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91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包括采样瓶体和采样瓶盖,采样瓶体包括进气部、收集部以及放置部,进气部与收集部之间的瓶体外侧设有用于与采样瓶盖连接的螺纹连接部,采样瓶盖套设在进气部外侧与螺纹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进气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采样瓶体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固定圈固定在进气部的顶部,过滤网固定圈包括固定部以及位于固定部下方的出气管,固定部上设有与出气管连通的连接孔,出气管底部与过滤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气旋进气风道全部位于采样瓶内,避免了因进风设备残留液体对采样液的污染;并且在采样瓶内设置气旋过滤网,增大了气旋时的湿壁面积,有效减少了二次气溶胶的逃逸,提高了采样效率。提高了采样效率。提高了采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

技术介绍

[0002]大气气溶胶是指均匀分散于大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所构成的稳定混合体系,其中的微粒统称为气溶胶粒子。其中,有生命活性的微生物物质或粒子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包括诸如病毒、细菌、真菌、花粉、孢子等微生物。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多在0.001~100μm之间,非常轻,足以悬浮于空气之中。粒径为5~10μm的粒子可进入人类气管和支气管,粒径小于5μm的粒子能深入到深部呼吸道系统。当气溶胶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尤其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可引发人类的急性、慢性疾病。同时,由于微生物能产生各种休眠体,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并可以借助空气介质扩散和传输,从而导致各种传染病的爆发与蔓延,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如何采集周围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并监测浓度,已经成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湿壁气旋法是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方法之一,是利用气流在采样装置中高速旋转时的惯性,使气体和微生物粒子分离,并通过采样瓶气旋壁上形成的液体薄膜对微生物粒子进行吸收捕集的方法。现有的用于湿壁气旋法的采样装置一般包括进风设备及与进风设备连接的采样瓶。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手提式湿壁气旋微生物气溶胶采集器”,其公开号CN111500427A,主要包括进风隔离罩,进风部件,通风管道,补液组件,风机部件,采样杯,过滤部件,连接板等,所述进风部件的侧面上均匀开有锐切的进风口,空气进风隔离罩进入进风部件中,通过进风部件上的锐切口中在进风部件和采样杯中形成气旋涡,空气中气溶胶作旋转运动,颗粒和水雾受到惯性离心力作用而向采样杯内壁移动与采样液结合。
[0004]但现有的湿壁气旋式气溶胶采集装置中,进气口一般位于进风设备上,因此气旋壁通常一部分位于进风设备中,一部分位于采样瓶中,每次采样之间进风设备中的气旋壁上的气路残留物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因此每次采样结束需要更换管路进行消杀,非常不便。并且现有的湿壁气旋式气溶胶采集装置采样效率较低,气旋速度慢时达不到采样效果,而气旋速度加快又会导致大量二次气溶胶存在反弹而随气流被排出,大大降低了采样效果,限制了湿壁气旋法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湿壁气旋式微生物气溶胶采集装置中,进风设备中的气旋壁上的气路残留物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影响采样结果;并且现有的湿壁气旋式气溶胶采集装置采样效率较低,气旋速度慢时达不到采样效果,而气旋速度加快又会导致二次气溶胶逃逸,大大降低了采样效果,限制了湿壁气旋法的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使气旋进气风道全部位于采样瓶内,避免了因进风设备残留液体对采样液的污染;并且在采样瓶内设置气旋过滤网,增大了气旋时的湿壁面积,有效减少了二次气溶胶的
逃逸,提高了采样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包括采样瓶体和设置在采样瓶体顶部的采样瓶盖,所述采样瓶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气部、与进气部连通的收集部以及位于收集部底部用于稳定放置采样瓶的放置部,所述进气部与收集部之间的瓶体外侧设有用于与采样瓶盖连接的螺纹连接部,所述采样瓶盖套设在进气部外侧与螺纹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气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采样瓶体内设有锥形过滤网,所述锥形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固定圈固定在进气部的顶部,所述过滤网固定圈包括用于与进气部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位于固定部下方的出气管,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出气管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出气管底部与锥形过滤网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在采样瓶体上设置设有进气口的进气部,采样时气体从采样瓶体上的进气口直接进入采样瓶体内,不用经过进风设备再进入采样瓶体,使气旋壁全部位于采样瓶体内,从而减少了进风设备中的气旋壁上的气路残留物造成的样品交叉污染。
