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包括:水环本体,靠近其中一个平端面的内壁处同轴设有水槽,水环本体设有连通至水槽的进液通道;水圈,同轴安装在水槽上,水圈和水槽之间配合形成水腔,水圈的曲面上设若干绕其周向分布的出水孔;乳化液喷射过程在出水孔的复合角度下产生旋转流动效果,将乳化液引导至拉环的工作区域,乳化液冲击拉环刃口,且旋流的乳化液增加了与拉环的接触面积和流动速度,快速将模具产生的热量带走,对模具具有很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并且有效减少两片罐再拉伸和变薄过程的断罐率、壁厚差等。壁厚差等。壁厚差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拉伸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如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日常用于包装的易拉罐等罐体包装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罐体包装的市场需求得到较大的提升。在易拉罐生产过程中,拉伸机生产工序负责将铝材拉伸成罐体,拉伸所用模具冷却、润滑方式对拉伸罐体的质量和成品率有决定性作用。
[0003]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不足:拉环的冷却不够以及冷却位置的不准确,进而增加了拉伸机断罐的概率和停机时间,既增加了处理断罐的时间和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又增加铝材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能够快速对模具进行冷却与润滑。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包括:水环本体,靠近其中一个平端面的内壁处同轴设有水槽,所述水环本体设有连通至所述水槽的进液通道;水圈,同轴安装在所述水槽上,所述水圈和所述水槽之间配合形成水腔,所述水圈的曲面上设若干绕其周向分布的出水孔;其中,所述水环本体的所述水圈所在平端面与拉伸模具的拉环配合安装;空间上各所述出水孔的朝向角度可分解为分角α和倾角β,所述出水孔的朝向与所述水环本体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形成所述分角α;所述出水孔倾斜朝向于拉环的刃口形成倾角β,所述分角α和所述倾角β均为锐角。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乳化液喷射过程在出水孔的复合角度下产生旋转流动效果,将乳化液引导至拉环的工作区域,乳化液冲击拉环刃口410,且旋流的乳化液增加了与拉环的接触面积和流动速度,快速将模具产生的热量带走,减小模具磨损,对模具具有很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并且有效减少两片罐再拉伸和变薄过程的断罐率、壁厚差等。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孔呈缩口状,且朝向于所述水环本体的中空腔的孔径变小。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水圈的轴向,所述水圈设置有一层或多层所述出水孔。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环本体上设有排液通道。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圈一端面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水环本体的平端面配合,通过螺钉将所述法兰压合固定在所述水环本体的平端面上。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平端面A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与拉环分解剖面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水圈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水环本体100;水槽110;进液通道120;水圈200;水腔300;出水孔210;排液通道130;拉环400;刃口410;法兰2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包括:水环本体100,靠近其中一个平端面的内壁处同轴设有水槽110,水环本体100设有连通至水槽110的进液通道120;水圈200,同轴安装在水槽110上,水圈200和水槽110之间配合形成水腔300,水圈200的曲面上设若干绕其周向分布的出水孔210;其中,水环本体100的水圈200所在平端面与拉伸模具的拉环配合安装;空间上各出水孔210的朝向角度可分解为分角α和倾角β,出水孔210的朝向与水环本体100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形成分角α;出水孔210倾斜朝向于拉环的刃口形成倾角β,分角α和倾角β均为锐角。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水环本体100呈中空圆柱状,在靠近平端面 A的内壁设置水槽110,水槽110与水环本体100同轴设置。水圈200 呈中空圆柱状,水圈200同轴插入安装至水环本体100内,水圈200 与水槽110之间配合形成密封的水腔300。水环本体100从曲面外壁设置连通至水槽110的进液通道120,即进液通道120连通至水腔300,环绕水圈200的曲面周向设置若干出水孔210。如图7所示,实际使用时,水环本体100与拉伸机的拉伸模具中的拉环400进行组合安装,拉环400连接与水环的本体的平端面A处,且拉环400的刃口410位置对应于水圈200位置,出水孔210朝向于拉环400的刃口410。
[0025]如图3所示,各出水孔210的朝向与水环本体100的径向形成分角α,分角α为锐角,使得乳化液从出水孔210喷出后形成旋流。如图5所示,各出水孔210倾斜朝向于平端面A方向,且空间上朝向于拉环400的刃口410,出水孔210所在位置的水圈200径向水平面与出水孔210倾斜方向形成倾角β,倾角β为锐角。工作时,高压乳化液通过进液通道120引导乳化液进入水腔300内,各出水孔210的分角α和倾角β形成复合角度,乳化液从各出水孔210喷射至
水环本体 100的中空内腔且朝向于拉环400的刃口410处,乳化液喷射过程在复合角度下产生旋转流动效果,将乳化液引导分配至拉环400的工作带上(通常指硬质合金表面),乳化液冲击拉环400刃口410,且旋流的乳化液增加了与拉环400的接触面积和流动速度,快速将模具产生的热量带走,减小模具磨损,对模具具有很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并且有效减少两片罐再拉伸和变薄过程的断罐率、壁厚差等。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出水孔210呈缩口状,且朝向于水环本体100的中空腔的孔径变小。如图所示,出水孔210从水腔300往水环本体100的中空腔方向孔径缩小,进一步提高乳化液从出水孔210喷射速度,保证乳化液喷出后的旋流效果。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沿轴向水圈200设置一层如图1、两层如图5或多层出水孔210。如图7所示,拉伸模具内安装三组水环本体100,三个拉环400依次连接在各组水环本体100上,易拉罐从右至左方向进行拉伸成型。成型过程中越往左的拉环400处易拉罐的罐壁越薄,产生的热量越大。为此,安装在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拉伸机模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环本体(100),靠近其中一个平端面的内壁处同轴设有水槽(110),所述水环本体(100)设有连通至所述水槽(110)的进液通道(120);水圈(200),同轴安装在所述水槽(110)上,所述水圈(200)和所述水槽(110)之间配合形成水腔(300),所述水圈(200)的曲面上设若干绕其周向分布的出水孔(210);其中,所述水环本体(100)的所述水圈(200)所在平端面与拉伸模具的拉环配合安装;空间上各所述出水孔(210)的朝向角度可分解为分角α和倾角β,所述出水孔(210)的朝向与所述水环本体(100)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形成所述分角α;所述出水孔(210)倾斜朝向于拉环的刃口形成倾角β,所述分角α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马磊,郑琦,彭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斯多里机械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