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及退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6211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及退模方法,工装包括液压油缸、退模拉杆、底座及卡板,液压油缸安装在底座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退模拉杆连接;卡板固定安装在退模拉杆上;卡板用于传递液压油缸的拉力,将叠压膜从铁芯中拉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铁芯退模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而且能保证退模的安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铁芯退模方法,操作过程中,铁芯放置到退模支撑上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从底板支撑了叠压模,防止叠压模往下掉,且叠压模始终与退模拉杆同步,有效防止了退模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铁芯退模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及退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铁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及退模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制造过程中,定子、转子铁芯都是利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叠压完成再将叠压模从铁芯内退出,目前铁芯退模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第一种:利用吊车吊运铁芯退模:将叠压模固定在油压机的底板上,通过吊车吊运铁芯,将铁芯吊出叠压模。这种退模方式,违反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而且铁芯上的吊装要素(螺孔)的设计一般只考虑铁芯的重量,只能用于吊运铁芯,不允许承载模具的重量和退模的摩擦力,而且摩擦力的大小无法确定,摩擦力还可能超过吊车的额定载荷,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利用四柱油压机退模:先将退模用的支撑放置在四柱油压机的底板上,而且支撑的高度需要大于叠压模的高度,再将铁芯和叠压模吊运到支撑上,卸下吊索,最后通过油压机将叠压模压出铁芯,该退模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在退模过程中,有时需利用等高铁叠加来增加支撑高度,铁芯容易翻到,存在安全隐患。2.将带叠压模铁芯吊运到支撑上后,操作者需到高空拆卸吊索具,存在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缸、退模拉杆、底座及卡板,液压油缸安装在底座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退模拉杆连接;卡板固定安装在退模拉杆上;卡板用于传递液压油缸的拉力,将叠压膜从铁芯中拉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缸、退模拉杆、底座及卡板,液压油缸安装在底座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退模拉杆连接;卡板固定安装在退模拉杆上;卡板用于传递液压油缸的拉力,将叠压膜从铁芯中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退模支撑座;多个退模支撑座安装在底板上;多个退模支撑座分布在同一圆周上,退模支撑座用于退模时垫高铁芯;所述的液压油缸安装在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其特征是:底板中心处设有通孔,底板顶面上设有多个同心的圆,圆的圆心与通孔的中心重合,液压油缸安装在底板底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过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铁芯退模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退模拉杆的一端设有法兰,通过法兰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退模拉杆的法兰上的螺栓孔为沉孔;退模拉杆上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均匀布置;所述的卡板包括两个半环形板及两个卡箍;两个卡箍分别安装在两个半环形板上,卡箍上设有两个螺栓孔,两卡箍通过两螺栓连接,卡箍与退模拉杆配合,连接后两个半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昭荣姚建荣彭向方冯迎黄泽玲武琴罗翀于勇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