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24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其结构包括pvc膜,所述pvc膜前端中部与限位圆柱贯通连接,所述限位圆柱上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限位圆柱前端中部,逆时针转动手轮,使得手轮通过螺纹与限位圆柱分离,固定杆向外拉出,弹簧压缩,从而将固定杆拉出后,拿取pvc膜,将pvc膜右端的限位圆柱插入至固定杆中,随后顺时针转动手轮,使得手轮与螺纹转动固定,达到了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优点,通过设置材料层与pvc膜内侧,抗芯吸层、硬脂酸钙层、硬脂酸层和石蜡层设置的厚度均相同,抗芯吸层表面喷涂的防霉剂起到了良好的防霉效果,且硬脂酸钙层、硬脂酸层和石蜡层皆有阻水效果,达到了加强阻水效果,避免发生霉变的优点。避免发生霉变的优点。避免发生霉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


[0001]本技术是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属于pvc膜领域。

技术介绍

[0002] PVC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PVC膜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方面存在芯吸的缺陷,芯吸是指基布吸湿、吸水而逐渐湿润,直至渗透整个膜材基布面,最终会导致膜材表面污染,也会降低膜材的拉伸强度,最终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存在易霉变的缺陷,水分等其他物质容易残留在PVC膜的表面,长时间堆积容易发生霉变。
[0003]由于现有的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在拉动pvc膜时,容易发生滑动不便于使用者使用,且阻水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发生霉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现有的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在拉动pvc膜时,容易发生滑动不便于使用者使用,且阻水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发生霉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包括pvc膜、辅助机构和材料层,所述pvc膜前端中部与限位圆柱贯通连接,所述限位圆柱上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辅助机构后端与螺纹相固定,所述材料层设置于pvc膜内侧,所述辅助机构由手轮、固定杆、插杆、固定块和限位装置组成,所述手轮后端中部与固定杆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杆后端中部与插杆贯通连接,所述插杆后端与固定块相固定,所述插杆前端与限位装置插接,所述手轮后端与螺纹相固定。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由外壳、弹簧和凸块组成,所述外壳内侧左后端与弹簧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弹簧前端与凸块相固定,所述外壳后端与固定杆固定成一体,所述凸块前端与插杆插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材料层由抗芯吸层、硬脂酸钙层、硬脂酸层和石蜡层组成,所述抗芯吸层下端与硬脂酸钙层相连接,所述硬脂酸钙层下端与硬脂酸钙层相固定,所述硬脂酸钙层下端与石蜡层固定成一体,所述硬脂酸钙层设置于pvc膜内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手轮内侧设置有内环,且手轮内壁上设置有螺纹。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且沿固定杆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呈长条状,插杆右端上下两侧开设有凹槽,且插杆设置的长度为2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共设置有三个,等距分布于外壳内侧后端,且弹簧设置的牵引力为5N。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抗芯吸层呈长条状,且抗芯吸层表面喷涂有防霉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插杆采用铝合金材质。
[0015]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限位圆柱前端中部,逆时针转动手轮,使得手轮通过螺纹与限位圆柱分离,固定杆向外拉出,弹簧压缩,从而将固定杆拉出后,拿取pvc膜,将pvc膜右端的限位圆柱插入至固定杆中,随后顺时针转动手轮,使得手轮与螺纹转动固定,达到了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优点。
[0016]优点2:本技术的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通过设置材料层与pvc膜内侧,抗芯吸层、硬脂酸钙层、硬脂酸层和石蜡层设置的厚度均相同,抗芯吸层表面喷涂的防霉剂起到了良好的防霉效果,且硬脂酸钙层、硬脂酸层和石蜡层皆有阻水效果,达到了加强阻水效果,避免发生霉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材料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pvc膜

1、辅助机构

2、材料层

3、限位圆柱

4、螺纹

5、手轮

21、固定杆

22、插杆

23、固定块

24、限位装置

25、外壳

251、弹簧

252、凸块

253、抗芯吸层

31、硬脂酸钙层

32、硬脂酸层

33、石蜡层

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包括pvc膜1,pvc膜1前端中部与限位圆柱4贯通连接,限位圆柱4上端表面设置有螺纹5,辅助机构2后端与螺纹5相固定,材料层3设置于pvc膜1内侧,螺纹5便于与手轮21进行配合工作。
[0026]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包括辅助机构2和材料层3,辅助机构2由手轮21、固定杆22、插杆23、固定块24和限位装置25组成,手轮21后端中部与固定杆22固定成一体,手轮21内侧设置有内环,且手轮21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固定杆22后端中部与插杆23贯通连接,插杆23呈长条状,插杆23右端上下两侧开设有凹槽,且插杆23设置的长度为2cm,插杆23后端与固定块24相固定,插杆23前端与限位装置25插接,限位装置25共设置有两个,且沿固定杆22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手轮21后端与螺纹5相固定。
[0027]请参阅图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包括限位装
置25由外壳251、弹簧252和凸块253组成,外壳251内侧左后端与弹簧252通过焊接固定,弹簧252共设置有三个,等距分布于外壳251内侧后端,且弹簧252设置的牵引力为5N,弹簧252前端与凸块253相固定,外壳251后端与固定杆22固定成一体,凸块253前端与插杆23插接,弹簧252便于凸块253进行工作。
[0028]请参阅图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包括材料层3由抗芯吸层31、硬脂酸钙层32、硬脂酸层33和石蜡层34组成,抗芯吸层31下端与硬脂酸钙层32相连接,抗芯吸层31呈长条状,且抗芯吸层31表面喷涂有防霉剂,硬脂酸钙层32下端与硬脂酸钙层32相固定,硬脂酸钙层32下端与石蜡层34固定成一体,硬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包括pvc膜(1),所述pvc膜(1)前端中部与限位圆柱(4)贯通连接,所述限位圆柱(4)上端表面设置有螺纹(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和材料层(3),所述辅助机构(2)后端与螺纹(5)相固定,所述材料层(3)设置于pvc膜(1)内侧,所述辅助机构(2)由手轮(21)、固定杆(22)、插杆(23)、固定块(24)和限位装置(25)组成,所述手轮(21)后端中部与固定杆(22)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杆(22)后端中部与插杆(23)贯通连接,所述插杆(23)后端与固定块(24)相固定,所述插杆(23)前端与限位装置(25)插接,所述手轮(21)后端与螺纹(5)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5)由外壳(251)、弹簧(252)和凸块(253)组成,所述外壳(251)内侧左后端与弹簧(25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弹簧(252)前端与凸块(253)相固定,所述外壳(251)后端与固定杆(22)固定成一体,所述凸块(253)前端与插杆(23)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芯吸防霉变PVC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合胜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利福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