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在能专利>正文

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00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属于交通安全设施。主要由控制中心、风气传感电路、密码模块、液晶显示屏、电子开关、执行机构、断电器以及声、光报警电路等组成。控制中心由IC1(Atmega48V)单片机担任,系贴片元件,共32脚,其中19脚接酒敏传感器Q1的B极,23脚接电子开关IC3的5脚,24脚经过二极管D10接三极管V2的基极,25脚经过二极管D3接三极管V3的基极,27脚接密码模块输出端,执行机构为继电器“K1”、“K2”,以之来控制点火开关的通断、汽车喇叭报警等。因此,只有在驾驶人员未喝酒并且输入正确的密码,同时还必须对准传感器“吹口气”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车辆方可正常发动与行驶,这就有效地起到了限制酒后开车、疲劳驾车以及车辆防盗、防抢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交通安全设施,是一种能够有效地限制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杜绝由此所引发交通事故、以及防止车辆被盗、被抢的装置。
技术介绍
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据交通管理部门不完全统计,因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40%,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千万个受害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幸。鉴此,交通法规早已明确规定“严禁酒后开车”和“疲劳驾驶”。虽然有章可循,然而仍有一些驾驶人员往往抱有侥幸心理,置个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逞一时之兴、恣意酒后和疲劳驾驶车辆,所以交通事故还是频频发生。鉴于此情,本专利技术“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就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限制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车辆防盗、防抢的控制器,它是安装在驾驶室的适当部位,能够有效地杜绝由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由直流稳压电路、控制中心、风气传感电路、密码模块、液晶显示屏、电子开关、执行机构、断电器以及声光报警电路等组成。直流稳压源由IC2、C1、C2担任,控制中心由Atmega48V单片机等组成,系贴片元件,共32脚,其中3、5、21脚接地,4、6、18、20脚接+5V电源,19脚接酒敏传感信号的输出端,23脚接二极管D4正端,D4负端接电子开关IC3的5脚,24脚通过二极管D10接三极管V2的基极,25脚接D3的正极,D3的负极接二极管D5负端和R8的一端,26脚经R5、二极管D11与三极管V2的基极相联,27脚接密码模块的输出端和R4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地。28脚接三极管V1的基极,V1的集电极C接+5V电源,发射极接酒敏传感器Q1的A极和风动开关K的进端,29脚空,30、31、32、1、(3、5)、(4、6)脚接液晶显示屏,7-17脚备用;风气传感电路系由酒敏传感器Q1、微调电位器W1、热敏电阻Rt以及风动开关K等组成,Q1的A极接+5V电源,B极与W1和Rt串联后接地,其B点为检测信号输出端。密码模块共有两个电极,其中1为进端,接+5V电源,2为输出端,接IC1的27脚。当输入正确的密码时,则2脚输出低电平,输入错误密码时,则2脚输出高电平;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为0.8888mg/L,其0.mg/L为一笔,8为7笔,背光源为发光管式,带动1621驱动;电子开关由IC3担任,IC3的1脚接+12V电源,(2、3)脚接继电器K2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和R9的一端,R9的另一端与D8的正极相联,二极管D8的负极、D9的正端IC3的4脚、以及K2的另一端均与地相接。执行机构由继电器K1、K2担任,K1的常闭触点串接在汽车点火开关中,K2的常开触点并接在汽车喇叭开关上。断电器由单向可控硅VK1、C3、R2、R3组成,VK1的阳极接风动开关K的输出点,K的输入端接传感器Q1的A极,VK1的阴极接二极管D5的正端,二极管D5的负端经R8接三极管V3的基极,VK1的控制极接R2的一端和C3的负端,R2的另一端和C3的正端接+5V电源。声光报警器由R7、D6、R9、D8以及R6、蜂鸣器F担任,其中F为声报警,F的正端经R6接+12V电源,F的负端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C,V2的发射极E接地,发光管D6为切断点火开关指示灯,发光管D8为酒敏报警指示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利用单片机Atmega48v通过编程设计实现其功能,所以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性能稳定可靠。