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5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包括:存料漏斗、理料组件和外壳;存料漏斗安装在外壳左侧外壁上;采血管样本能够基于重力作用从存料漏斗运动至推料工作区,驱动组件驱动推料组件对采血管样本进行推料工作,采血管样本被一个一个地输出进入下一个任务区,当采集有大量的采血管样本后,本方案提供的板式自动理料装置进行将采血管样本整理后逐一地输出至传输链,代替目前的人工理料,杜绝样本管丢失及破损,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也减小了生物污染的风险。也减小了生物污染的风险。也减小了生物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医疗卫生临床检验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体外诊断检测仪器飞速发展,实现整个体外诊断以及样本存储的自动化流程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比如采血管在存储冰箱或冷库中的自动化理料过程。目前在医护人员采集到采血管后,由专门运送血液样本的人员将已采集的血液样本人工送至医学检验科或是送至医用冰箱、冰柜、保鲜柜中;当有大量样本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样本一个一个整理好存放入库,不仅工作量大,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还会给样本造成生物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包括:存料漏斗、理料组件和外壳;存料漏斗安装在外壳左侧外壁上;
[0005]所述理料组件包括:承载板、驱动组件、推料组件、固定支撑板组件;
[0006]固定支撑板组件中的第一固定支撑板、第二固定支撑板和第三固定支撑板呈阶梯状错位固定在外壳左右两侧内壁上;
[000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固定板、电机和传送带装置;驱动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支撑板组件底部,驱动固定板与固定支撑板组件平行,传送带装置安装在驱动固定板上,电机垂直穿过驱动固定板与传送带装置连接,电机驱动传送带装置运动;
[0008]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推料板、第二推料板、第三推料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板底部与传送带装置连接,第三推料板连接在连接板前端,第二推料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第一推料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传送带装置带动连接板上下滑动,第一推料板在第一固定支撑板正面上滑动;第二推料板在第二固定支撑板正面上滑动,第三推料板在第三固定支撑板正面上滑动;
[0009]承载板从外壳前侧向下倾斜安装,承载板与第一推料板正面接触,承载板与第一固定支撑板构成推料工作区;
[0010]存料漏斗与外壳安装处设进料洞口。
[0011]本方案工作原理:将大量的采血管样本放在存料漏斗内,采血管样本能够基于重力作用运动至推料工作区,驱动组件驱动推料组件对采血管样本进行推料工作,采血管样本被一个一个地输出进入下一个任务区,当采集有大量的采血管样本后,就可以通过本方案提供的板式自动理料装置进行将采血管样本整理后一个一个地输出至传输链,代替目前的人工理料,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也减小了生物污染的风险。
[0012]存料漏斗内的采血管样本通过进料洞口进入推料工作区,堆积在承载板上,电机
带动传送带装置转动沿驱动固定板所在平面水平方向上下转动,连接板与传送带装置同步运动;
[0013]当连接板向上运动时,第一推料板顶端推着一个或两个采血管样本沿第一固定支撑板正面向上运动,第一推料板将采血管样本推送至第一固定支撑板顶部;第二推料板顶端推动采血管样本沿第二固定支撑板正面向上运动,第二推料板将采血管样本推送至第二固定支撑板顶部;第三推料板顶端推动采血管样本沿第三固定支撑板正面向上运动,第三推料板将采血管样本推送至第三固定支撑板顶部。
[0014]连接板向下运动,第三推料板沿第三固定支撑板向下回到原点,第二推料板顶端的采血管样本移动到第三推料板顶端;第二推料板沿第二固定支撑板向下回到原点,第一固定支撑板顶端的采血管样本移动到第二推料板顶端;第一推料板沿第一固定支撑板正面向下回到原点,新的采血管样本滑在第一推料板顶端进行下一次推料运动。
[0015]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进料洞口为六边形,存料漏斗最底端与进料洞口的最底面重合。
[0016]保证存料漏斗中的采血管样本都可以进入到推料工作区。
[0017]进一步优化方案为,第一连接件厚度大于第二连接件。
[0018]第一推料板、第二推料板和第三推料板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三推料板直接安装于连接板上,第二连接件使第二推料板在第二个平面;厚度大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件使得第一推料板在最上层的平面。
[0019]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出料板和阻挡板;出料板与第三固定支撑板底面呈锐角连接,阻挡板垂直安装在外壳左右两侧顶。
[0020]到达第三固定支撑板顶部的采血管样本沿出料板向下运动输出,出料板限制采血管样本的通道范围。
[0021]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存料漏斗包括:漏斗体、入料抽屉和抽屉承接件,入料抽屉通过抽屉承接件安装在漏斗体的正面顶端,入料抽屉在抽屉承接件上打开和关闭。
[0022]入料抽屉和抽屉承接件底部都向下倾斜,入料抽屉打开后,入料抽屉底部刚好衔接在抽屉承接件底部,采血管样本沿入料抽屉底部滑入抽屉承接件底部最后进入漏斗体内。
[0023]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推料工作区检测是否有采血管样本。
[0024]检测装置安装在推料工作区检测是否有采血管样本,有采血管样本时驱动组件就会一直驱动推料组件来回推料,保证理料的时效性,同时也保证了所有的采血管样本都运送出去。
[0025]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承载板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夹角呈锐角。
[0026]承载板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夹角呈锐角,保证了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承载板上的采血管样本都向第一推料板顶端移动参与推料动作。
[0027]进一步优化方案为,第一推料板长度长于第一固定支撑板、第二推料板长度长于第二固定支撑板、第三推料板长度长于第三固定支撑板,第一推料板、第二推料板、第三推料板和固定支撑板组件的厚度大于采血管外径。
[002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采血管样本能够基于重力作用从存料漏斗运动至推料工作区,驱动组件驱动推料组件对采血管样本进行推料工作,采血管样本被一个一个地输出进入下一个任务区,当采集有大量的采血管样本后,本方案提供的板式自动理料装置进行将采血管样本整理后逐一地输出至传输链,代替目前的人工理料,杜绝样本管丢失及破损,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也减小了生物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31]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33]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
[0034]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
[0035]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部件名称:
[0036]1‑
存料漏斗,11

