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28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7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包括灯柱、安装在灯柱上的灯架,还包括设置在灯架上的灯泡和灯罩,所述灯罩铰接在所述灯架上,灯罩设置在所述灯泡的上方,所述灯罩连接有驱动其绕灯架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灯架设置有两个,每个灯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灯罩,两个灯架在所述灯柱的顶部相对设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灯柱顶部的安装箱,还包括在安装箱上转动连接的驱动轴,还包括在驱动轴上同轴固定的线盘,还包括在线盘上盘绕的拉绳,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的灯罩上,驱动轴连接有能够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本申请具有能够调整灯罩与灯泡之间相对位置以改变灯罩的聚光能力的效果。罩的聚光能力的效果。罩的聚光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照明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在夜间需要采用照明系统对路面进行照明,以便于行人和车辆在夜间出行,在照明系统中,路灯是直接将路面照亮的装置,而照明系统通常还包括对路灯进行控制的各种控制装置。
[000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36395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LED道路照明灯具,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与地面固定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灯杆, 灯杆的顶部设置有灯头,灯头包括左灯头和右灯头,左灯头和右灯头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灯头和右灯头均包括灯罩和设置在灯罩内的灯板。该LED道路照明灯解决了路灯的照亮范围小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其灯罩和灯板的相对位置无法进行调整,从而无法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对灯罩的聚光效果进行调节,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调整灯罩与灯泡之间的相对位置,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包括灯柱、安装在灯柱上的灯架,还包括设置在灯架上的灯泡和灯罩,所述灯罩铰接在所述灯架上,灯罩设置在所述灯泡的上方,所述灯罩连接有驱动其绕灯架转动的动力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动力机构对灯罩进行驱动,使灯罩绕灯架做相对转动,由于灯泡安装在灯架上,因此灯罩转动即能够与灯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当灯罩与灯泡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后,灯罩的聚光效果会发生改变。
[0009]可选的,所述灯架设置有两个,每个灯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灯罩,两个灯架在所述灯柱的顶部相对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灯架能够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对道路进行照亮,使装置能够适用于安装在道路正中间的情况。
[0011]可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灯柱顶部的安装箱,还包括在安装箱上转动连接的驱动轴,还包括在驱动轴上同轴固定的线盘,还包括在线盘上盘绕的拉绳,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的灯罩上,驱动轴连接有能够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驱动轴转动能够带动驱动轴上的放线盘转动,由于拉绳盘绕在放线盘上,因此线盘转动能够迫使拉绳从线盘上放开或者盘绕在线盘上,使拉绳的端部能够对灯罩进行拉动或者将灯罩放开,进而实现带动灯罩进行转动的功能。
[0013]可选的,所述灯罩包括两个侧面和一个顶面,顶面为弯曲的弧形板并固定在两个侧板的边缘处,顶面的凹面朝下设置,顶面设置在所述灯架的上方;所述灯罩的两个侧面之
间固定设置有铰接轴,所述灯架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轴穿设在铰接孔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罩设置在灯架的上方能够对灯架起到防护作用,而灯罩的顶面采用弧形板能够对雨水起到引流的作用,避免灯架上的灯泡受到雨淋,此外,铰接轴实现了将灯罩转动连接在灯架上的功能。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固定在所述安装箱内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能够使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由于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轴同轴固定,因此电机启动能够实现对驱动轴的驱动。
[0017]可选的,所述铰接轴上穿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灯罩上,另一端固定在铰接轴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动机使线盘上的拉绳放开后,扭簧能够为灯罩施加作用力,从而能够使灯罩向靠近灯泡的方向转动的更加迅速和顺利。
[0019]可选的,所述灯架与所述灯柱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灯柱上,另一端固定在灯架的杆身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能够为灯架提供支持力,使灯架具有两个支点,从而提高灯架的稳定性。
[0021]可选的,所述灯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缓冲灯罩与灯架之间冲击的缓冲垫。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灯罩向灯泡的方向转动并与灯架相抵接时,灯罩能够受到缓冲垫的缓冲,从而减小灯罩与灯架之间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灯柱;2、灯架;21、灯座;22、铰接孔;23、缓冲垫;3、灯泡;4、灯罩;41、侧面;42、顶面;43、铰接轴;44、扭簧;51、安装箱;52、电机;53、驱动轴;54、线盘;55、拉绳;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参照图1和图2,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包括立设在地面上灯柱1,还包括安装在灯柱1上的灯架2,以及设置在灯架2上的灯泡3和灯罩4,其中,灯柱1为圆柱形杆,灯架2设置有两个,灯架2为截面呈圆形的弧形杆,灯架2的一端固定在灯柱1靠近上端的位置处,两个灯架2在灯柱1的顶部相对设置,每个灯架2上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灯泡3的灯座21,灯泡3与灯座21可拆卸固定连接。
[0029]参照图1和图2,灯罩4为壳状结构,灯罩4包括两个侧面41和一个顶面42,侧面41为弓形的平板,顶面42为弯曲的弧形板,顶面42固定在两个侧板的边缘处,两个侧面41之间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铰接轴43,灯架2上开设有铰接孔22,铰接轴43穿设在铰接孔22内使灯罩4能够绕灯架2转动,灯罩4的顶面42设置在灯架2的上方且凹面朝下设置,灯罩4能够
对灯架2起到遮挡作用,避免灯泡3淋雨,同时起到聚光的功能。
[0030]参照图1和图3,为了对灯罩4的位置进行调整,在灯柱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箱51,安装箱51为长方体空腔壳状结构,安装箱51内固定设置有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驱动轴53,驱动轴53与安装箱51转动连接,驱动轴53穿过安装箱51伸到安装箱51外,驱动轴53上同轴固定有线盘54,线盘54为圆柱体结构,线盘54上设置有拉绳55,拉绳55在线盘54上盘绕多周,拉绳5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灯罩4的顶面42上,启动电机52能够带动线盘54转动,从而使拉绳55的端部拉动灯罩4绕铰接轴43转动,以改变灯罩4与灯泡3的相对位置,实现改变灯罩4的聚光效果的功能。
[0031]参照图1和图2,当灯罩4向靠近灯泡3的位置转动时,为了使灯罩4转动的更加顺利,在铰接轴43上套设有扭簧44,扭簧44的一端固定在铰接轴43上,另一端固定在灯罩4上,启动电动机使线盘54上的拉绳55放开后,扭簧44能够为灯罩4施加作用力,从而能够使灯罩4向靠近灯泡3的方向转动的更加迅速和顺利。
[0032]参照图1和图2,每个灯架2和灯柱1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倾斜设置,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在灯柱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包括灯柱(1)、安装在灯柱(1)上的灯架(2),还包括设置在灯架(2)上的灯泡(3)和灯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4)铰接在所述灯架(2)上,灯罩(4)设置在所述灯泡(3)的上方,所述灯罩(4)连接有驱动其绕灯架(2)转动的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2)设置有两个,每个灯架(2)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灯罩(4),两个灯架(2)在所述灯柱(1)的顶部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灯柱(1)顶部的安装箱(51),还包括在安装箱(51)上转动连接的驱动轴(53),还包括在驱动轴(53)上同轴固定的线盘(54),还包括在线盘(54)上盘绕的拉绳(55),拉绳(5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的灯罩(4)上,驱动轴(53)连接有能够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4)包括两个侧面(41)和一个顶面(42),顶面(42)为弯曲的弧形板并固定在两个侧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孟德亮赵作强杜峰侯丹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