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65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体化装置壳体、反硝化缺氧池以及MBR曝气池、并排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内且其上安装有平板式固定生物填料的膜架、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曝气鼓风机、曝气管主管、曝气管支管、污泥回流用潜污泵、MBR膜片反冲洗空气分配管、通气盖板以及植物框蓝、楼梯及走道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植入水生植物处理污染物的生态处理措施及装置,可充分利用装置的空间以发挥生态处理污水的优势,该污水处理装置大大提高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可逐步减少曝气池内游离絮状污泥的量,整体装置更加美观,符合当前国家要求生化处理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对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内污水处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由于国内城镇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了97%,而农村污水处理率仍不足30%,因此,分散式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成为众多环保企业的发展重点,也涌现了大量的处理农村污水的技术与装置。目前,国内生化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一体化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AO生化处理工艺、AO

MBR生化处理工艺、MBBR生化处理工艺、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生态滤池处理工艺、净化槽处理工艺、生物转盘处理工艺等,这些工艺包含了生化处理工艺和生态的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但尚无同时利用生化处理手段和生态处理手段在同一处理装置内完成的技术及装置,本技术

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处理装置,将AO

MBR生化处理工艺与植物吸收污染物的生态处理工艺在同一装置内进行了有机结合,可同时发挥两种工艺的处理功能,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以上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式结构的由环绕设置的加固圈梁进行加固的一体化装置壳体、位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内底部一侧的反硝化缺氧池以及中间位置的MBR曝气池、并排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内且其上安装有平板式固定生物填料的膜架、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内另一侧的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外部的曝气鼓风机、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内底部的曝气管主管、设置于膜架下方且与曝气管主管相连的其上安装有微孔曝气器的曝气管支管、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内底部且与硝化液与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通过污泥和硝化液回流管相连的污泥回流用潜污泵、MBR膜片反冲洗空气分配管、横向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外顶部的通气盖板以及由植物框蓝支架进行支撑的植物框蓝、安装于一体化装置壳体外部的楼梯及走道栏;
[0006]所述曝气鼓风机在装置外壁处将空气分为两路供气管,第一路供气管向上高过一体化装置壳体并在MBR曝气池一侧中部向下与曝气管主管连接;在曝气管支管另一侧中部竖直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排放内冷凝水的曝气管冷凝水排放管;第二路供气管空气向上在一体化装置壳体上部沿装置外壁将空气送至装有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处,并穿过装置壳体在装置内部向下与位于分离组件下方的MBR膜片反冲洗空气分配管连接;
[0007]所述通气盖板和植物框蓝间隔设置,所述植物框蓝内种植有长根系挺水植物,所
述通气盖板根据环境温度适应性选择覆盖透明塑料布保温盖。
[0008]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冷凝水排放管为一顶部设置有开关球阀的插入管,其底端插入曝气管直径2/3深度,当曝气管内存在高于1/3直径高度的冷凝水时,打开顶部的开关球阀,空气管内的空气会将管内的冷凝水压至顶部排放。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装置壳体外部通过管路分别安装有与第一路供气管相连的曝气池风量浮子流量计以及与第二路供气管相连的MBR膜片反冲洗风量浮子流量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缺氧池与MBR曝气池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反硝化缺氧池内脱除总氮后的废水自隔离板上的连通孔进入MBR曝气池内于游离好氧微生物和附着固定微生物发生生化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反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回流用潜污泵将硝化液和污泥沿污泥和硝化液回流管提升至距离一体化装置壳体顶部下方300mm处,并穿过一体化装置壳体,沿一体化装置外壁回流至反硝化缺氧池上部,再穿过一体化装置壳体进入反硝化缺氧池,并向下与位于反硝化缺氧池底部的硝化液、污泥回流布水管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硝化液、污泥回流布水管底部设置有若干150mm的出水喷射管,所述硝化液、污泥回流布水管末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与一体化装置壳体外部的带有阀门的第二固定法兰相配合进行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主管安装于MBR曝气池底部200mm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膜架上安装的平板式固定生物填料采用复森环境BioFM

1815型复膜固定生物填料,膜片宽度1.8m,高度1.5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采用日本久保田FF系列平板膜分离模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框蓝包括植物框蓝外壳、设置于植物框蓝外壳上部的提升手柄,所述植物框蓝外壳底部设置有矩形开孔,所述长根系挺水植物底部植物根系可生长穿过矩形开孔。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在污水生化处理一体化设备中植入水生植物处理污染物的生态处理措施及装置,可充分利用装置的空间以发挥生态处理污水的优势,该污水处理装置大大提高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
[0019]2、本技术通过在好氧曝气段内安装固定生物填料,在长时间运行后,可逐步减少曝气池内游离絮状污泥的量,逐步以固定生物填料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为主。由于固定生物填料脱落的生物膜外形较大,沉淀效果好,可减轻MBR膜分离装置的负荷从而达到延长MBR膜分离装置寿命的目的。
[0020]3、本技术整体装置更加美观、符合当前国家要求生化处理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一样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0021]4、本技术一体化处理装置结合了AO好氧生化处理工艺、MBR好氧处理工艺、生态手段处理工艺,接触氧化处理工艺,污泥产量少、处理效果好、处理装置更加美观,且通过设置保温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冬季条件下的装置处理效果和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处理效果。
[0022]5、本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植入了生态处理的概念,植物的根系不仅增加
了装置内微生物的附着量,同时对氮、磷等污染物也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和去除效果,兼具美观和防止异味散发的功能;通过增加固定生物填料可提高缺氧段的反硝化脱氮能力。
[002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植物框蓝与长根系挺水植物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式结构的由环绕设置的加固圈梁(8)进行加固的一体化装置壳体(2)、位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内底部一侧的反硝化缺氧池(3)以及中间位置的MBR曝气池(19)、并排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内且其上安装有平板式固定生物填料的膜架(7)、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内另一侧的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15)、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外部的曝气鼓风机(1)、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内底部的曝气管主管(22)、设置于膜架(7)下方且与曝气管主管(22)相连的其上安装有微孔曝气器(20)的曝气管支管(21)、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内底部且与硝化液与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15)通过污泥和硝化液回流管(16)相连的污泥回流用潜污泵(18)、MBR膜片反冲洗空气分配管(17)、横向设置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外顶部的通气盖板(10)以及由植物框蓝支架(9)进行支撑的植物框蓝(11)、安装于一体化装置壳体(2)外部的楼梯及走道栏(14);所述曝气鼓风机(1)在装置外壁处将空气分为两路供气管,第一路供气管向上高过一体化装置壳体(2)并在MBR曝气池(19)一侧中部向下与曝气管主管(22)连接;在曝气管支管(21)另一侧中部竖直连接有曝气管(121),所述曝气管(121)内设置有排放曝气管内冷凝水的曝气管冷凝水排放管(12);第二路供气管空气向上在一体化装置壳体(2)上部沿装置外壁将空气送至装有浸没式平板膜泥水分离组件(15)处,并穿过装置壳体在装置内部向下与位于分离组件下方的MBR膜片反冲洗空气分配管(17)连接;所述通气盖板(10)和植物框蓝(11)间隔设置,所述植物框蓝(11)内种植有长根系挺水植物(13),所述通气盖板(10)根据环境温度适应性选择覆盖透明塑料布保温盖(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冷凝水排放管(12)为一顶部设置有开关球阀的插入管,其底端插入曝气管(121)直径2/3深度,当曝气管(121)内存在高于1/3直径高度的冷凝水时,打开顶部的开关球阀,空气管内的空气会将管内的冷凝水压至顶部排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生态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壳体(2)外部通过管路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朝森邵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森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