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93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2
一种均温板用以容置一冷却流体。均温板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一第一毛细结构及一第二毛细结构。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接合并共同形成一液密空间,液密空间用以容置冷却流体。第一毛细结构位于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第一盖体。第二毛细结构位于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异于第一毛细结构,且第二毛细结构在第一盖体的投影小于第一毛细结构在第一盖体的投影。毛细结构在第一盖体的投影。毛细结构在第一盖体的投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板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均温板,特别是一种具复合式毛细结构的均温板。

技术介绍

[0002]均温板的技术原理类似于热管,但在传导方式上有所区别。热管为一维线性热传导,而真空腔均热板中的热量则是在一个二维的面上传导,因此效率更高。具体来说,均温板主要包括一腔体及一毛细结构。腔体内部具有一中空腔室,且中空腔室用以供一工作流体填注。毛细组织布设在中空腔室内。腔体受热部分称为蒸发区。腔体散热的部分称为冷凝区。工作流体在蒸发区吸收热量汽化并迅速扩张至整个腔体。在冷凝区放出热量冷凝成液态。接着,液态工质通过毛细结构返回蒸发区,而形成一冷却循环。
[0003]然而,在电子产品往轻、薄、短、小的前提下,均温板也需为了闪避其他电子元件而将传统的方形造型改成其他不规则的形状。若均温板的造型有部分区域为窄区,则均温板在逆重力状态操作时(即均温板接触热源的位置位于均温板的上侧),工作流体就会就会因为窄区内的毛细结构的截面积较小而蓄积在窄区或者难以穿过窄区并回流至均温板与热源热接触的位置,进而造成均温板的散热效能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板,借以提升均温板的冷却循环的能力。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均温板用以容置一冷却流体。均温板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一第一毛细结构及一第二毛细结构。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接合并共同形成一液密空间,液密空间用以容置冷却流体。第一毛细结构位于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第一盖体。第二毛细结构位于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异于第一毛细结构,且第二毛细结构在第一盖体的投影小于第一毛细结构在第一盖体的投影。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均温板用以容置一冷却流体。均温板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一第一毛细结构及一第二毛细结构。第二盖体与第二盖体相接合并共同形成一液密空间,液密空间用以容置冷却流体。第一毛细结构位于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第一盖体。第二毛细结构位于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的回水能力大于第一毛细结构的回水能力。
[0007]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均温板,通过复合式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使得当上述均温板直立使用且蒸发区的水平高度高于冷凝区的水平高度时或当蒸发区与冷凝区的距离较远时,均温板内的冷却流体在吸收热源产生的热能后会汽化成气体并流向冷凝区。当冷凝区中的气体在降温并液化回液体后,冷凝区中的液体可通过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的辅助共同令液体吸回至蒸发区。如此一来,将可提升冷凝区的液体的回流量而提升均温板对热源的解热能力。
[0008]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均温板的立体图。
[0010]图2为图1的均温板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1]图3为图1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12]图4为图1的剖面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1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19]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20]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21]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22]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23]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
[0025]10...均温板
[0026]100、100f、100g、100h、100i、100j...第一盖体
[0027]110...热源设置面
[0028]200...第二盖体
[0029]250...外密封部
[0030]250

