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90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两个壳体。其中一个壳体用作第一壳体,并具有垂直引导垂直延伸的缆线的引导槽。该第一壳体还具有翼,该翼覆盖所述引导槽的一侧但除了垂直延伸的狭缝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电子设备,其具有两个壳体,这两个壳体可通过铰链部彼此连接并可相对于彼此打开和闭合。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性能的增加,布置在装置中的缆线数量也增加了。另外,由于壳体密集封装有许多构件,因此减少了这种计算机的尺寸和重量的趋势使得壳体中布置缆线可用的空间非常小。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通常由其上具有键盘的主单元、和其上具有显示屏的显示单元构成。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构造成使得主单元和显示单元通过铰链部彼此连接,从而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打开和闭合。通常,这样构成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采用在铰链部内部延伸的布线路径,以布置跨过主单元和显示单元延伸的缆线。通常并不采用在铰链部外部延伸的布线路径,这是因为使用这种外部路径非常难以组装包括布线的装置。然而,当壳体密集封装有多个构件时,根据电路构件的布局会不可避免地使用这种外部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如何采用在铰链部外部延伸的布线路径而不会降低组装性能的问题。日本专利特开平6-181393号公报、9-55592号公报、9-146668号公报和特开2002-112430号公报提出了各种关于布线的思想。然而,这些公开都没有提及在采用于铰链部外部延伸的布线路径的情况下的构思。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两个壳体,这两个壳体通过铰链部彼此连接并可相对于彼此打开和闭合,这允许沿着在铰链部外部延伸的布线路径布置缆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两个壳体,这两个壳体通过铰链部彼此连接并可相对于彼此打开/闭合,该电子设备包括缆线,其在所述铰链部的外部延伸的同时连接相应两个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两个壳体中的一个用作第一壳体,并且具有垂直延伸以垂直引导所述缆线的引导槽、以及覆盖所述引导槽的一侧的除了垂直延伸的狭缝之外的翼。因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具有翼,所以可以防止缆线从引导槽脱落并保持缆线处于正确的布线路径,这使得总体装配性能高而不会使缆线布线阶段的组装性能劣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地,所述狭缝的宽度等于所述缆线的直径。该附加特征使得可以从所述侧将缆线插入引导槽中,并防止插入的缆线从引导槽脱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地,所述缆线在所述两个壳体中的另一用作第二壳体的壳体内横向延伸,并由于被所述引导槽接收和引导而形成弯曲部,并且所述翼覆盖所述引导槽的所述侧的一部分,该部分形成在所述缆线的弯曲部的外侧,而所述狭缝形成在所述缆线的弯曲部的内侧。该附加特征使得可利用趋于线性延伸的缆线的刚性,进一步确保防止插入引导槽中的缆线脱落。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外表面,其限定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引导槽的周边区域,并且下陷的深度低于在该周边区域周围的表面;和盖,其覆盖所述周边区域并具有等于所述深度的厚度。通过采用该结构,所述盖的存在在覆盖缆线的同时完全防止了缆线从引导槽脱落,并且使得缆线从外部不可见,这在设计上是优异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优选地包括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布置在所述周边区域内靠近所述引导槽的位置处,并且适于与外部元件双向传送信号,其中,所述盖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所述盖可以为所述连接器提供这种开口。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在其中的电路板、以及当将该电子设备放在桌面上时面对着桌面的底部,并且所述缆线与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的电路的连接器连接,该表面处于所述底部侧。通过采用该结构,可以将缆线容易地连接到安装在电路板底面上的电路上,该表面是第一壳体的底部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是内部结合有电路的主单元的壳体,所述两个壳体中的另一用作第二壳体的壳体是显示单元的壳体,并且其内结合有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所述缆线将该天线连接至所述主单元的电路。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具有两个通过铰链部彼此连接并可相对于彼此打开/闭合的壳体的电子设备中,在保持高组装性能的同时,可以沿着在铰链部外部延伸的布线路径布置缆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处于打开位置的显示单元的视图;图2是表示处于闭合位置的显示单元的视图;图3是笔记本式PC主单元的布置有触摸板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当从背面看时,图3所示的元件(A)至(D)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其中触笔与触摸板接触的状态的视图;图6是表示数字化器与触摸板之间在控制方面的关系的视图;图7是表示数字化器与触摸板之间在控制方面的关系的另一视图;图8是表示数字化器与触摸板之间在控制方面的关系的另一视图;图9是表示用于避免数字化器进行的检测与触摸板进行的检测之间的冲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主单元后端面的角部的立体图,该角部位于铰链部侧; 图11是支撑配件的立体图;图12是在除去支撑配件的情况下图10所示的同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3是当从斜上方看时在其上安装有支撑配件的情况下,图10所示的同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主单元右侧面(flank)的一个角部的立体图,该角部位于铰链部侧并且还在图1中示出;图15是支撑配件的立体图;图16是在除去了图15所示的支撑配件的情况下,图14所示的同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7是在其上安装有支撑配件的情况下,图14和图16所示的同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8是表示主单元底面的一部分的视图;图19是表示设在底面上的盖的内表面的视图;图20是表示在除去盖的情况下,图18所示的同一部分的视图;图21是表示硬盘组件的视图;图22是表示硬盘组件的视图,其中分开示出了硬盘驱动器和支撑配件;图23是表示在除去了盖并且正移动硬盘组件以将其除去的情况下,用于容纳硬盘组件的部分的内部的视图;图24是表示当从主单元的底部看时,主单元后端面的角部的立体图,该角部处于铰链部侧;图25表示仅图24所示的盖的视图;图26是表示在除去图24所示的盖的情况下内部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27是表示在除去显示屏的情况下,显示屏背面所面对的显示单元的内表面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外观图1和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式PC”)10的立体图。图1和图2分别表示显示单元30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笔记本式PC 10。笔记本式PC 10由主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组成。设置铰链部40以支撑显示单元30,从而显示单元30可以相对于主单元20打开和闭合。主单元20包括基本箱形壳体,该壳体配备有电源按钮201、功能按钮202、键盘203、触摸板204、用于触摸板204的左击按钮205和右击按钮206、指纹传感器207等。在主单元20的前端面上布置有无线LAN转换器208、扬声器连接端子209、麦克风连接端子210等。触摸板204的背部叠置有后面将详细描述的数字化器。另外,在主单元20的右侧面上布置有DC电源连接端子211、三个USB连接器212、供各种介质(SD卡(TM)、xD卡(TM)等)可移除地插入其中的介质槽213、供PC卡可移除地插入其中的PC卡槽214、IEEE1394连接器215等。尽管图中未示出,主单元20包括内置母板,其上安装有CPU和各种构件。母板的尺寸与键盘203基本上相同,并布置在键盘203下方。相应地,触摸板204及其背部上的数字化器定位在主单元20的所谓的掌支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两个壳体,这两个壳体通过铰链部彼此连接并可相对于彼此打开和闭合,该电子设备包括:缆线,其在所述铰链部的外部延伸的同时连接相应两个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两个壳体中的一个用作第一壳体,并且具有垂直延伸以垂直引 导所述缆线的引导槽、以及覆盖所述引导槽的一侧的除了垂直延伸的狭缝之外的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开悟立神一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