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97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蓄电池组,所述壳体与所述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以及紧固部,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蓄电池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避免了蓄电池因受到震动而损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稳固的将蓄电池组保护在内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0003]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现有技术蓄电池的固定架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对蓄电池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在一些崎岖的路面上,车辆的颠簸较大,使蓄电池容易损坏,而且蓄电池的安装与拆卸较为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的维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蓄电池组,所述壳体与所述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0005]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以及紧固部;
[0006]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上。
[0007]优选的,所述托底部,主要包括:第一套管、插杆、第一弹簧、侧板、滑槽、插板、凹槽、弹簧杆以及托架;
[0008]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表面,所述插杆插装在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插杆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插杆一端,所述滑槽开在所述侧板侧表面,所述插板插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凹槽开在所述插板侧表面,所述弹簧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弹簧杆一端。
[0009]优选的,所述紧固部,主要包括:插槽、插块、顶板、网孔、散热风扇、螺纹槽、螺栓、第二套管、连接杆、第二弹簧、沉头孔以及旋拧块;
[0010]所述插槽开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插块固定在所述插槽内,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插块上端面,所述网孔开在所述顶板表面,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顶板底面,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固定块上端面,所述螺栓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第二套管设置在所述螺栓上端,所述连接杆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套管之间,所述沉头孔开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旋拧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端且位于所述沉头孔内。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套管截面呈矩形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所述插板截面呈T形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对蓄电池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避免了蓄电池因受到震动而损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稳固的将蓄电池组保护在内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弹簧杆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第二弹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8]以上各图中,1、壳体;2、蓄电池组;3、固定块;4、第一套管;5、插杆;6、第一弹簧;7、侧板;8、滑槽;9、插板;10、凹槽;11、弹簧杆;12、托架;13、插槽;14、插块;15、顶板;16、网孔;17、散热风扇;18、螺纹槽;19、螺栓;20、第二套管;21、连接杆;22、第二弹簧;23、沉头孔;24、旋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

3可知,本方案包括壳体1以及蓄电池组2,
[0022]所述壳体1与所述蓄电池组2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0023]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3以及紧固部;
[0024]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固定块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3上;
[0025]所述托底部,主要包括:第一套管4、插杆5、第一弹簧6、侧板7、滑槽8、插板9、凹槽10、弹簧杆11以及托架12;
[0026]所述第一套管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表面,所述插杆5插装在所述第一套管4内,所述第一弹簧6连接在所述插杆5与所述第一套管4之间,所述侧板7设置在所述插杆5一端,所述滑槽8开在所述侧板7侧表面,所述插板9插装在所述滑槽8内,所述凹槽10开在所述插板9侧表面,所述弹簧杆11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托架12设置在所述弹簧杆11一端;
[0027]所述紧固部,主要包括:插槽13、插块14、顶板15、网孔16、散热风扇17、螺纹槽18、螺栓19、第二套管20、连接杆21、第二弹簧22、沉头孔23以及旋拧块24;
[0028]所述插槽13开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插块14固定在所述插槽13内,所述顶板15设置在所述插块14上端面,所述网孔16开在所述顶板15表面,所述散热风扇17固定在所述
顶板15底面,所述螺纹槽18开在所述固定块3上端面,所述螺栓19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18内,所述第二套管20设置在所述螺栓19上端,所述连接杆21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二套管20内,所述第二弹簧22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套管20之间,所述沉头孔23开在所述顶板15上表面,所述旋拧块24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1上端且位于所述沉头孔23内;
[0029]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套管20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滑槽8与所述插板9截面呈T形结构。
[0030]具体使用时:将蓄电池组2放入到托架12内,然后将托架12通过插板9插入到滑槽8内,然后将顶板15的插块14插入到插槽13内,进行固定,在移动过程中,上下缓冲通过插杆5和第一弹簧6,两侧缓冲通过弹簧杆11来缓冲,顶盖在安装时,需要将螺栓19旋拧进入到固定块3的螺纹槽18内,上下缓冲时,连接杆21在第二套管20内也起到缓冲作用,散热风扇17进行散热,旋拧块24在沉头孔23内只能旋转,不能取出。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蓄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蓄电池组(2)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3)以及紧固部;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固定块(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部,主要包括:第一套管(4)、插杆(5)、第一弹簧(6)、侧板(7)、滑槽(8)、插板(9)、凹槽(10)、弹簧杆(11)以及托架(12);所述第一套管(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表面,所述插杆(5)插装在所述第一套管(4)内,所述第一弹簧(6)连接在所述插杆(5)与所述第一套管(4)之间,所述侧板(7)设置在所述插杆(5)一端,所述滑槽(8)开在所述侧板(7)侧表面,所述插板(9)插装在所述滑槽(8)内,所述凹槽(10)开在所述插板(9)侧表面,所述弹簧杆(11)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托架(12)设置在所述弹簧杆(11)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主要包括:插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川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