漏斗体,12

入料抽屉,13

抽屉承接件,21

承载板,3

外壳,31

进料洞口,41

驱动固定板,42

电机,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采血管板式自动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漏斗(1)、理料组件和外壳(3);存料漏斗(1)安装在外壳(3)左侧外壁上;所述理料组件包括:承载板(21)、驱动组件、推料组件、固定支撑板组件;固定支撑板组件中的第一固定支撑板(61)、第二固定支撑板(62)和第三固定支撑板(63)呈阶梯状错位固定在外壳(3)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固定板(41)、电机(42)和传送带装置(43);驱动固定板(41)安装在固定支撑板组件底部,驱动固定板(41)与固定支撑板组件平行,传送带装置(43)安装在驱动固定板(41)上,电机(42)垂直穿过驱动固定板(41)与传送带装置(43)连接,电机(42)驱动传送带装置(43)运动;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连接板(51)、第一推料板(52)、第二推料板(53)、第三推料板(54)、第一连接件(55)和第二连接件(56),连接板(51)底部与传送带装置(43)连接,第三推料板(54)连接在连接板(51)前端,第二推料板(53)通过第二连接件(56)与连接板(51)连接,第一推料板(52)通过第一连接件(55)与连接板(51)连接;传送带装置(43)带动连接板(51)上下滑动,第一推料板(52)在第一固定支撑板(61)正面上滑动;第二推料板(53)在第二固定支撑板(62)正面上滑动,第三推料板(54)在第三固定支撑板(63)正面上滑动;承载板(21)从外壳(3)前侧向下倾斜安装,承载板(21)与第一推料板(52)正面接触,承载板(21)与第一固定支撑板(61)构成推料工作区;存料漏斗(1)与外壳(3)安装处设进料洞口(31)。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智肖路伟杨加兴曹宝龙龙城林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