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27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叶烘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熟采收、鲜烟分类、精准装烟、环境平衡阶段、烟叶水分平衡阶段、适湿变黄阶段、烟筋退绿阶段、中湿稳步定色阶段、排湿加速定色阶段和快速干筋阶段;发明专利技术系统明确了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从成熟采收到烘烤的准确参数,创新性提出了环境环境因素对烟叶烘烤过程的影响及应对办法,对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特定烘烤方法给出了精准且易于掌握的烘烤工艺。同时解决了重庆山地烟区云烟116因变黄速率慢、排湿定色而导致烘烤时间过长的突出问题。湿定色而导致烘烤时间过长的突出问题。湿定色而导致烘烤时间过长的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叶烘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烟叶素质与植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重庆山地烟由于其独特的山地耕层浅、生育期光照受限的影响,导致烤烟单位面积产量(单产)较低、叶片偏薄、油分偏少,针对正产的叶片偏薄、油分少、干物质积累少的烟叶一般采用高温快烤的烘烤模式,但重庆独特的副热带高压环境因素导致环境湿度普遍偏大、烟叶水分含量普遍偏高,烘烤过程排湿难度加大,如果采用常规高温快烤会导致烟叶生长环境与烘烤环境差异过大,叶片烘烤过程中抗逆反应加剧,过激的生理反应会导致烟叶变黄期未变黄先变褐的风险,降低烤后烟外观质量、减少烟农收益,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0003]常规三段式烘烤最初的形成依据是基于平原烟和稻田烟,重庆典型的山地特征和副热带高压环境条件下生产的烟叶具备独特的品质和独特的烘烤特性,重庆山地烟中部叶单叶重较豫中平原烟区中部叶低40%~60%,上部叶低50%~70%,单抗装烟量较豫中平原烟区低30%左右,但作用烟叶烘烤房标准和规格完全相同,豫中平原烟区烟叶烘烤季节环境湿度普遍在70%~95%之间,且多以晴天为主;重庆山地烟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烘烤季节环境湿度普遍在90%以上,且多以多云和阴雨为主,因此,针对这种独特烟叶、独特装烟量和独特环境应该有其独特的烘烤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通过综合烟叶素质和烘烤特性、结合环境特点、平衡烘烤过程中叶片变黄和失水速率,实现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精准烘烤同时提升重庆产地烤烟云烟116烤后烟品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熟采收、鲜烟分类、精准装烟、环境平衡阶段、烟叶水分平衡阶段、适湿变黄阶段、烟筋退绿阶段、中湿稳步定色阶段、排湿加速定色阶段和快速干筋阶段,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成熟采收:中部叶叶色浅绿透黄、主脉变白、叶耳微黄、叶面有黄色或黄白色成熟斑、主脉背面绒毛脱落时采收,上部叶每株剩余4~6个叶片,所有烟叶都落黄,一级支脉变白发亮,有较多淀粉斑,有针芒状朱砂点,晴天上午9:00顶部第二片叶位距叶基部1/4、1/2、3/4处距两侧叶边缘2cm处烟叶SPAD值的平均值15
±
1时一次性采收;步骤二、鲜烟分类:烟叶采收运至烘烤工厂编烟前将鲜烟叶分类,首先剔除叶面病斑严重、残损严重和成熟度明显过低烟叶,将成熟度达不到成熟采收标准的烟叶单独编竿,步骤三、精准装烟:将成熟度相对较低的烟叶装入烤房低温层,成熟度较高的烟叶
装入烤房高温层,中部叶标准竿距15~16cm,上部叶标注竿距13~14cm,要求竿距相等、不留缝隙且密而匀;使用烟夹时烟夹紧贴,不留缝隙且不叠压;步骤四、环境平衡阶段:烟叶装入烤房后紧闭烤房门,完全打开冷风门和排湿口,打开风机高转速,要求风机型号为7号标准风机,功率2.2W,转速为1450r/min,运转2~3h;步骤五、烟叶水分平衡阶段:以1℃/h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6℃,保持排湿窗处于关闭状态,湿球温度控制在36℃对烟叶进行预热,烟叶预热时间为4~6h;步骤六、适湿变黄阶段:以1℃/h升干球温度至38℃,保持湿球温度36℃,控制风机转速960r/min,稳温18~26h,直至高温层烟叶叶片90%以上变黄、低温层烟叶叶片75%以上变黄,低温层烟叶叶片仅叶基部没有完全变黄,整体呈现青黄色,以0.5℃/h升温速度升至40℃,保持湿球温度37℃,稳温6~10h至低温层烟叶90%以上变黄,中部叶以0.5℃/h升温速度升干球温度至42℃,保持湿球温度37~38℃,稳温16~24h至烟叶叶片全部变黄,一级支脉变白50%以上,上部叶烘烤应降低湿球温度至35.5~36.5℃,保持干球温度38℃继续稳温4h,随后再以0.5℃/h升温速度升干球温度至42℃,保持湿球温度37~38℃,稳温15~