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35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热水装置容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本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和储水箱,太阳能集热模块和储水箱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模块的底部具有进水口,太阳能集热模块的上侧具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储水箱之间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口与储水箱之间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进水管上还具有呈“几”字型的高位水管段,高位水管段的最高处等于或高于出水口的高度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高位水管段,有效避免了循环水泵再启动时太阳能集热模块内缺水或少水造成的瞬间破管现象。间破管现象。间破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热水设备设计制造
,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热水供应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进行热水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热水供应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常规的太阳能热水产品受天气影响明显,在阴雨天、下雪天、夜晚就不能工作,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太阳热水器的电辅助装置工作时间要超过40%,因而其实际运用和节能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而且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通常只有一个或一组加热模块,上侧配一个小的水箱,热水速度慢、出热水量少、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0003]我国专利(公开号:CN206496399U;授权公告日:2017

09

15) 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联合运行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包括进水泵、空气源热泵机组、太阳能热水器、循环水泵、贮水箱、用水泵和控制系统,还包括具有流量调节和混合作用的混水装置,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管路并联连接,进水泵将自来水分别输入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分别连接至混水装置,混水装置连接至贮水箱的进水口,贮水箱的循环水口通过循环水泵分别连接至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水口,贮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用水泵连接至用户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热源控制模块,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热源控制模块和混水装置,控制器根据数据采集模块检测得到的温度信息选择热源控制模块的工作模式及调节混水装置的输出流量。
[0004]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热水供应系统设置了单独的贮水箱,可以满足大量的热水储存需求,从而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但是其在管道布局上不够合理,容易使太阳能模块中的联箱或水管中的水回流进入贮水箱,导致循环水泵刚启动时太阳能模块因空管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止水管中的水回流造成装置加速损坏。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太阳能集热模块和储水箱,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和储水箱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的底部具有进水口,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的上侧具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进水管上还具有呈“几”字型的高位水管段,所述高位水管段的最高处等于或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位置。
[0008]其工作原理如下:太阳能集热模块和储水箱放在同一水平位置,通常设置在屋顶
上,便于安装布局,同时有效保证储水箱的进水和出水平衡。阳光充足时,储水箱里的水经过循环水泵和进水管输送到太阳能集热模块底部的进水口,从而进入太阳能集热模块内加热,水加热好后再从太阳能集热模块的出水口回到出水管,进而进入储水箱内。当储水箱内的水温达到设定值,循环水泵就停止工作。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高位水管段,有效防止太阳能集热模块高处位置以及管道内的水从太阳能集热模块底部进入进水管再倒流至储水箱,使得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保持水存在太阳能集热模块的联箱和管道内,这样联箱和管道里的水就不会倒流清空,避免了循环水泵再启动时,太阳能集热模块内缺水或少水造成的瞬间破管现象,有效提高了本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9]在上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中,所述循环水泵位于所述高位水管段和所述储水箱之间,所述高位水管段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2米;所述出水管横向水平设置,所述高位水管段的最高位置与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位置相平齐。这样能够尽可能保证水流进入和流出储水箱时的顺畅性。
[0010]在上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中,所述高位水管段包括两条竖向平行间隔的竖直段以及连接两个竖直段上端的水平段,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在所述储水箱的顶部或靠近顶部的侧部位置,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部位置;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出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1]在上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中,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和若干倾斜固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集热管;所述集热管包括双层玻璃管。阳光穿过集热管的第一层玻璃照到第二层玻璃的黑色吸热层上,将太阳光能的热量吸收,由于两层玻璃之间是真空隔热的,传热将大大减小(辐射传热仍然存在,但没有了热传导和热对流),绝大部分热量只能传给玻璃管里面的水,使玻璃管内的水加热,加热的水变轻沿着玻璃管受热面往上进入联箱中,然后通过出水管进入储水箱,储水箱内温度相对较低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玻璃管进行补充,如此不断循环,使储水箱内的水不断加热,从而达到热水的目的。
[0012]在上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中,所述储水箱呈圆筒状,所述储水箱底部固设有支撑脚;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储水箱同一侧的上下两端位置。
[0013]在上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中,所述储水箱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的上侧具有与所述集热管上端相连通的联箱,所有太阳能集热模块的联箱串联在一起,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的下侧具有与所述集热管下端相连通的干路管道,所有太阳能集热模块的干路管道串联在一起;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其中一个干路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与其中一个联箱相连通。这样能够保证加热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高位水管段,有效防止太阳能集热模块高处位置以及管道内的水从太阳能集热模块底部进入进水管再倒流至储水箱,使得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保持水存在太阳能集热模块的联箱和管道内,这样联箱和管道里的水就不会倒流清空,避免了循环水泵再启动时,太阳能集热模块内缺水或少水造成的瞬间破管现象,有效提高了本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太阳能热水装置的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太阳能热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屋顶;2、太阳能集热模块;21、进水口;22、出水口;23、安装支架;24、集热管;25、联箱;26、干路管道;3、储水箱;4、进水管;41、高位水管段;41a、竖直段;41b、水平段;5、出水管;6、循环水泵;7、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1上的太阳能集热模块2和储水箱3,太阳能集热模块2和储水箱3 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太阳能集热模块2的底部具有进水口 21,太阳能集热模块2的上侧具有出水口22;进水口21与储水箱3之间连接有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1)上的太阳能集热模块(2)和储水箱(3),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2)和储水箱(3)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2)的底部具有进水口(21),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2)的上侧具有出水口(22);所述进水口(21)与所述储水箱(3)之间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出水口(22)与所述储水箱(3)之间连接有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4)上设有循环水泵(6);所述进水管(4)上还具有呈“几”字型的高位水管段(41),所述高位水管段(41)的最高处等于或高于所述出水口(22)的高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6)位于所述高位水管段(41)和所述储水箱(3)之间,所述高位水管段(41)与所述循环水泵(6)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2米;所述出水管(5)横向水平设置,所述高位水管段(41)的最高位置与所述出水管(5)的高度位置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管段(41)包括两条竖向平行间隔的竖直段(41a)以及连接两个竖直段(41a)上端的水平段(41b),所述出水管(5)的出水端连接在所述储水箱(3)的顶部或靠近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星佐武蕾姜层杨雨刘万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