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9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背板,且背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背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砸机构,所述背包本体远离背板的侧壁设置有防摔机构,该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防摔机构,可以在用户进行攀爬时,一旦失足摔落,可以拉动牵引绳使高压气瓶打开,将高压空气注入气囊中,从而对摔落用户进行保护,从而缓冲用户摔落时的冲击力,避免用户受伤,另一方面,在用户落水时,也可以打开高压气瓶,将气囊作为救生圈使用,一举多得,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于野外地质勘探。于野外地质勘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质勘探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182533U所公开的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其虽然实现了对地质勘探的工作人员头部的保护,并设置探照灯、指南针、风扇等辅助用品,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防护,地质勘探过程中,往往需要攀爬一些陡坡,一旦摔落后,往往是又背包率先着地,而物品包占据用户的背部空间却没有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背板,且背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背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砸机构,所述背包本体远离背板的侧壁设置有防摔机构;
[0006]所述防摔机构包括气囊,且气囊与背包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两侧均连通有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的一侧嵌设有橡胶膜,且高压气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瓶塞,所述瓶塞靠近高压气瓶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贯穿橡胶膜并延伸至高压气瓶外部设置;
[0007]所述防砸机构包括多个转板,多个所述转板相互转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转板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和转板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08]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上端连通有充气枕,且充气枕位于气囊的上方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高压气瓶远离瓶塞的一端连通有充气口,且充气口内嵌设有气门芯。
[0010]优选的,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碳纤维框架,且碳纤维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信号天线。
[0011]优选的,所述背板远离背包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工程塑料垫,且工程塑料垫为镂空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GPS芯片,且GPS芯片与信号天线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摔机构,可以在用户进行攀爬时,一旦失足摔落,可以拉动牵引绳使高压气瓶打开,将高压空气注入气囊中,从而对摔落用户进行保护,从而缓冲用户摔落时的冲击力,避免用户受伤,另一方面,在用户落水时,也可以打开高压气瓶,将气囊作为救生圈使用,一举多得,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砸机构,可以利用转板配合限位块在用户的头顶上方形成弧形的支撑板,从而避免坠物砸伤用户,并且利用背板和背包的背带将冲击力分担到用户的肩背部,有效保护用户的头部,并且在无需使用时,转动盖板即可将防砸机构收纳起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高压气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背包本体;2、背板;3、盖板;4、防砸机构;41、转板;42、限位块;5、防摔机构;51、气囊;52、高压气瓶;53、橡胶膜;54、瓶塞;55、牵引绳;6、充气枕;7、气门芯;8、信号天线;9、工程塑料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背包本体1,所述背包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背板2,且背板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远离背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砸机构4,所述背包本体1远离背板2的侧壁设置有防摔机构5;
[0023]所述防摔机构5包括气囊51,且气囊51与背包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51的两侧均连通有高压气瓶52,高压气瓶52位于背包本体1的两侧设置,所述高压气瓶52的一侧嵌设有橡胶膜53,通过设置橡胶膜53,一方面可以便于用户拉低牵引绳55,并且保持高压气瓶52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橡胶膜53的凸起情况,直观的检查高压气瓶52内是否有高压空气,且高压气瓶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瓶塞54,所述瓶塞54靠近高压气瓶52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5,且牵引绳55贯穿橡胶膜53并延伸至高压气瓶52外部设置;
[0024]所述防砸机构4包括多个转板41,多个所述转板41相互转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转板41与盖板3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和转板41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气囊51的上端连通有充气枕6,且充气枕6位于气囊51的上方设置,添加充气枕6时,因相应增加高压气瓶52的数量或容量,通过设置充气枕6,可以在用户攀爬摔落时,对用户的头颈补位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对用户的防护效果。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高压气瓶52远离瓶塞54的一端连通有充气口,且充气口
内嵌设有气门芯7,通过设置充气口配合气门芯7,可以使高压气瓶52可以在充气后反复利用,或者高压气瓶52内气压降低时补充气体。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背包本体1内设置有碳纤维框架,且碳纤维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信号天线8,通过设置碳纤维框架,可以提高背包本体1的支撑力,从而对背包本体1内的地质勘探仪器进行保护,通过设置信号天线8,可以在野外配合用户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行通讯,增强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0028]优选的,所述背板2远离背包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工程塑料垫9,且工程塑料垫9为镂空设置,通过设置镂空的工程塑料垫9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感,并且透气性较好。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背包本体1内设置有GPS芯片,且GPS芯片与信号天线8电性连接,通过设置GPS芯片,可以在用户携带的电子设备损坏,或遭遇险情时,救援人员可以利用GPS芯片对用户进行搜救。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用户直接将其背在背上即可,在用户进入可能存在落石等高空坠物的环境时,转动盖板3使防砸机构4位于用户的上方,多个转动连接有的转板41形成弧形的保护板,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探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背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背板(2),且背板(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远离背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砸机构(4),所述背包本体(1)远离背板(2)的侧壁设置有防摔机构(5);所述防摔机构(5)包括气囊(51),且气囊(51)与背包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51)的两侧均连通有高压气瓶(52),所述高压气瓶(52)的一侧嵌设有橡胶膜(53),且高压气瓶(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瓶塞(54),所述瓶塞(54)靠近高压气瓶(52)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5),且牵引绳(55)贯穿橡胶膜(53)并延伸至高压气瓶(52)外部设置;所述防砸机构(4)包括多个转板(41),多个所述转板(41)相互转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转板(41)与盖板(3)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和转板(4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东葛孚刚杨彬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