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60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湿化瓶,所述湿化瓶顶部穿入有进液管,进液管于湿化瓶内侧的出液口为漏斗状,所述漏斗状出液口的开口朝向下方,漏斗状出液口的侧面自上而下对称的开设有两条限位槽;所述漏斗状出液口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为圆锥形,活塞底部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轴,两个限位轴一一对应插入两条限位槽内,能够沿两条限位槽上下移动;所述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利用活塞和浮球的配合实现进液口的自动补液,相较于手动添加湿化液或是更换一次性湿化瓶,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护士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气疗法是呼吸科疾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氧气疗法需要经过湿化瓶进行湿化处理,湿化瓶内的需要装入一定量的湿化液。在湿化过程中湿化液不断消耗。大流量用氧时,湿化液消耗快,湿化液减少到一定量时将起不到湿化作用,需要及时手动添加湿化液,如果是一次性的湿化瓶需要及时更换。添加湿化液或更换湿化瓶时需要关闭氧流量表,中断患者吸氧,并且手动添加湿化液增加人力资源消耗,而且一次性的湿化瓶更换也将增加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利用活塞和浮球的配合实现进液口的自动补液,相较于手动添加湿化液或是更换一次性湿化瓶,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护士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湿化瓶;
[0005]所述湿化瓶顶部穿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于湿化瓶外侧的进液口连接储液袋,进液管于湿化瓶内侧的出液口为漏斗状,所述漏斗状出液口的开口朝向下方,漏斗状出液口的侧面自上而下对称的开设有两条限位槽;
[0006]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0007]所述漏斗状出液口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为圆锥形,活塞底部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轴,两个限位轴一一对应插入两条限位槽内,能够沿两条限位槽上下移动;
[0008]所述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
[0009]所述湿化瓶底部穿入有氧气进气管;
[0010]所述湿化瓶顶部设置有湿化氧气出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限位轴外端均带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连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直径大于限位槽的宽度。能够防止限位轴自限位槽内滑脱,保证了装置的稳定安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顶部金属尖角,中间橡胶段和尾部金属座;所述顶部金属尖角的尖端嵌置有滚珠,所述两个限位轴设置于尾部金属座两侧,当活塞塞紧密封出液口时,由中间橡胶段与出液口密封处挤压密封。当浮球随液体浮动,有时候浮球会运动到与活塞不在同一垂直线上时,这时候活塞的尖端就容易与漏斗状出液口内侧壁接触,若此时尖端为橡胶材质,则摩擦力会比较大,影响活塞运动。我们在活塞顶部设计为金属材质,并嵌置滚珠,能够较好的减少摩擦力,保证活塞在出液口内运动的平滑。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氧气进气管,所述氧气进气管于湿化瓶外侧的进气口连接供养装置,氧气进气管于湿化瓶内侧的出气口连接出气盘;所述出气盘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出气盘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气口。大大提高加湿液利用率,加湿效果更加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盘位于湿化瓶内侧底部,出气盘的直径为湿化瓶直径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使得氧气能够到达加湿液边缘部分,大大提高加湿液利用率。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袋上端设置有挂绳。能够将储液袋挂起来,方便使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氧气进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利用活塞和浮球的配合实现进液口的自动补液,氧气治疗过程中,湿化瓶内的液体将不断消耗,湿化瓶内的水位线将不断下降,当湿化瓶内液体下降时,浮力球随水位线液面下降,浮力球所连接的活塞将松开,湿化液补充口打开,连接的湿化液自动续液。续液至恒定水位线,浮力球推动活塞闭紧湿化液补充口,补液即停止。相较于手动添加湿化液或是更换一次性湿化瓶,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护士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氧气湿化装置中活塞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氧气湿化装置中活塞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氧气湿化装置中活塞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活塞连接浮球的示意图;
[0022]图5为储液袋连接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带出气盘的氧气湿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出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为湿化瓶,2为储液袋,3为挂绳,4为开关阀,5为湿化氧气出口,6为活塞,7为进液管,8为出液口,9为限位槽,10为连杆,11为浮球,12为氧气进气管,13为流量调节阀,14为出气盘,15为出气口,61为顶部金属尖角,62为滚珠,63为尾部金属座,64为限位轴,65为限位螺母,66为中间橡胶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2所示,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湿化瓶1。湿化瓶1顶部穿入有进液管7,进液管7于湿化瓶1外侧的进液口连接储液袋2,储液袋2上端设置有挂绳3。能够将储液袋挂起来,方便使用。如图5所示,进液管7于湿化瓶1内侧的出液口8为漏斗状,漏斗状出液口8的开口朝向下方,漏斗状出液口8的侧面自上而下对称的开设有两条限位槽9。进液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4。漏斗状出液口8内设置有活塞6,活塞6为圆锥形,活塞6底部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轴64,两个限位轴64一一对应插入两条限位槽9内,能够沿两条限位槽9上下移动。活塞6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11。湿化瓶1顶部设置有湿化氧气出口5。
[0028]如图4所示,活塞6包括顶部金属尖角61,中间橡胶段66和尾部金属座63。顶部金属尖角61的尖端嵌置有滚珠62,两个限位轴64设置于尾部金属座63两侧,当活塞6塞紧密封出液口8时,由中间橡胶段66与出液口密封处挤压密封。当浮球随液体浮动,有时候浮球会运动到与活塞不在同一垂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这时候活塞的尖端就容易与漏斗状出液口内侧壁接触,若此时尖端为橡胶材质,则摩擦力会比较大,影响活塞运动。我们在活塞顶部设
计为金属材质,并嵌置滚珠,能够较好的减少摩擦力,保证活塞在出液口内运动的平滑。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两个限位轴64外端均带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连接有限位螺母65,限位螺母65的直径大于限位槽9的宽度。能够防止限位轴自限位槽内滑脱,保证了装置的稳定安全。
[0029]如图6、7所示,湿化瓶1底部穿入有氧气进气管12。氧气进气管1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3,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氧气进气管12,氧气进气管12于湿化瓶1外侧的进气口连接供养装置,氧气进气管12于湿化瓶1内侧的出气口连接出气盘14。出气盘14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出气盘14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气口15。大大提高加湿液利用率,加湿效果更加好。
[00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出气盘14位于湿化瓶1内侧底部,出气盘14的直径为湿化瓶1直径的四分之三。使得氧气能够到达加湿液边缘部分,大大提高加湿液利用率。
[0031]该氧气湿化装置利用活塞和浮球的配合实现进液口的自动补液,氧气治疗过程中,湿化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化瓶(1);所述湿化瓶(1)顶部穿入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于湿化瓶(1)外侧的进液口连接储液袋(2),进液管(7)于湿化瓶(1)内侧的出液口(8)为漏斗状,所述漏斗状出液口(8)的开口朝向下方,漏斗状出液口(8)的侧面自上而下对称的开设有两条限位槽(9);所述进液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4);所述漏斗状出液口(8)内设置有活塞(6),所述活塞(6)为圆锥形,活塞(6)底部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轴(64),两个限位轴(64)一一对应插入两条限位槽(9)内,能够沿两条限位槽(9)上下移动;所述活塞(6)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11);所述湿化瓶(1)底部穿入有氧气进气管(12);所述湿化瓶(1)顶部设置有湿化氧气出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轴(64)外端均带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连接有限位螺母(65),限位螺母(65)的直径大于限位槽(9)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续液的氧气湿化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宏琴陈静吴俊王蓓邢小红宫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