24h至烟叶叶片全部变黄,一级支脉变白50%以上;步骤七、烟筋退绿阶段:以0.5℃/h升温速度升至干球温度47℃,控制湿球温度37.5~38℃,稳温16~24h,直至主脉全部退绿变白、低温层烟叶叶尖和叶片前半段(叶尖所在半段)叶缘完全干燥,湿球温度37~38℃为晴天控制38℃、阴雨天气控制37.5℃;步骤八、中湿稳步定色阶段:以0.5℃/h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0℃,湿球温度升至39℃,稳温6~8h,至主脉基部1/3失水开始变瘪、主脉颜色加深变褐;步骤九、排湿加速定色阶段: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5℃,保持湿球温度39℃,至全房烟叶叶片全部干燥、支脉全部干燥、主脉1/2以上干燥;步骤十、快速干筋阶段: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5℃,湿球温度升至40~41℃,稳定温度值,直至烟叶全部干燥。
[0006]优选的,上述烘烤方法步骤一中的上部叶SPAD值=15
±
1为晴天上午9:00测定值,针对阴雨天其不适用此标准。
[0007]本专利技术长期的试验研究表明,中部叶装烟竿距15~16cm、整炕装烟量4000kg~4160kg,上部叶竿距13~14cm、整炕装烟量4250kg~4450kg,烤后烟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较好。
[0008]对于上述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步骤四对烤房内外温度和湿度进行平衡和步骤五对烤房环境和烟叶环境的平衡,明确指出烤房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会对烟叶烘烤过程产生影响,环境平衡后有利于烘烤前期烟叶的变黄和排湿。
[0009]本专利技术积极有益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系统明确了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从成熟采收到烘烤的准确参数,创新性提出了环境环境因素对烟叶烘烤过程的影响及应对办法,对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特定烘烤方法给出了精准且易于掌握的烘烤工艺,同时解决了重庆山地烟区云烟116因变黄速率慢、排湿定色而导致烘烤时间过长的突出问题。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本专利技术专业烘烤方法的温湿度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熟采收、鲜烟分类、精准装烟、环境平衡阶段、烟叶水分平衡阶段、适湿变黄阶段、烟筋退绿阶段、中湿稳步定色阶段、排湿加速定色阶段和快速干筋阶段,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成熟采收:中部叶叶色浅绿透黄、主脉变白、叶耳微黄、叶面有黄色或黄白色成熟斑、主脉背面绒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庆山地烤烟云烟116专用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成熟采收、鲜烟分类、精准装烟、环境平衡阶段、烟叶水分平衡阶段、适湿变黄阶段、烟筋退绿阶段、中湿稳步定色阶段、排湿加速定色阶段和快速干筋阶段,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成熟采收:中部叶叶色浅绿透黄、主脉变白、叶耳微黄、叶面有黄色或黄白色成熟斑、主脉背面绒毛脱落时采收,上部叶每株剩余4~6个叶片,所有烟叶都落黄,一级支脉变白发亮,有较多淀粉斑,有针芒状朱砂点,晴天上午9:00顶部第二片叶位距叶基部1/4、1/2、3/4处距两侧叶边缘2cm处烟叶SPAD值的平均值15
±
1时一次性采收;步骤二、鲜烟分类:烟叶采收运至烘烤工厂编烟前将鲜烟叶分类,首先剔除叶面病斑严重、残损严重和成熟度明显过低烟叶,将成熟度达不到成熟采收标准的烟叶单独编竿;步骤三、精准装烟:将成熟度相对较低的烟叶装入烤房低温层,成熟度较高的烟叶装入烤房高温层,中部叶标准竿距15~16cm,上部叶标注竿距13~14cm,要求竿距相等、不留缝隙且密而匀;使用烟夹时烟夹紧贴,不留缝隙且不叠压;步骤四、环境平衡阶段:烟叶装入烤房后紧闭烤房门,完全打开冷风门和排湿口,打开风机高转速,要求风机型号为7号标准风机,功率2.2W,转速为1450r/min,运转2~3h;步骤五、烟叶水分平衡阶段:以1℃/h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6℃,保持排湿窗处于关闭状态,湿球温度控制在36℃对烟叶进行预热,烟叶预热时间为4~6h;步骤六、适湿变黄阶段:以1℃/h升干球温度至38℃,保持湿球温度36℃,控制风机转速960r/min,稳温18~26h,直至高温层烟叶叶片90%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胜杰孟智勇李雪利马浩波高相彬冉茂马啸林昆姚鹏伟刘芳赵龙杰何冰张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