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0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包括外屏蔽组件、内屏蔽组件和运动组件;外屏蔽组件包括外屏蔽筒和外屏蔽框架,内屏蔽组件包括内屏蔽筒和内屏蔽框架,内屏蔽筒通过内屏蔽框架和外屏蔽框架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的内部;运动组件为驱动所述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产生相对位移的装置;内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方向设置多排针孔,并且同一排的针孔沿所述内屏蔽筒周向分布,多排所述针孔的孔径各不相同和孔间距各不相同。通过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的相对运动,实现了不同分辨率、不同视角、不同视野、不同灵敏度等多功能快速灵活的变化及切换,省去了因需要更换不同功能的准直器而去换装另一个准直器的繁琐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
本技术涉及准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
技术介绍
用于医疗的核医学设备通常包括探测器和准直器。核扫描系统通常需要不同功能的准直器来达到不同的诊断目的,因而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准直器的更换。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医院里的核医学设备(多为SPECT、PET)中,准直器的使用上多为平行孔准直器(LEHR-SPECT)。每个准直器安装在一个探头(探测器)上,以围绕采集目标旋转的方式完成扫描,之后建立三维成像;多针孔准直器被用在小器官的诊断,多为心脏和甲状腺诊断上。在设备上的实现也是单探头(探测器)对应一个准直器来通过旋转扫描的方法实现采集。但现有的准直器功能单一,当需要切换成其他功能的准直器时,需要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把一个准直器移开或卸下,以装上另一个具有所需功能的准直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实现了不同分辨率、不同视角、不同视野、不同灵敏度等多功能变化及切换,省去了因需要更换不同功能的准直器而去换装另一个准直器的繁琐工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包括外屏蔽组件、内屏蔽组件和运动组件;所述外屏蔽组件包括外屏蔽筒和外屏蔽框架,所述内屏蔽组件包括内屏蔽筒和内屏蔽框架,所述内屏蔽筒通过内屏蔽框架和外屏蔽框架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的内部;所述运动组件为驱动所述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产生相对位移的装置;所述内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方向设置多排针孔,并且同一排的针孔沿所述内屏蔽筒周向分布,多排所述针孔的孔径各不相同和孔间距各不相同;所述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设置至少一排通光孔,并且同一排的通光孔沿所述外屏蔽筒周向分布,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内屏蔽筒的针孔通过相对运动来轮换遮挡和透光。优选地,所述外屏蔽筒和所述外屏蔽框架连接;所述内屏蔽筒和所述内屏蔽框架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屏蔽筒为分布于筒状的周壁上的屏蔽材料,所述外屏蔽框架为所述外屏蔽筒的支撑结构,使得外屏蔽组件整体为筒状组合;所述内屏蔽筒为分布于筒状的周壁上的屏蔽材料,所述内屏蔽框架为所述内屏蔽筒的支撑结构,使得内屏蔽组件整体为筒状组合。优选地,所述运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至少两根滑轨;所述内屏蔽框架的外壁沿内屏蔽筒的轴心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滑轨,并且所述滑轨的滑块和外屏蔽框架的内壁相连;或者,所述外屏蔽框架的内壁沿外屏蔽筒的轴心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滑轨,并且所述滑轨的滑块和内屏蔽框架的外壁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内屏蔽组件和所述外屏蔽组件相对轴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设置多排通光孔,并且每排通光孔对应一组所述针孔,一组所述针孔包括多排针孔,形成通光孔和针孔的对应组合。所述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将内屏蔽筒活动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的内部,通过运动组件驱动所述内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平移,从而将所需的那排针孔对准通光孔,而不需要的其余排针孔被外屏蔽筒遮住,从而核医学设备使用所需的那排针孔进行扫描。当需要转换成其他孔径的针孔时,通过运动组件驱动所述内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平移,转换成其他孔径的针孔对准通光孔。