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51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包括位于烟囱前方的雷达桅,雷达桅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位于雷达桅的底部,靠近烟囱的支撑柱为后支撑柱,位于后支撑柱前方的支撑柱为前支撑柱;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均固设于罗经甲板上;后支撑柱与烟囱之间固设有柱状部件,柱状部件和烟囱之间固设有肘板;柱状部件水平分布;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后支撑柱的中轴线相交;后支撑柱的中轴线与罗经甲板的后支撑壁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雷达桅的纵向和横向振动问题,其结构简单,花费成本低、代价小,事半功倍。事半功倍。事半功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船雷达桅一般布置在罗经甲板上,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雷达桅10和烟囱11不连接,且雷达桅10支撑结构和罗经甲板12的后支撑壁13不在同一平面。
[0003]对图1中雷达桅进行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其结果如图2、图3所示。由图2、图3可以看出,雷达桅沿纵向和横向振动比较激烈,其危害较大,极端情况下会造成雷达桅的断裂。
[0004]目前解决方案通常是将雷达桅的支撑结构做得异常复杂,其存在结构复杂、重量较大、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包括位于烟囱前方的雷达桅,雷达桅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位于雷达桅的底部,靠近烟囱的支撑柱为后支撑柱,位于后支撑柱前方的支撑柱为前支撑柱;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均固设于罗经甲板上;后支撑柱与烟囱之间固设有柱状部件,柱状部件和烟囱之间固设有肘板;柱状部件水平分布;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后支撑柱的中轴线相交;后支撑柱的中轴线与罗经甲板的后支撑壁位于同一平面。
[0008]柱状部件为金属管。
[0009]柱状部件的外径小于后支撑柱的外径。
[0010]肘板为四个,四个肘板沿柱状部件周向分布。
[0011]四个肘板中,两个肘板均与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另外两个肘板均垂直于烟囱的顶板。
[0012]与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肘板对称分布于柱状部件的两侧。
[0013]垂直于烟囱的顶板的两个肘板对称分布于柱状部件的两侧。
[0014]肘板为三角形,肘板的两个边分别固接于烟囱和柱状部件。
[0015]肘板和烟囱之间、肘板和柱状部件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0016]后支撑柱的中轴线平行于前支撑柱的中轴线。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设计,能够借助烟囱和罗经甲板后支撑壁的刚度,很好地解决雷达桅的纵向和横向振动问题,其结构简单,花费成本低、代价小,事半功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集装箱船雷达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雷达桅的纵向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图。
[0020]图3为图1中雷达桅的横向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柱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纵向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图。
[0024]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横向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0026]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包括位于烟囱30前方的雷达桅20,雷达桅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位于雷达桅20的底部,靠近烟囱30的支撑柱为后支撑柱21,位于后支撑柱前方的支撑柱为前支撑柱22;后支撑柱21和前支撑柱22均固设于罗经甲板50上。
[0027]后支撑柱21与烟囱30之间固设有柱状部件40,柱状部件40和烟囱30之间固设有肘板41;柱状部件40水平分布;柱状部件40的中轴线和烟囱30的顶板31位于同一平面;柱状部件40的中轴线和后支撑柱21的中轴线相交;后支撑柱21的中轴线与罗经甲板50的后支撑壁51位于同一平面。
[0028]柱状部件40为金属管。柱状部件40的外径小于后支撑柱21的外径。
[0029]肘板41为四个,四个肘板41沿柱状部件周向分布。
[0030]四个肘板中,两个肘板均与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另外两个肘板均垂直于烟囱的顶板。
[0031]与烟囱的顶板31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肘板对称分布于柱状部件40的两侧。
[0032]垂直于烟囱的顶板31的两个肘板对称分布于柱状部件40的两侧。
[0033]本实施例中,肘板41为三角形,肘板41的两个边分别固接于烟囱30和柱状部件40。
[0034]肘板41和烟囱30之间、肘板41和柱状部件40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0035]本实施例中,后支撑柱21的中轴线平行于前支撑柱22的中轴线。
[0036]本实施例的纵向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横向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图,如图7所示。
[0037]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到,雷达桅结构在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响应下能保持结构不变形。
[0038]本技术采用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设计,能够借助烟囱和罗经甲板后支撑壁的刚度,很好地解决雷达桅的纵向和横向振动问题,其结构简单,花费成本低、代价小,事半功倍。
[003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包括位于烟囱前方的雷达桅,雷达桅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位于雷达桅的底部,靠近烟囱的支撑柱为后支撑柱,位于后支撑柱前方的支撑柱为前支撑柱;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均固设于罗经甲板上;其特征在于,后支撑柱与烟囱之间固设有柱状部件,柱状部件和烟囱之间固设有肘板;柱状部件水平分布;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后支撑柱的中轴线相交;后支撑柱的中轴线与罗经甲板的后支撑壁位于同一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柱状部件为金属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柱状部件的外径小于后支撑柱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肘板为四个,四个肘板沿柱状部件周向分布。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斌叶旭沈小兴张新伟张捷王文中严卫祥江淼芮烜吴定凡高峰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