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25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主体、进污管、过滤仓、支撑架、传送带、主动轮、第一转动轴、从动轮、第二转动轴、第一电机、第一链轮、转动臂、第二电机、出污管,进污管前方设有连通的过滤仓,过滤仓两侧内壁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贯穿主体的顶部,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传送带,收纳仓收纳增加了资源的回收处理;通过设置加药管和喷头,将药物均匀的添加到污水中,增加了加药使用效率;通过设置搅拌仓与第二电机驱动的转动臂充分的搅拌了与药物混合后的污水,增加了加药的使用效率;万向轮的设置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推广性高。推广性高。推广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污水处理项目上,在污水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加药运用化学手段深度处理,除去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磷、氮等污染杂质,此流程需要兴建配套操作间,面临着土建施工占地大、施工周期长等系列问题,对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水处理项目很不方便。
[0003]现有的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存在,不能预处理过滤大块状杂质影响加药的使用效率;不便于移动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解决了不能预处理过滤大块状杂质影响加药的使用效率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包括主体、进污管、过滤仓、支撑架、传送带、主动轮、第一转动轴、从动轮、第二转动轴、第一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收纳仓、加药仓、加药管、泵机、药液仓、搅拌仓、转动臂、第二电机、出污管、控制开关、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进污管(2)、过滤仓(3)、支撑架(4)、传送带(5)、主动轮(6)、第一转动轴(7)、从动轮(8)、第二转动轴(9)、第一电机(10)、第一链轮(11)、第二链轮(12)、链条(13)、收纳仓(14)、加药仓(15)、加药管(16)、泵机(17)、药液仓(18)、搅拌仓(19)、转动臂(20)、第二电机(21)、出污管(22)、控制开关(23)、底座(24)、耙齿(27);所述主体(1)上设有进污管(2),所述进污管(2)前方设有连通的过滤仓(3),所述过滤仓(3)两侧内壁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贯穿主体(1)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架(4)之间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为格栅状,所述传送带(5)表面设置有若干排均匀分布的耙齿(27);所述支撑架(4)上端设有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套设在第一转动轴(7)上,所述第一转动轴(7)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安装在支撑架(4)内,所述支撑架(4)下端设有从动轮(8),所述从动轮(8)套设在第二转动轴(9)上,所述第二转动轴(9)通过第二滚珠轴承安装在过滤仓(3)内,所述传送带(5)两端分别套设在主动轮(6)和从动轮(8)上,所述主动轮(6)设置在过滤仓(3)外部,所述从动轮(8)设置在过滤仓(3)内部;所述主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1),所述第一转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2),所述第一链轮(11)与第二链轮(12)间设有啮合的链条(13);所述过滤仓(3)前方设有收纳仓(14),所述收纳仓(14)设置在传送带(5)的主动轮(6)正下方,所述收纳仓(14)设置在主体(1)顶部表面;所述过滤仓(3)前方设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姣刘奋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