从而通过内屏蔽筒和外屏蔽筒的相互位移来实现不同孔径的针孔的切换,使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具有以下优点:一、优异的综合性能:该准直器非常方便地实现了不同分辨率、不同视角、不同视野、不同灵敏度等多种功能之间的切换,不同功能的结构有机的结合,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空间和附属设备;二、灵活选择:它实现了对同一检测目标灵活的切换不同针孔;三、自动更换、快速更换:该准直器采用运动组件自动控制,做到自动快速更换不同针孔,省去了因需要更换不同功能的准直器而去换下一个准直器的繁琐工作,自动完成不同功能之间的转换;四、准确定位:运动组件可实现精准的针孔定位;五、该准直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对人体核医学设备整体提高效率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运动组件局部结构图;图3-A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准直器轴向移动第一状态图;图3-B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准直器轴向移动第二状态图。其中:外屏蔽组件1;内屏蔽组件2;运动组件3;外屏蔽筒11;内屏蔽筒21;针孔211;通光孔111;外屏蔽框架12;内屏蔽框架22;滑轨31;滑块32;探测器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屏蔽组件1、内屏蔽组件2和运动组件3;所述外屏蔽组件1包括外屏蔽筒11和外屏蔽框架12,所述内屏蔽组件2包括内屏蔽筒21和内屏蔽框架22,所述内屏蔽筒21通过内屏蔽框架22和外屏蔽框架12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11的内部;所述运动组件3为驱动所述内屏蔽筒21与外屏蔽筒11沿自身中心轴产生相对位移的装置;所述内屏蔽筒21沿自身中心轴方向设置多排针孔211,并且同一排的针孔211沿所述内屏蔽筒21周向分布,多排所述针孔211的孔径各不相同和孔间距各不相同;所述外屏蔽筒11沿自身中心轴设置至少一排通光孔111,并且同一排的通光孔111沿所述外屏蔽筒11周向分布,所述通光孔111与所述内屏蔽筒21的针孔211通过相对运动来轮换遮挡和透光。所述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将内屏蔽筒21活动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11的内部,通过运动组件3驱动所述内屏蔽筒21沿自身中心轴平移,从而将所需的那排针孔211对准通光孔111,而不需要的其余排针孔211被外屏蔽筒11遮住,如图3-A所示,从而核医学设备使用所需的那排针孔211进行扫描。当需要转换成其他孔径的针孔211时,通过运动组件3驱动所述内屏蔽筒21沿自身中心轴平移,转换成其他孔径的针孔211对准通光孔111,如图3-B所示。从而通过内屏蔽筒21和外屏蔽筒11的相互位移来实现不同孔径的针孔211的切换,使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具有以下优点:一、优异的综合性能:该准直器非常方便地实现了不同分辨率、不同视角、不同视野、不同灵敏度等多种功能之间的切换,不同功能的结构有机的结合,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空间和附属设备;二、灵活选择:它实现了对同一检测目标灵活的切换不同针孔211;三、自动更换、快速更换:该准直器采用运动组件3自动控制,做到自动快速更换不同针孔211,省去了因需要更换不同功能的准直器而去换下一个准直器的繁琐工作,自动完成不同功能之间的转换;四、准确定位:运动组件3可实现精准的针孔211定位;五、该准直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对人体核医学设备整体提高效率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外屏蔽筒11和所述外屏蔽框架12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屏蔽组件、内屏蔽组件和运动组件;/n所述外屏蔽组件包括外屏蔽筒和外屏蔽框架,所述内屏蔽组件包括内屏蔽筒和内屏蔽框架,所述内屏蔽筒通过内屏蔽框架和外屏蔽框架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的内部;/n所述运动组件为驱动所述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产生相对位移的装置;/n所述内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方向设置多排针孔,并且同一排的针孔沿所述内屏蔽筒周向分布,多排所述针孔的孔径各不相同和孔间距各不相同;/n所述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设置至少一排通光孔,并且同一排的通光孔沿所述外屏蔽筒周向分布,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内屏蔽筒的针孔通过相对运动来轮换遮挡和透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屏蔽组件、内屏蔽组件和运动组件;
所述外屏蔽组件包括外屏蔽筒和外屏蔽框架,所述内屏蔽组件包括内屏蔽筒和内屏蔽框架,所述内屏蔽筒通过内屏蔽框架和外屏蔽框架套装于所述外屏蔽筒的内部;
所述运动组件为驱动所述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产生相对位移的装置;
所述内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方向设置多排针孔,并且同一排的针孔沿所述内屏蔽筒周向分布,多排所述针孔的孔径各不相同和孔间距各不相同;
所述外屏蔽筒沿自身中心轴设置至少一排通光孔,并且同一排的通光孔沿所述外屏蔽筒周向分布,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内屏蔽筒的针孔通过相对运动来轮换遮挡和透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筒和所述外屏蔽框架连接;所述内屏蔽筒和所述内屏蔽框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自转换的多针孔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民陈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原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