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位辅助抓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43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位辅助抓手,包括夹持部、卷扬机、套筒、伸缩筒、转动电机、丝杆、丝母,卷扬机与伸缩筒固定连接,卷扬机用于驱动钢绳的放线、收线,钢绳端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夹持部与套筒固定连接,伸缩筒与套筒滑动连接,夹持部为C形框架,C形框架上固定有丝母,设置在套筒内的转动电机与丝杆连接,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与丝母螺纹连接,丝杆在转动电机的驱动下可与夹持部接触形成封闭的框架。优点是:结构合理,易于操作,降低了护理人员负担,提高了家庭护理的护理质量。卧床、术后或下肢瘫痪病人在无人陪护的状态下可自行做起或更换卧位,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位辅助抓手


[0001]本技术属于护理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换位辅助抓手。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骨科术后、腿部外伤恢复初期、下肢瘫痪以及部分老年卧床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经常左右翻身变换体位可以有效避免褥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长期卧床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也可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防止功能退化。
[0003]近年来随着人口高速老龄化,因年龄及疾病原因导致手术以及卧床病人逐年增多。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说明针对老年人配套的相关辅助设施的需求量逐年提高。在护理人员严重缺失的社会现状,术后及卧床病人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对于部分手术后、老年卧床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坐起困难者,多数由人力进行翻身或协助更换卧位,且卧床病人通常1

2小时需要更换卧位一次。这需要有人时刻陪伴在病人身旁,如住院病人遇到家属临时外出,病人有更换卧位的需求无法得到实现。同样这对家庭护理也增加了负担。另外如护理人员的力量使用不当还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位辅助抓手,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家庭护理的负担,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换位辅助抓手,包括夹持部、卷扬机、套筒、伸缩筒、转动电机、丝杆、丝母,卷扬机与伸缩筒固定连接,卷扬机用于驱动钢绳的放线、收线,钢绳端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夹持部与套筒固定连接,伸缩筒与套筒滑动连接,夹持部为C形框架,C形框架上固定有丝母,设置在套筒内的转动电机与丝杆连接,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与丝母螺纹连接,丝杆在转动电机的驱动下可与夹持部接触形成封闭的框架。
[0008]还包括定位杆、弹簧,定位杆与套筒通过弹簧连接,套筒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孔,定位杆一端与伸缩筒活动连接,并可伸出伸缩筒,另一端可伸出限位孔。
[0009]所述的伸缩筒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所述的伸缩筒与套筒同轴设置,伸缩筒设置在套筒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换位辅助抓手结构合理,易于操作,降低了护理人员负担,提高了家庭护理的护理质量。卧床、术后或下肢瘫痪病人在无人陪护的状态下可自行做起或更换卧位,方便操作;通过夹持部可将辅助抓手钩挂在床尾,通过转动电机驱动形成封闭结构,将夹持部与床尾连接。病患可自行控制卷扬机收线,套筒、伸缩筒的相对位置缩短,带动病患上肢向床尾靠近,进而实现坐起。若将夹持部钩挂在床侧,则可实现侧翻动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疾
病恢复。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中:1

夹持部 2

套筒 3

伸缩筒 4

卷扬机 5

钢绳 6

把手 7

转动电机 8

丝母 9

丝杆 10

定位杆 11

限位孔 12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17]见图1,一种换位辅助抓手,包括夹持部1、卷扬机4、套筒2、伸缩筒3、转动电机7、丝杆9、丝母8,卷扬机4与伸缩筒3固定连接,卷扬机4用于驱动钢绳5的放线、收线,钢绳5端部与夹持部1固定连接,夹持部1与套筒2固定连接,伸缩筒3与套筒2滑动连接,二者可通过滑道实现滑动连接,夹持部1为C形框架,C形框架上固定有丝母8,设置在套筒2内的转动电机7与丝杆9连接,并驱动丝杆9转动,丝杆9与丝母8螺纹连接,丝杆9在转动电机7的驱动下可与夹持部1接触形成封闭的框架,使用时可先将夹持部1钩挂在床尾或床侧的栏杆上,然后再启动转动电机7驱动丝杆9旋转,并将夹持部1封闭,防止辅助抓手脱离。伸缩筒3与套筒2同轴设置,伸缩筒3设置在套筒2内。伸缩筒3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6,方便病患握持。卷扬机4和转动电机7均采用可充电电机。
[0018]见图2,换位辅助抓手还包括定位杆10、弹簧12,定位杆10与套筒2通过弹簧12连接,套筒2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孔11,定位杆10一端与伸缩筒3活动连接,并可伸出伸缩筒3,另一端可伸出限位孔11。若换位辅助抓手不需要调节长度,则在伸缩筒3靠近夹持部1,且定位杆10另一端到达限位孔11处时,卷扬机4停止,按动定位杆10,使定位杆10另一端伸出套筒2,实现固定套筒2与伸缩筒3相对位置的目的,换位辅助抓手定尺。
[0019]本技术结构合理,易于操作,降低了护理人员负担,提高了家庭护理的护理质量。卧床、术后或下肢瘫痪病人在无人陪护的状态下可自行做起或更换卧位,方便操作;通过夹持部1可将辅助抓手钩挂在床尾,通过转动电机7驱动形成封闭结构,将夹持部1与床尾连接。病患可自行控制卷扬机4收线,套筒2、伸缩筒3的相对位置缩短,带动病患上肢向床尾靠近,进而实现坐起。若将夹持部1钩挂在床侧,则可实现侧翻动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疾病恢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位辅助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卷扬机、套筒、伸缩筒、转动电机、丝杆、丝母,卷扬机与伸缩筒固定连接,卷扬机用于驱动钢绳的放线、收线,钢绳端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夹持部与套筒固定连接,伸缩筒与套筒滑动连接,夹持部为C形框架,C形框架上固定有丝母,设置在套筒内的转动电机与丝杆连接,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与丝母螺纹连接,丝杆在转动电机的驱动下可与夹持部接触形成封闭的框架。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雯李红陈硕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