2、该产品设有特制的传感器,当车辆驾驶人员发动车辆时,首先必须对准传感器“吹口气”和输入正确的密码,汽车方可发动,“吹气”实际上就是对驾驶人员是否饮酒进行一次高精度的自检,当检测到吹气中的酒精浓度达0.0909mg/L时为“饮酒”驾车,达到0.3636mg/L时为“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则汽车高音喇叭将分别发出断续或连续的声光报警信号,令执勤交警能够及时判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将交通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3、该产品对于判定车辆驾驶人员是否饮酒?是饮酒驾车还是醉酒驾车,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直观,因此起到了酒精检测仪的功效。4、该产品是安装在驾驶室,随车进行跟踪检测,故而消除了驾驶人员途中就餐饮酒、酒后驾车所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5、该产品对于车辆驾驶人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时,完全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停车,即不会造成交通阻塞,也不增加执法交警的劳动强度。6、因酒敏传感器需特有的预热时间,所以控制中心IC1设定50秒钟的倒计时功能,只有经过50秒钟后方可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检测。而车辆驾驶人员只要“吹口气”就可发车行驶,如吹气中含有酒精气体时,则无法测出。为弥补这一不足,所以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分两路输出,一路送控制中心IC1的19脚,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2和微调电阻W2直接加到IC3的5脚上,令执行器K2能立即工作。7、该控制器每次启动只工作30分钟,30分钟后将会自动退出其工作状态,这不但消除了途中的各类干扰,而且还可延长其设备的使用寿命。8、驾驶人员每连续驾驶3小时,其控制中心IC1的24脚即输出一次历时60秒钟的提示信号,以警示司机不要疲劳驾车。9、“密码模块”输出信号,只有在发动汽车时有效,发动后即可乱码,所以停车再发动必须重新输码,这就有效地起到车辆防盗、防抢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控制中心、直流稳压电路、风气传感器电路、密码模块、液晶显示屏、电子开关、执行机构、断电器、以及声光报警电路组成。其中控制中心由IC1单片机(Atmega48V)担任,系贴片元件,共32脚,其中3、5、21脚接地,4、6、18、20脚接+5V电源,19脚接酒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23脚接二极管D4的正端,D4的负端接电子开关IC3的5脚。24脚经过二极管D10与三极管V2的基极相联,27脚接密码模块的输出端,28脚接三极管V1的基极,V1的集电极接+5V电源,发射极接酒敏传感器Q1的A极和风动开关的进线端,29脚备用,30、31、32、1、(3、5)、(4、6)脚接液晶显示屏,7~17脚备用,风气传感电路系由酒敏传感器Q1、微调电阻W1、热敏电阻Rt以及风动开关等组成,传感器Q1的A极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风动开关K的进端,Q1的B极串联W1、Rt后接地,并与控制中心IC1的19脚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接。本“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与汽车共用一个电源即12V或24V。发动车辆时,首先必须给“密码模块”输入正确的密码,此时密码模块2脚输出低电平,即IC1的27脚为低电平。开启司位子,控制中心IC1的4、6、18、20脚接通+5V电源,则IC1的28脚输出高电平,所以V1导通,将+5V电源加到酒敏传感器Q1的A极和风动开关(常闭)进端,此时传感器开始预热,处于待测状态,液显屏开始倒计时50秒,风动开关将+5V电源送至可控硅VK1的阳极,由于C3、R2为VK1的触发极提供触发信号,所以VK1导通,从而将+5V电源通过二极管D5、R8加到三极管V3的基极,令其导通,则K1吸合,常闭触点K1-1断开,截断点电火开关,汽车无法发动,如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由直流稳压电路、控制中心、风气传感电路、密码模块、液晶显示屏、电子开关、断电器、执行机构以及声、光报警电路等组成。控制中心IC1由单片机Atmega48V担任,系贴片元件,共32脚,风气传感电路由酒敏传感器Q1、微调电阻W1、热敏电阻Rt和风动开关K组成,它们同装于传感器外壳内,内设起报警延时作用的储气室,尾部设有气孔,以利气体流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在能
申请(专利权)人:刘在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