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海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588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9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包括路基,路基的上侧设置有道路,路基对应道路的两侧均设置有多节绿化带,绿化带上侧低于道路上侧,绿化带与道路之间设置有挡石带一,相邻绿化带之间设置有挡石带二,相邻挡石带二之间设置排水槽,挡石带二上均开设有排水孔,排水槽远离道路的一端开设有雨水井;绿化带中部竖直固接有溢流井一,溢流井一的下端固接有与雨水井连通的输水管一,路基内开设有与雨水井连通的储水井,储水井的一侧固接有延伸至绿化带种植土壤层内的单向渗水管一,本申请具有减少市政人员的工作的劳累,实现绿化带的内植物的灌溉的效果。实现绿化带的内植物的灌溉的效果。实现绿化带的内植物的灌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道路海绵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海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0003]目前常常在城市道路中两侧往往会设置绿化带,但往往绿化带容易干旱,因此需要市政人员在一定时间之后就对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浇水,工作繁琐,劳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减少市政人员的工作的劳累,并能够实现绿化带的内植物的灌溉,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道路海绵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海绵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包括路基,所述路基的上侧设置有道路,所述路基对应道路的两侧均设置有多节绿化带,所述绿化带由下至上包扩种植土壤层以及覆盖层,所述路基与种植土壤层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布,所述绿化带上侧低于道路上侧,所述绿化带与道路之间设置有挡石带一,相邻所述绿化带之间设置有挡石带二,相邻挡石带二之间设置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侧与道路上侧平齐,所述排水槽的两侧均倾斜向下弯折,且挡石带二上均由排水槽至趋向绿化带的方向倾斜向下开设有多个贯穿挡石带二的排水孔,所述路基内对应排水槽远离道路的一端竖直开设有雨水井;所述绿化带中部竖直固接有溢流井一,所述溢流井一的上端高于所述绿化带上侧且低于所述排水孔下侧,所述溢流井一的下端固接有与所述雨水井连通的输水管一,所述路基内开设有与雨水井连通的储水井,所述储水井的一侧固接有延伸至绿化带种植土壤层内且能够向种植土壤层内渗水的单向渗水管一,所述单向渗水管一与储水井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一。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道路的雨水将流至道路两侧的排水槽,当雨水从排水槽流出时,一部分的雨水将首先从排水槽两侧的排水孔流至绿化带,而当雨水较多时,多余部分的雨水将直接流至雨水井排下,同时,雨水落至绿化带后,将逐渐渗透至绿化带下侧的种植土壤层,实现蓄水,而当雨水较多时,绿化带内雨水液面高于溢流井一上端,雨水将直接流至溢流井一内,然后溢流井一内的雨水流至雨水井与雨水井内的雨水汇流,最后雨水井内的雨水流至储水井内进行存储,当较为干燥时期需要对绿化树带内植物进行浇水时,直接通过控制阀一,使储水井内的水流至单向渗水管一,直接对绿化带内的种植土壤层内进行渗水,即可直接对绿化带植物的根部进行浇灌,一方面减少了市政人员的劳累,另一方面实现了雨水的存储利用。
[0008]优选的,所述路基一侧设有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原种植土、砾石层以及下凹蓄水层,所述原种植土外侧设置有防渗膜,所述下凹式绿地的蓄水层上侧低于绿化带上侧,所述下凹式绿地的中部竖直设置结构与溢流井一结构相同的溢流井二,
所述溢流井二上端高于下凹蓄水层2/3位置处且低于下凹蓄水层的上侧,所述溢流井二的下端与雨水井连通,所述储水井设置有延伸至下凹式绿地原种植土内且能够向原种植土内渗水的单向渗水管二。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下凹式绿地能够进一步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存储,而当雨水较多时,蓄水层内雨水液面高于溢流井二上端,雨水将直接流至溢流井二内,然后溢流井二内的雨水流至雨水井与雨水井内的雨水汇流,最后雨水井内的雨水流至储水井内进行存储,当较为干燥时期需要对下凹式绿地的植物进行浇水时,使储水井内的水流至单向渗水管二,直接对下凹式绿地内的种植土壤层内进行渗水,即可直接下凹式绿地的植物根部进行浇灌,一方面减少了市政人员的劳累,另一方面实现了雨水的存储利用。
[0010]优选的,所述溢流井一下端固接有延伸至下凹式绿地蓄水层内的输水管二,所述输水管一与溢流井一之间设置有调控阀一,所述输水管二与溢流井一之间固接有调控阀二。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溢流井一内的水流优先流至下凹式绿地的蓄水层内,首先补充下凹式绿地的蓄水层。
[0012]优选的,所述溢流井一包括井筒以及设置于井筒上端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周面固接有限位环,所述固定筒的上侧设置有能够罩设固定筒的浮盘,所述浮盘的下侧固接有延伸至固定筒内的拉杆,拉杆的下端固接有直径大于限位环孔径的挡盘,所述挡盘上侧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浮盘由于自身重力将直接落至溢流井一的上侧,从而遮盖住井筒,避免异物进入溢流井一,当雨水较多时,将通过浮力将浮盘抬起,此时,开启溢流井一,雨水将直接流至溢流井一内,同时,采用的拉杆与挡盘相互配合,避免浮盘脱离,采用的漏水孔由便于雨水通过挡盘流至溢流井一内。
