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包括经线、纬线、防水层、吸湿排汗纤维层、纤维层、抗菌面料层,所述纤维层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混纺组成,所述防水层的底部粘接有吸湿排汗纤维层,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混纺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混纺有抗菌面料层,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包括竹炭纤维层和毛细管孔,所述毛细管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竹炭纤维层和毛细管便于快速高效的对纤维层的面料进行吸湿和排汗的作用,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同时设置的抗菌面料层中的纳米银抗菌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使纤维层面料达到抑菌的优点,且具有设计合理,抑菌抗菌效果明显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面料
,具体为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
技术介绍
[0002]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发展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各种新型纺织纤维用于当今高
的重要材料。全球新型纤维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型“战略支柱产业”之一,
[0003]新型纺织纤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规模大、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应显著等特点。同时,新一代新型纤维技术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新型纺织纤维产业,实现关键技术和产业的突破,对于提升我国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0004]新型纤维应用于针织品行业占到80%,应用于家用纺织品占20%。我国新型纤维不但市场很大,其产品的平均利润率较高,是纯棉产品的1
‑
2倍。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是新型纤维,棉花价格的巨幅波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各相关企业应在完善纺织纤维产业链的同时,重视新型纺织纤维产业的发展,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节奏,超前部署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实现我国纺织产业由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的跨越,但是现有的纤维面料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0005]现有的纤维面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其不具备良好的吸湿效果,同时又不能很好的起到一个杀菌抑菌的优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穿在身上的纤维面料的人感到不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包括经线、纬线、防水层、吸湿排汗纤维层、纤维层、抗菌面料层,所述纤维层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混纺组成,所述防水层的底部粘接有吸湿排汗纤维层,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混纺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混纺有抗菌面料层。
[0008]优选的,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包括竹炭纤维层和毛细管孔,所述毛细管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0009]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厚度是吸湿排汗纤维层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0]优选的,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的厚度是纤维层的厚度的四分之三。
[0011]优选的,所述抗菌面料层包括纳米银抗菌层,所述抗菌面料层的厚度是纤维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二。
[0012]优选的,所述纤维层由若干条经线和若干条纬线交叉混纺组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设置的竹炭纤维层和毛细管便于快速高效的对纤维层的面料进行
吸湿和排汗的作用,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
[0015](2)设置的抗菌面料层中的纳米银抗菌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使纤维层面料达到抑菌的优点,且具有设计合理,抑菌抗菌效果明显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纤维面料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经线和纬线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经线,2、纬线,3、防水层,4、吸湿排汗纤维层,401、竹炭纤维层,402、毛细管孔,5、纤维层,6、抗菌面料层,601、纳米银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包括经线1、纬线2、防水层3、吸湿排汗纤维层4、纤维层5、抗菌面料层6,所述纤维层5由经线1和纬线2交织混纺组成,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粘接有吸湿排汗纤维层4,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4混纺有纤维层5,所述纤维层5混纺有抗菌面料层6。
[0023]具体的,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4包括竹炭纤维层401和毛细管孔402,所述毛细管孔402的数量为若干个,竹炭纤维层401取毛竹为原料,通过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制作而成,其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的特点。
[0024]具体的,所述防水层3的厚度是吸湿排汗纤维层4的厚度的二分之一,防水层3在制作工艺上,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真正的防水面料长期处于潮湿的气候环境中也能经得住渗水压力,不渗水,比如长时间地在风雨交加的户外行走,跪或坐在潮湿的地面,都不会渗水。
[0025]具体的,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4的厚度是纤维层5的厚度的四分之三。
[0026]具体的,所述抗菌面料层6包括纳米银抗菌层601,所述抗菌面料层6的厚度是纤维层5的厚度的三分之二,银抗菌层601能够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
[0027]具体的,所述纤维层5由若干条经线1和若干条纬线2交叉混纺组成。
[0028]工作原理:竹炭纤维层401将其通过混纺的方式交织混纺在纤维层5的内部,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的效果,同时竹炭纤维层401取毛竹为原料,通过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
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制作而成,其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抗菌面料层6中的纳米银抗菌层601,纳米银抗菌层601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同时防水层3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防水的效果,且在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真正的防水面料长期处于潮湿的气候环境中也能经得住渗水压力,不渗水,比如长时间地在风雨交加的户外行走,跪或坐在潮湿的地面,都不会渗水。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线(1)、纬线(2)、防水层(3)、吸湿排汗纤维层(4)、纤维层(5)、抗菌面料层(6),所述纤维层(5)由经线(1)和纬线(2)交织混纺组成,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粘接有吸湿排汗纤维层(4),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4)混纺有纤维层(5),所述纤维层(5)混纺有抗菌面料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新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4)包括竹炭纤维层(401)和毛细管孔(402),所述毛细管孔(402)的数量为若干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钱正阳,王千明,
申请(专利权)人:仪征市天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