌处的外侧且伸入所述出液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釜设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外侧设有上下开口的导流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溴硝醇生产用溴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仿建王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裕凯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