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荣海专利>正文

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13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利用永磁体与永磁体之间的磁吸力、电磁体与电磁体之间的磁斥力,在磁吸力磁斥力相互作用下推动转轴旋转式运转,从而带动整个系统运行的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它包括永磁体、电磁体、发电机、转轴、电源、开关、载体、支架、导线、动力输出装置、开关、底座。磁吸力磁斥力在推动整个系统运行时不会产生废气,不需要添加任何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减少,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能减排方针政策。能减排方针政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发动机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能极好地利用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人们常见的发动机以汽油、柴油作燃料,以汽油、柴油燃烧的能量做功的内燃机,这种内燃机缺点是排放废气、噪音等破坏环境,不利于环保。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出一系列新型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利用电能或太阳能作为动力,不仅不排放废气、废热而且性能稳定,但该发动机制造成本高,日常维护不便。
[0003]技术方案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灵活。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利用永磁体与永磁体之间的磁吸力、永磁体与永磁体之间的磁斥力、电磁体与电磁体之间的磁斥力、电磁体与电磁体之间的磁吸力或者是永磁体与电磁体之间的磁吸力、永磁体与电磁体之间的磁斥力,在磁吸力磁斥力相互作用下推动转轴旋转式运转,从而带动整个系统运转的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解释一下什么是磁吸力磁斥力:磁吸力磁斥力至今是没有被发现、确认、研究和命名的,磁吸力是磁体间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吸引力,我把它叫作潘荣海磁吸力,简称磁吸力,磁吸力产生所应具备的条件是1、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磁体或能相互吸引的物质2、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或处于变化的磁场内;磁斥力是磁体间相互排斥而产生的排斥力,我把它叫作潘荣海磁斥力,简称磁斥力,磁斥力产生所应具备的条件是1、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磁体或能相互排斥的物质2、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或处于变化的磁场内
[0005]为了达到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旋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它包括永磁体(或能相互吸引的物质)1、永磁体(或能相互吸引的物质)2、电磁体3、电磁体4、发电机5、转轴6、电源7、开关(或其他控制电路通断电装置)8、载体9、支架10、导线11、动力输出装置12、开关(其他控制电路通断电装置)13、底座[14]。也可以永磁体1与电磁体3的位置相互调换,固定在支架10上的永磁体电磁体与载体上的永磁体电磁体形成的磁吸力磁斥力推动转轴6运转。
[0006]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永磁体1与电磁体4位置相互调换。也可以永磁体2与电磁体3位置相互调换。也可以永磁体2与电磁体4 位置相互调换。也可以永磁体2电磁体4直接固定在转轴上。也可以支架10由多组支架构成。也可以载体9由多组载体构成。
[0007]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永磁体1永磁体2由多组永磁体构成。也可以电磁体3电磁体4由多组电磁体构成。固定在支架10上的永磁体电磁体与载体上的永磁体电磁体形成的磁吸力磁斥力推动转轴6运转,从而带动整个系统运转。
[0008]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运转作用力是磁吸力磁斥力,这种磁吸力磁斥力在产生时不会产生废气,不需要添加任何燃料,因此与现有内燃机相比,大大减少了内燃机在各种时对环
境的影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图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图
[001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图
[001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剖面图
[001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剖面图
[0017]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剖面图
