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40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换热器,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一侧设置有螺旋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筒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封头,所述换热筒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封头,所述换热筒的内部设置有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所述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导流管件和石墨管筒,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一侧皆设置有补偿连接机构,所述补偿连接机构由连接组件、伸缩弹簧和垫片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螺旋板式换热器堵塞问题,可将升华物料进行回收后套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由于设备原因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有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求,产品物料一般是通过螺旋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
[0003]因部分产品物料在蒸馏时有固体物质升华,而螺旋板式换热器因其结构特殊性,固体物料容易在板块空隙凝结,容易造成换热器堵塞,存在生产事故隐患;部分产品在蒸馏过程中会有氯离子产生:对不锈钢材质有腐蚀性;存在物料与冷却液混和风险;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洗较为不便,而且不易维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换热器使用时容易造成换热器堵塞,存在生产事故隐患,存在物料与冷却液混和风险,以及清洗和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换热器,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一侧设置有螺旋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筒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封头,所述换热筒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封头,所述换热筒的内部设置有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所述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导流管件和石墨管筒,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一侧皆设置有补偿连接机构,所述补偿连接机构由连接组件、伸缩弹簧和垫片组成。
[0006]优选的,所述换热筒与第二封头的表面固定有导流管件,所述导流管件由物料出口管、冷却液入口管、冷却液出口管和物料入口管组成,所述换热筒顶部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物料出口管,所述换热筒底部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物料入口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封头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固定有冷却液出口管,所述第二封头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固定有冷却液入口管。
[0008]优选的,所述换热筒的内部固定有石墨管筒,所述石墨管筒分别与物料出口管和物料入口管相连通,所述石墨管筒的内部包含有折流板和换热通道,所述石墨管筒的内部皆开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分别与冷却液入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石墨管筒的内部皆固定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换热通道相互垂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通过补偿连接机构与换热筒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包含有螺母、盖板和螺杆,所述第一封头与第二封头的外侧皆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四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依次贯穿盖板、第一封头、第二封头和换热筒。
[0011]优选的,所述盖板的表面皆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盖板相互螺纹紧固,所述螺母的表面分别与盖板、第一封头和换热筒的表面紧密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皆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第一封头的一侧,所述垫片的表面分别与螺母和盖板的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垫片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套设在螺杆的外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换热器通过设置有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和补偿连接机构,在螺母和螺杆的配合下使盖板分别与第一封头、第二封头和换热筒相连接,同时,由于换热筒在使用时在一定温度下会热胀冷缩,在垫片之间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可对第一封头进行一定的伸缩补偿。
[0014]对物料进行换热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液入口管进入石墨管筒的内部,并沿换热通道流动,同时,物料通过物料入口管进入石墨管筒的内部,并沿折流板折流,对物料进行换热,随后物料通过物料出口管排出,冷却水通过冷却液出口管排出,以实现换热器的列管式石墨换热功能,解决了螺旋板式换热器堵塞问题,可将升华物料进行回收后套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由于设备原因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螺旋板式换热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螺旋板式换热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换热筒;101、第一封头;102、第二封头;2、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201、导流管件;2011、物料出口管;2012、冷却液入口管;2013、冷却液出口管;2014、物料入口管;202、石墨管筒;2021、折流板;2022、换热通道;3、补偿连接机构;301、连接组件;3011、螺母;3012、盖板;3013、螺杆;302、伸缩弹簧;303、垫片;4、螺旋板式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包括换热筒1,换热筒1的一侧设置有螺旋板式换热器4,换热筒1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封头101,换热筒1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封头102。
[0023]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换热筒1的内部设置有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2,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导流管件201和石墨管筒202,换热筒1与第二封头102的表面固定有导流管件201,导流管件201由物料出口管2011、冷却液入口管2012、冷却液出口管2013和物料入口管2014组成,换热筒1顶部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物料出口管2011,换热筒1底部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物料入口管2014,第二封头102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固定有冷却液出口管2013,第二封头102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固定有冷却液入口管2012,换热筒1的内部固定有石墨管筒202,石墨管筒202分别与物料出口管2011和物料入口管2014相连通,石墨管筒202的内部包含有折流板2021和换热通道2022,石墨管筒202的内部皆开设有换热通道
2022,换热通道2022分别与冷却液入口管2012和冷却液出口管2013相连通,石墨管筒202的内部皆固定有折流板2021,折流板2021与换热通道2022相互垂直。
[0024]使用时,对物料进行换热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液入口管2012进入石墨管筒202的内部,并沿换热通道2022流动,同时,物料通过物料入口管2014进入石墨管筒202的内部,并沿折流板2021折流,对物料进行换热,随后物料通过物料出口管2011排出,冷却水通过冷却液出口管2013排出,以实现换热器的列管式石墨换热功能。
[0025]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封头101和第二封头102的一侧皆设置有补偿连接机构3,补偿连接机构3由连接组件301、伸缩弹簧302和垫片303组成,第一封头101和第二封头102通过补偿连接机构3与换热筒1相连接,连接组件301的内部包含有螺母3011、盖板3012和螺杆3013,第一封头101与第二封头102的外侧皆设置有盖板3012,盖板3012的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四组螺杆3013,螺杆3013的一端分别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换热器,包括换热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1)的一侧设置有螺旋板式换热器(4),所述换热筒(1)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封头(101),所述换热筒(1)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封头(102),所述换热筒(1)的内部设置有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2),所述列管式石墨换热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导流管件(201)和石墨管筒(202),所述第一封头(101)和第二封头(102)的一侧皆设置有补偿连接机构(3),所述补偿连接机构(3)由连接组件(301)、伸缩弹簧(302)和垫片(30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1)与第二封头(102)的表面固定有导流管件(201),所述导流管件(201)由物料出口管(2011)、冷却液入口管(2012)、冷却液出口管(2013)和物料入口管(2014)组成,所述换热筒(1)顶部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物料出口管(2011),所述换热筒(1)底部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物料入口管(20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头(102)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固定有冷却液出口管(2013),所述第二封头(102)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固定有冷却液入口管(20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1)的内部固定有石墨管筒(202),所述石墨管筒(202)分别与物料出口管(2011)和物料入口管(2014)相连通,所述石墨管筒(202)的内部包含有折流板(2021)和换热通道(2022),所述石墨管筒(202)的内部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道御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