[0009]同时,本技术在采样瓶内设置了锥形过滤网,采样时可以利用气旋能量在锥形过滤网表面形成第二个气旋湿壁(第一个是采样瓶体的内壁,通常的产品只有这一个湿壁),显著增大了湿壁面积,提高了气溶胶颗粒的吸收和采集率;并且通过微生物气溶胶颗粒旋转时与过滤网之间的撞击极大限度的回收了气旋腔体中的二次气溶胶,有效减少了二次气溶胶的逃逸损失,显著提高了采样效率。
[0010]本技术中的采样瓶使用时,旋下采样瓶盖,通过过滤网固定圈的连接孔和出气管向采样瓶体内加入采集液,然后将采样瓶体通过过滤网固定圈固定部上的连接孔与进风设备连接,打开进风设备后,采集液在采样瓶内壁及锥形过滤网上形成采集液薄膜,空气从进气部的进气口进入采样瓶的进气部内,气流沿采样瓶的内部自上而下做螺旋运动,其旋转的半径越来越小,涡旋到达采样瓶体收集部的底部后,转而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由过滤网固定圈上的出气管排出;同时,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采样瓶体的内壁移动,在离心力和扩散作用下,气溶胶颗粒被采集液在采样瓶体内壁和过滤网上形成的采集液薄膜所吸收,并在后续流体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瓶体内壁向下流动,进入收集部收集,实现了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采集;采样结束后盖上采样瓶盖,封闭进气口,可以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有效保存。
[0011]作为优选,收集部的底部呈倒置的圆锥形,顶部呈圆柱形,收集部呈圆锥形的部分与锥形过滤网的锥度相同。采样瓶的收集部顶部呈圆柱形,可以增长气旋壁的长度,提高气溶胶颗粒与气体的分离效果,收集部底部呈圆锥形,可以对捕集到的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起到导向作用,使气溶胶颗粒可以更好的沿收集部内壁向下滑落,进入收集部底部收集,减少了二次气溶胶的逃逸损失。
[0012]作为优选,所述锥形过滤网斜边线与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
°
,锥形过滤网目数为40~100目。锥形过滤网的锥度在此范围内,与气旋气路的运动路线相匹配,不会妨碍气旋气路的形成,使得可以有效利用气旋能量在锥形的过滤网表面形成第二个气旋湿壁;锥形过滤网的目数在此范围内,可以使气体有效通过,并增大微生物气溶胶颗粒与锥形过滤网的撞击概率,从而有效减少二次气溶胶的逃逸损失,提高采样效率。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进气部和收集部呈圆柱形的部分的内径为34~44mm;所述进气部
和收集部呈圆柱形的部分的高度分别为20~30mm和33~42mm。进气部和收集部的尺寸在此范围内,可以使气旋气路有最佳的运动路线,便于微生物气溶胶颗粒与气体的有效分离,提高采样效率。
[0014]作为优选,所述锥形过滤网的顶面直径与进气部的内径比例为1:(1.6~2.1)。在此比例范围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次气溶胶的逃逸损失。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进气部上进气口的面积为162~220mm2。进气口的面积在此范围内可以保证最佳的进气量,从而可以形成最佳的气旋路径,使微生物气溶胶颗粒与气体的有效分离,提高采样效率。
[0016]作为优选,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包括采样瓶体(1)和设置在采样瓶体顶部的采样瓶盖(2),其特征是,所述采样瓶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气部(101)、与进气部连通的收集部(102)以及位于收集部底部用于稳定放置采样瓶的放置部(103),所述进气部与收集部之间的瓶体外侧设有用于与采样瓶盖连接的螺纹连接部(104),所述采样瓶盖套设在进气部外侧与螺纹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气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05),所述采样瓶体内设有锥形过滤网(4),所述锥形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固定圈(3)固定在进气部的顶部,所述过滤网固定圈包括用于与进气部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01)以及位于固定部下方的出气管(302),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出气管连通的连接孔(303),所述出气管底部与锥形过滤网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其特征是,所述收集部的底部呈倒置的圆锥形,顶部呈圆柱形,收集部呈圆锥形的部分与锥形过滤网的锥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瓶,其特征是,所述锥形过滤网斜边线与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霞何竹理崔慧辉贾俊玲曾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默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