[0014]优选的,所述浮盘的外周边均向下弯折呈弧形,所述浮盘的中部设置有空心包,所述浮盘以空心包为圆心均匀开设有多根一端延伸出浮盘外周边的条孔,各所述条孔的另一端封闭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盘的外周面弯折向下,能够进一步的遮挡溢流井一,且绿化带内雨水液面升高时,部分雨水从下至上流至浮盘的条孔内,将快速推动浮盘上升,同时配合空心包能够进一步的增大浮盘的浮力,保证浮盘的浮起,另外,当雨水液面下降后,条孔内的雨水也将快速的流出,避免积流于条孔内。
[0016]优选的,所述浮盘的下侧连接有套设于固定筒外侧的柔性伸缩网套,所述柔性伸缩网套的下端固接于固定筒下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盘浮起后,柔性伸缩网套撑开,实现格挡过滤作用,避免雨水中的杂质进入溢流井一内堵塞溢流井一。
[0018]优选的,所述绿化带对应溢流井一的外侧套设有防护滤网罩。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防护滤网罩能够进一步的对溢流井一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生物对溢流井一产生损害。
[0020]优选的,所述固定筒下端固接有外螺纹套,所述井筒的上端固接有能够与外螺纹套连接的内螺纹套,所述固定筒对应外螺纹套的外侧以及井筒对应内螺纹套的内侧均固接有弹性密封圈。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实现固定筒与井筒的拆卸,从而便于更换检修,同时,采用的弹性密封圈能够避免水流至螺纹套与外螺纹套的连接位置处,从而对其保护,保证后需的拆卸安装。
[0022]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内可拆卸连接有防污挂网二,所述防污挂网二包扩多层堆叠设置的连接网,相邻两层连接网之间固接有多根连接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防污挂网二能够在有草屑等杂质异物流至溢流井一时,挂设住异物,避免异物流下。
[0024]优选的,所述雨水井的上侧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上开设有多个流水孔,所述井盖的下侧固接有结构与防污挂网二结构相同的防污挂网一。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流水孔能够方便的实现雨水的排出,且遮盖雨水井,采用的防污挂网一能够进一步的将异物进行阻拦。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当下雨时,道路的雨水将流至道路两侧的排水槽,当雨水从排水槽流出时,一部分的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包括路基(1),所述路基(1)的上侧设置有道路(2),所述路基(1)对应道路(2)的两侧均设置有多节绿化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3)由下至上包扩种植土壤层(31)以及覆盖层(32),所述路基(1)与种植土壤层(31)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布(33),所述绿化带(3)上侧低于道路(2)上侧,所述绿化带(3)与道路(2)之间设置有挡石带一(34),相邻所述绿化带(3)之间设置有挡石带二(35),相邻挡石带二(35)之间设置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4)上侧与道路(2)上侧平齐,所述排水槽(4)的两侧均倾斜向下弯折,且挡石带二(35)上均由排水槽(4)至趋向绿化带(3)的方向倾斜向下开设有多个贯穿挡石带二(35)的排水孔(351),所述路基(1)内对应排水槽(4)远离道路(2)的一端竖直开设有雨水井(41);所述绿化带(3)中部竖直固接有溢流井一(5),所述溢流井一(5)的上端高于所述绿化带(3)上侧且低于所述排水孔(351)下侧,所述溢流井一(5)的下端固接有与所述雨水井(41)连通的输水管一(56),所述路基(1)内开设有与雨水井(41)连通的储水井(6),所述储水井(6)的一侧固接有延伸至绿化带(3)种植土壤层(31)内且能够向种植土壤层(31)内渗水的单向渗水管一(61),所述单向渗水管一(61)与储水井(6)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一(6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一侧设有下凹式绿地(7),下凹式绿地(7)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原种植土(71)、砾石层(72)以及下凹蓄水层(73),所述原种植土(71)外侧设置有防渗膜(74),所述下凹式绿地(7)的蓄水层(73)上侧低于绿化带(3)上侧,所述下凹式绿地(7)的中部竖直设置结构与溢流井一(5)结构相同的溢流井二(75),所述溢流井二(75)上端高于下凹蓄水层(73)2/3位置处且低于下凹蓄水层(73)的上侧,所述溢流井二(75)的下端与雨水井(41)连通,所述储水井(6)设置有延伸至下凹式绿地(7)原种植土(71)内且能够向原种植土(71)内渗水的单向渗水管二(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一(5)下端固接有延伸至下凹式绿地(7)蓄水层(73)内的输水管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臣刘承启张志华刘普前谢彬辛柱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