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残差聚类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故障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残差聚类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网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是加快故障恢复和减少停电时间的关键,对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配电系统已经商业化使用分布式能源资源(DERs)。随着DERs和电力电子装置的大规模并网,传统配电网的“径向”结构和无源特性不复存在,电网中部分馈线的功率流向可能由单向改变为双向,故障特征与传统的旋转电机系统有很大的不同,直接导致过电流保护的定值错误和动作配合失效,使配电网的保护和故障定位更加复杂。目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阻抗法和行波法。阻抗法易受网络结构,CT饱和,线路参数和三相负载不对称的影响,导致阻抗法的定位精确度较低。行波法不受CT饱和,故障条件和负载情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明显的理论优势。随着无线通信、PMU测量装置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行波法体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更重要的是,行波法对DERs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残差聚类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提取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间;/nS2.故障区段定位;/nS3.对故障区段的所有残差执行DBSCAN聚类;其中,故障区段的残差定义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残差聚类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提取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间;
S2.故障区段定位;
S3.对故障区段的所有残差执行DBSCAN聚类;其中,故障区段的残差定义为:Rxy表示残差,和分别为节点Bj距离行波检测器Dx和Dy的距离;Tx和Ty分别为行波检测器Dx和Dy测量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间,v表示波速;l表示故障距离,dxy是与检测器位置有关的0-1系数;
S4.选择聚类结果中均值最小的簇,利用该簇中的数据计算得到行波波速和故障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聚类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01.以波速、故障距离作为决策变量,以各个区段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对配电网中的每个区段构建优化模型;优化模型构建公式为:
其中,表示任意区段BiBj的最小残差平方和,n为行波检测器数量;C(n,2)为任选两个行波检测器的组合数量,Rxy表示残差,和分别为节点Bj距离行波检测器Dx和Dy的距离;Tx和Ty分别为行波检测器Dx和Dy测量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间,v表示波速;l表示故障距离,dxy是与检测器位置有关的0-1系数,Su为节点Bi直接连接的上游部分包含的行波检测器集合,Sd为与节点Bj直接连接的下游部分包含的行波检测器集合,vc为光速;为区段BiBj的长度;
02.将配电网所有区段中最小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区段判定为故障区段,对应公式为:
其中,MN为故障区段;最优解[v,l]分别表示波速和故障距离的初始解。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项根,乔健,王义凯,徐雯,谭力铭,陈卫,张哲,文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