[0018]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在图1中电源6经导线11连接开关(或其他控制电路通断装置)8,开关(或其他控制电路通断电装置)8经导线11连接电磁体3、电磁体4,控制电磁体3电磁体通断电时间,即控制电磁体3与电磁体4产生磁斥力时间、大小,转轴6在当电磁体4与电磁体3产生的磁斥力推动转轴[6]即将不能运动时,固定在支架10上的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1与固定在载体9上的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2在磁吸力下产生相吸,在产生磁吸力时的电磁体3与电磁体4受开关(或其他控制电路通断电装置)8控制处于断电状态,转轴6在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1与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2 产生的潘荣海磁吸力作用下继续带动转轴6向下一组支架10运动。转轴6运转是在磁斥力磁吸力作用下实现的,“磁斥力”产生所应具备的条件是1、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磁体或能相互排斥的物质2、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或处于变化的磁场内;“磁吸力”产生所应具备的条件是1、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磁体或能相互吸引的物质2、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或处于变化的磁场内。电磁体3电磁体4为CEH型电磁铁(普通电磁铁)或CPH型电磁体(电控永磁电磁铁或失电吸盘电磁铁) 或者其他类型的电磁铁。支架10的形状、形态根据需要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形态。载体9的形状、形态根据需要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形态。底座14的形状、形态根据需要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形态。底座14根据需要可以为一组或多组。转轴6的形状、形态根据需要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形态。如图1所示
[0021]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永磁体与电磁体3相互调换。如图2所示
[0022]实施例3与实施例1、2相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永磁体[1]、电磁体[4]的位置相互调换。如图3所示
[0023]实施例4与实施例1、2、3相比,实施例4与实施例1、2、 3的区别在于永磁体[2]、电磁体[3]的位置相互调换。如图4所示
[0024]实施例5与实施例1、2、3、4相比,实施例5与实施例1、 2、3、4的区别在于永磁体
[2]、电磁体[4]的位置相互调换。如图 5所示
[0025]实施例6与实施例1、2、3、4、5相比,实施例6与实施例 1、2、3、4、5区别在于永磁体2电磁体4直接固定在转轴6。如图6所示
[0026]实施例7与实施例1、2、3、4、5、6相比,实施例7与实施例1、2、3、4、5、6的区别在于支架[10]由多组支架构成。如图7所示
[0027]实施例8与实施例1、2、3、4、5、6、7相比,实施例8与实施例1、2、3、4、5、6、7的区别在于载体[9]由多组载体构成。如图8所示
[0028]实施例9与实施例1、2、3、4、5、6、7、8相比,实施例 8与实施例9与实施例1、2、3、4、5、6、7、8区别在于永磁体由多组永磁体构成。如图9所示
[0029]实施例10与实施例1、2、3、4、5、6、7、8、9相比,实施例10与实施例1、2、3、4、5、6、7、8、9区别在于电磁体由多组电磁体构成。如图10所示
[0030]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1]1、实施例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磁吸力磁斥力带动机械运转的旋转式制造方法包括: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1]、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2]、电磁体[3]、电磁体[4]、发电机[5]、转轴[6]、电源[7]、开关(或其他控制电路通断电装置)[8]、载体[9]、支架[10]、导线[11]、动力输出装置[12],开关(或其他控制电路通断电装置)[13],底座[14]。其特征在于利电磁体[3]与电磁体[4]之间的磁斥力,永磁体[1]与永磁体[2]之间的磁吸力,在磁斥力磁吸力的作用下推动转轴[6]运转,从而带动整个系统运行。电磁体[3]固定在支架[10]上,电磁体[4]固定在载体[9]上,载体[9]连接在转轴[6]上,转轴[6]在电磁体[4]与电磁体[3]产生的磁斥力推动转轴[6]即将不能运动时,固定在支架[10]上的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1]与固定在载体[9]上的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2]产生吸引,转轴[6]在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1]与永磁体(或能吸引永磁体的物质)[2]产生的磁吸力作用下转轴[6]继续向下一组支架[10]运动,永磁体[1]固定在支架[10]上,电磁体[3]固定在支架[10]上,永磁体[2]固定在载体[9]上,电磁体[4]固定载体[9]上,转轴[6]连接载体[9],发电机[5]连接转轴[6]上,动力输出装置连接转轴[6]上,发电机[5]经导线[11]连接电源[6]上,开关[8]连接电源[6]上,开关[8]连接电磁体[3]上,开关[13]连接电源[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潘荣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