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51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9
一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它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它由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和流量调节装置及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输送管上,并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流量调节装置右调节阀,调节阀与输送管相连接,调节阀通过第一电机调节,第一电机与处理器电性连接,送管上设置有氨水流量监测器,氨水流量监测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通过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和流量调节装置及处理器的相互配合,使得反应装置内的二氯乙酸甲酯和氨水的比例一直处于最佳配比,安装在处理器上侧的二氯乙酸甲酯流量表和氨水流量表,方便工作人员观察,从而精确的控制与二氯乙酸甲酯反应的氨水进入反应装置内的速率。置内的速率。置内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氯乙腈无色液体。沸点112

113℃,相对密度1.369(20/4℃),折光率1.4391(25℃),溶于醇和醚,为有毒化学品。二氯乙腈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溶剂,可用作医药、农药中间体,二氯乙腈遇明火能燃烧,受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和氮氧化物。二氯乙腈为兽药氟苯尼考的生产需要的原料,市场前景良好,氟苯尼考主要用在动物疾病预防上,用于畜禽及水生动物全身感染的治疗,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食品动物。
[0003]其主要合成工艺采用二氯乙酸甲酯与氨水合成中间体二氯乙酰胺,再利用五氧化二磷的强脱水性,将二氯乙酰胺内的分子内的水脱除,生成二氯乙腈。现有的二氯乙酸甲酯与氨水反应生成二氯乙酰胺的反应过程中存在二氯乙酸甲酯或氨水含量较大从而影响合成二氯乙酰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利用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实时监测和氨水流量调节器实时调节,使的反应装置内的氨水和二氯乙酸甲酯比例处于最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它由第一输送管1、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处理器3、流量调节装置4、第二输送管5、抽氨泵6、第三输送管7、储氨罐8、第四输送管9、反应装置10,所述第一输送管1上设置有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第一输送管1的一侧与反应装置10相连接,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处理器3的一侧设置有与之电性连接的流量调节装置4,流量调节装置4的下侧通过第二输送管5与抽氨泵6的出液口相连接,抽氨泵6的进液口通过第三输送管7与储氨罐8相连接,抽氨泵6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流量调节装置4的上侧通过第四输送管9与反应装置10相连接,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包含调节阀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一电机44、氨水流量监测器45,调节阀41的进液口与第二输送管5相连接,调节阀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42,第一齿轮42与第二齿轮43相啮合,第二齿轮43与第一电机44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电机44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调节阀41的出液口与第四输送管9相连接,第四输送管9上设置有氨水流量监测器45,氨水流量监测器45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
[0006]所述反应装置10上设置有反应罐101、第二电机102、输出轴103、搅拌叶104,反应罐101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2,第二电机102的输出轴103贯穿反应罐101,输出轴103上设置有多个对称设置的搅拌叶104。
[0007]所述处理器3的上侧设置有二氯乙酸甲酯流量表31和氨水流量表32。
[0008]所述第四输送管9的末端设置有喷头11。
[0009]所述反应装置10的下侧设置有支撑腿12。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输送管1将二氯乙酸甲酯输送进反应装置10内,第一输送管1上安装的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将每秒进入反应装置10内的二氯乙酸甲酯数值发送至处理器3,处理器3经过计算后得出与之反应所需的氨水数值,然后发送启动至抽氨泵6,抽氨泵6将位于储氨罐8内的氨水抽出,通过第三输送管7向反应装置10输送,处理器3同时发送启动信号至第一电机44,第一电机44通过与之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43带动第一齿轮42转动,第一齿轮42转动带动调节阀41对氨水的流量进行控制,装置在第四输送管9上的氨水流量监测器45将经由调节阀41调整后的氨水流量数据实时传送至处理器3,处理器3将的二氯乙酸甲酯流量与氨水流量进行对比,实时的对氨水的流量进行调整,同时安装在反应装置10上的电机带的搅拌叶104对的二氯乙酸甲酯和氨水进行搅拌,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和流量调节装置及处理器的相互配合,使得反应装置内的二氯乙酸甲酯和氨水的比例一直处于最佳配比,安装在处理器上侧的二氯乙酸甲酯流量表和氨水流量表,方便工作人员能够更直观的观察,从而精确的控制与二氯乙酸甲酯反应的氨水进入反应装置内的速率,第二电机和搅拌叶使得反应装置内的二氯乙酸甲酯和氨水反应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流量调节装置4和处理器3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输送管1、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处理器3、二氯乙酸甲酯流量表31、氨水流量表32、流量调节装置4、调节阀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一电机44、氨水流量监测器45、第二输送管5、抽氨泵6、第三输送管7、储氨罐8、第四输送管9、反应装置10、反应罐101、第二电机102、输出轴103、搅拌叶104、喷头11、支撑腿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看图1

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第一输送管1、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处理器3、流量调节装置4、第二输送管5、抽氨泵6、第三输送管7、储氨罐8、第四输送管9、反应装置10,所述第一输送管1上设置有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第一输送管1的一侧与反应装置10相连接,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处理器3的一侧设置有与之电性连接的流量调节装置4,流量调节装置4的下侧通过第二输送管5与抽氨泵6的出液口相连接,抽氨泵6的进液口通过第三输送管7与储氨罐8相连接,抽氨泵6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流量调节装置4的上侧通过第四输送管9与反应装置10相连接,所
述流量调节装置4包含调节阀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一电机44、氨水流量监测器45,调节阀41的进液口与第二输送管5相连接,调节阀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42,第一齿轮42与第二齿轮43相啮合,第二齿轮43与第一电机44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电机44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调节阀41的出液口与第四输送管9相连接,第四输送管9上设置有氨水流量监测器45,氨水流量监测器45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反应装置10上设置有反应罐101、第二电机102、输出轴103、搅拌叶104,反应罐101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2,第二电机102的输出轴103贯穿反应罐101,输出轴103上设置有多个对称设置的搅拌叶104,第二电机102带动搅拌叶104转动搅拌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兽药用二氯乙腈酰胺化自动通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输送管(1)、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处理器(3)、流量调节装置(4)、第二输送管(5)、抽氨泵(6)、第三输送管(7)、储氨罐(8)、第四输送管(9)、反应装置(10),所述第一输送管(1)上设置有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第一输送管(1)的一侧与反应装置(10)相连接,二氯乙酸甲酯流量监测器(2)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处理器(3)的一侧设置有与之电性连接的流量调节装置(4),流量调节装置(4)的下侧通过第二输送管(5)与抽氨泵(6)的出液口相连接,抽氨泵(6)的进液口通过第三输送管(7)与储氨罐(8)相连接,抽氨泵(6)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流量调节装置(4)的上侧通过第四输送管(9)与反应装置(10)相连接,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包含调节阀(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一电机(44)、氨水流量监测器(45),调节阀(41)的进液口与第二输送管(5)相连接,调节阀(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42),第一齿轮(42)与第二齿轮(43)相啮合,第二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宸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道御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