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雨水回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雨水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用雨水回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的趋势,其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不少企业在如何践行绿色施工提出了新的措施,但是在节水这个板块普遍存在水收集方式单一、用途单一、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节能减排的作用效果不够显著,目前,雨水收集运用虽然较为广泛,但现阶段采用的方法实用性不高,且雨水回收的效率较低,且收集作业面多集中在屋顶,构造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也不能起到很好的雨水收集作用,收集的雨水量较少,起不到实质性的节能减排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用雨水回收结构,其解决了雨水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用雨水回收结构,包括进水井和地面,所述地面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渗水孔,所述第一渗水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渗水孔通过流水槽与进水井相连通,所述进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雨水回收结构,包括进水井(4)和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渗水孔(3),所述第一渗水孔(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渗水孔(3)通过流水槽(2)与进水井(4)相连通,所述进水井(4)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活动连接有过滤装置(7),所述进水井(4)通过第一连接管道(9)连通有沉淀壳(10),所述沉淀壳(10)的相对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11)的表面均开设有溢流孔(15),所述沉淀壳(10)通过两个隔板(11)分隔为第一沉淀槽(12)、第二沉淀槽(13)和第三沉淀槽(14),所述沉淀壳(10)的侧面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8)连通有集水箱(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雨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7)包括过滤框(7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海,金农英,王金良,徐雪兴,胡雪飞,付玲莎,杜芬秀,丁红宜,胡来福,黄紫菱,吴希农,田秀菊,胡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四季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