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8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包括:舱体,舱体由外环、端面内环和端面中环组成;端面中环设置于外环的内侧,端面内环设置于端面中环的内侧内环部设置于外环部内侧;其中端面内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屏蔽板组;端面中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外环的外壁设有第三环屏蔽板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幅度减少外界的射线对核医学的探测器产生干扰,有效提高核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使得诊断结果更加准确。结果更加准确。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核医疗设备
,特别是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SPECT)的出现,标志着功能显像技术飞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借助放射性核素易集聚到特定分子或特殊部位的特异性,形成反映变异组织的平面投影像和断层图像,从而达到对疾病准确诊断的目的;在SPECT作为功能显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同时,为确保SPECT的性能指标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对其质量控制检测工作也日益提上日程,并显得特别重要。
[0003]SPECT的基本成像原理是:首先病人需要摄入含有半衰期适当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在药物随着人体的生物代谢到达所需要成像的断层位置后,由于放射性衰变,将从断层处发出γ光子,位于外层的γ照相机探头的每个灵敏点探测沿一条投影线进来的γ光子,通过闪烁体将探测到的高能γ射线转化为能量较低但数量很大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得到的测量值代表人体在该投影线上的放射性之和,进而根据信号的强弱诊断出人体对应部位的器官或组织的异常或正常。
[0004]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SPECT或PET,在进行诊断时,舱体外界的射线或者辐射会对舱体内设置的探测器产生干扰,导致诊断结果不精准,并且还会降低核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该设备可对外界的射线进行屏蔽作用,有效提高核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并且结构方便安装、搬运和存放,方便维护维修的操作,极大地改善了人力物力的利用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由外环、端面内环和端面中环组成;其中所述端面中环设置于所述外环的内侧,所述端面内环设置于所述端面中环的内侧内环部设置于所述外环部内侧;所述端面内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屏蔽板组;所述端面中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屏蔽板组;所述外环的外壁设有第三环形屏蔽板组。
[0008]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所述第一环形屏蔽板组是由多个第一屏蔽板组成。
[0009]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屏蔽板在边缘位置处重叠设置。
[0010]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所述第二环形屏蔽板组是由多个第二屏蔽板组成。
[0011]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屏蔽板在边缘位置处重叠设置。
[0012]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所述外环的外壁左右两端的边缘处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条压条。
[0013]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左右两端的所述第一环形屏蔽板组的对面位置设有第四环形屏蔽板组,且所述第四环形屏蔽板组设置于所述端面内环的内部。
[0014]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所述第三环屏蔽板组由多块第三屏蔽板组成,所述第三屏蔽板的两端均设有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分别向所述第三屏蔽板的内侧和外侧弯折。
[0015]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所述第二环屏蔽板组设有把手。
[0016]优选地,上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所述第一环形屏蔽板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端面内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一环形屏蔽板组将对应端面完全覆盖;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端面中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将对应端面完全覆盖;所述第三环形屏蔽板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环部的外壁,且所述第三环形屏蔽板组将所述外环的外壁完全覆盖。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由于第一环形屏蔽板组设置在端面内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第二环形屏蔽板组设置在端面中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再通过第三环屏蔽板组设置在外环11的外壁,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环形屏蔽板组、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和第三环屏蔽板组能对舱体外界的射线或辐射进行有效的屏蔽效果,避免射线或辐射会对舱体内设置的探测器产生干扰,使得该设备的检验精准度更高,并且有效提高核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0019](2)由于端面内环设置的第一环形屏蔽板组向端面内环的圆心延伸,使得舱体的入口缩小,当人体通过舱体的入口进行检测时,人体与舱体的入口的间隙也会为之缩小,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外界的射线或辐射通过患者与舱体的入口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舱体内影响诊断结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0022]图3为第一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第二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第三环形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外环11、端面内环12、端面中环121、第一屏蔽板13、第二屏蔽板14、第三屏蔽板15、入口16、压条17、弯折部18、把手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7]如图1~5所示,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由外环11、端面内环12和端面中环121组成;所述端面中环121设置于所述外环11 的内侧,所述端面内
环12设置于所述端面中环12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内环12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屏蔽板组;所述端面中环121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屏蔽板组;所述外环11的外壁设有第三环形屏蔽板组。
[0028]由于第一环形屏蔽板组设置在端面内环12的左右两端的端面,第二环形屏蔽板组设置在端面中环121的左右两端的端面,再通过第三环屏蔽板组设置在外环11的外壁,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环形屏蔽板组、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和第三环屏蔽板组能对舱体外界的射线或辐射进行有效的屏蔽效果,避免射线或辐射会对舱体内设置的探测器产生干扰,使得该设备的检验精准度更高,并且有效提高核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更优的,将第一环形板组、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和第三环形屏蔽板组分别对应设置在外环11、端面内环12和端面中环121的分体结构位置,由于外环11、端面内环12和端面中环121这三个部分,在进行正常工作时,是要进行相对独立运动的,所以这样的结构设置,在能保证正工作的前提下,又能实现对舱体的屏蔽效果;由于端面内环12设置的第一环形屏蔽板组向端面内环12的圆心延伸,使得舱体的入口16缩小,当人体通过舱体的入口 16进行检测时,人体与舱体的入口16的间隙也会为之缩小,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外界的射线或辐射通过患者与舱体的入口16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舱体内影响诊断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环形屏蔽板组、第二环形屏蔽板组和第三环形屏蔽板组采用铅金属材质或钨金属材质,这样的设计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由外环、端面内环和端面中环组成;所述端面中环设置于所述外环的内侧,所述端面内环设置于所述端面中环的内侧内环部设置于所述外环部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内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屏蔽板组;所述端面中环的左右两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屏蔽板组;所述外环的外壁设有第三环形屏蔽板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屏蔽板组是由多个第一屏蔽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屏蔽板在边缘位置处重叠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屏蔽板组是由多个第二屏蔽板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屏蔽板在边缘位置处重叠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医疗设备的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外壁左右两端的边缘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民张伟林肖通理谢振华邓晓陈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原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