...接合部
[0031]260...内密封部
[0032]260

...接合部
[0033]270...支撑柱
[0034]300...第一毛细结构
[0035]400、400a、400b、400c、400d、400e、400f、400g、400h、400i、400j...第二毛细结构
[0036]410、410c、410f、410h...第一弯曲段
[0037]420、420c、420f、420h...第二弯曲段
[0038]430、430c、430f、430h...延伸段
[0039]440c、440h...桥接段
[0040]460d、460e、460i、460j...弯曲段
[0041]470d、470e、470i、470j、470k...延伸段
[0042]500...镂空部
[0043]C...范围
[0044]S...液密空间
[0045]A1...蒸发区
[0046]A2...冷凝区
[0047]P1、P2...投影
[0048]W1、W2...流道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9]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均温板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均温板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移除的平面图。图4为图1的剖面图。
[0050]本实施例的均温板10用以容置一冷却流体(图中未示出)。均温板10包含一第一盖体100、一第二盖体200、一第一毛细结构300及一第二毛细结构400。
[0051]第一盖体100与第二盖体200的材质例如为无氧铜、含硅合金铜或含磷合金铜板材,且第二盖体200与第一盖体100相接合并共同形成一液密空间S,液密空间S用以容置冷却流体(图中未示出)。
[0052]在本实施例中,均温板10还可以包含多个支撑柱270,支撑柱270支撑第一盖体100与第二盖体200,除了可维持第一盖体100与第二盖体200的间距外,更可增加均温板10的结构强度。
[0053]在本实施例中,均温板10更包含一镂空部500。镂空部500例如为穿槽,并贯穿第一盖体100与第二盖体200。不过镂空部500并不影响第一盖体100与第二盖体200间的液密特性。进一步来说,相接合后的第一盖体100与第二盖体200具有的一外密封部250及一内密封部260。外密封部250为第一盖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均温板用以容置一冷却流体,该均温板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该第二盖体与该第一盖体相接合并共同形成一液密空间,该液密空间用以容置该冷却流体;一第一毛细结构,位于该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该第一盖体;以及一第二毛细结构,位于该液密空间内,并叠设于该第一毛细结构,该第二毛细结构异于该第一毛细结构,且该第二毛细结构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小于该第一毛细结构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液密空间具有一蒸发区及一冷凝区,该冷凝区的宽度小于该蒸发区的宽度,该第二毛细结构的一侧位于该冷凝区,且该第二毛细结构的另一侧朝该蒸发区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具有对应该蒸发区的一热源设置面,该热源设置面用以热接触一热源,该第二毛细结构的部分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呈环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弯曲段、相对的两个延伸段以及一桥接段,该第一弯曲段位于该冷凝区,该第二弯曲段位于该蒸发区,且该第二弯曲段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外,该两个延伸段分别衔接于该第一弯曲段的相对两侧与该第二弯曲段的相对两侧,该桥接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弯曲段,以及该桥接段的另一端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呈U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具有一弯曲段及相对的两个延伸段,该弯曲段位于该冷凝区,该两个延伸段分别连接于该弯曲段的相对两侧,并朝该蒸发区延伸,该两个延伸段远离该弯曲段的一端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延伸段相抵靠。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延伸段相分离。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具有对应该蒸发区的一热源设置面,该热源设置面用以热接触一热源,该第二毛细结构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外,但实质上邻近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呈环形。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弯曲段,以及具有相对的两个延伸段,该第一弯曲段位于该冷凝区,该第二弯曲段位于该蒸发区,且该第二弯曲段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外,该两个延伸段分别衔接于该第一弯曲段的相对两侧与该第二弯曲段的相对两侧。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呈U形。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具有一弯曲段及相对的两个延伸段,该弯曲段位于该冷凝区,该两个延伸段分别连接于该弯曲段的相对两侧,并朝
该蒸发区延伸,该两个延伸段远离该弯曲段的一端在该第一盖体的投影位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的范围外,但实质上邻近于该第一盖体的该热源设置面。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延伸段相抵靠。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延伸段相分离。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热接触于该第二盖体。18.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第二盖体分离。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镂空部,该镂空部贯穿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体,该第二毛细结构位于该镂空部的外围。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抵靠于该第一盖体靠近该镂空部的一内密封部。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抵靠于该第一盖体远离该镂空部的一外密封部。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的材料异于该第一毛细结构的材料。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的形式异于该第一毛细结构的形式。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为网状体,该第二毛细结构为烧结体。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为金属网,该第二毛细结构为粉末烧结体。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为金属网,该第二毛细结构为金属网。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分布于整个该液密空间,该第二毛细结构分布于局部的该液密空间。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在该第一盖体的正交投影小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垒垒张小敏王学梅
申请(专利权)人:亚浩电子五金塑胶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