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30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具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承载板,支撑架上固定有背光源以及固定在背光源上方的透光板,透光板嵌设在承载板内;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主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上的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的拍摄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架、以及固定在第三支架上的条形光源,拍摄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面阵相机和环形光源,面阵相机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环形光源位于面阵相机的下方,环形光源和面阵相机均位于背光源的上方,面阵相机通过背光源、环形光源和条形光源依次单独的对陶瓷板照射后进行陶瓷板的拍摄和检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陶瓷板高效快速的拍摄和检测,高效实用。高效实用。高效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外观缺陷以及平面度的检查通常由人工肉眼观察确定,这样的检查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枯燥,过分依赖工作人员的熟练度和自身检测水平,导致效率低下且容易使缺陷产品被误判为合格品,因而,人工检测的方式不利于降低工作强度,提高检测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相机拍摄陶瓷板,由软件根据拍摄结果自动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缺陷,然而,由于陶瓷板的缺陷种类较多,如果仅简单的在常光下拍摄仍难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能够对陶瓷板进行快速且全面的拍摄和检测,高效实用。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用于放置陶瓷板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承载板,支撑架上固定有背光源以及固定在背光源上方的透光板,透光板嵌设在承载板内;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用于陶瓷板外观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主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上的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的拍摄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架、以及固定在第三支架上的条形光源,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面阵相机和环形光源,面阵相机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环形光源位于面阵相机的下方,环形光源和面阵相机均位于背光源的上方,面阵相机通过背光源、环形光源和条形光源依次单独的对陶瓷板照射后进行陶瓷板的拍摄和检验。
[0005]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三之间还固定设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环形光源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环形光源的两侧固定设有安装板,各个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轴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设有与固定轴对应的固定孔,以及与调节螺杆对应的调节弧槽,所述调节螺杆上配设有锁紧螺母,环形相机经固定轴穿过固定孔、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弧槽后通过调节螺杆和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二支架上。
[0006]上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升降设置在主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升降槽,第二支架上设置第二升降槽,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三升降槽,第一升降槽、第二升降槽和第三升降槽的延伸方向均为竖直方向,第一升降槽、第二升降槽和第三升降槽内均配设有锁紧螺杆,锁紧螺杆上配设有锁紧螺母,主支架上设有与锁紧螺杆对应的穿孔,第一支架通过锁紧螺杆穿过第一升降槽和穿孔后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后固定在主支架上,第二支架通过锁紧螺杆穿过第二升降槽和穿孔后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后固定在主支架上,第三支架通过锁紧螺杆穿过第三升降槽和穿孔后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后固定在主支架上。
[0007]上述承载板上设有用于陶瓷板定位的限位块,以及将陶瓷板压紧在限位块上的压
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板上的气缸以及固定在气缸伸缩端的定位块,定位块通过气缸的驱动后将陶瓷板压紧在限位块上。
[0008]上述限位块固定在承载板的一个角上,定位块设置在承载板上与限位块相对的角上,定位块上设有用于陶瓷板卡入的卡槽,所述卡槽为直角槽。
[0009]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承载板,并且在支撑架上设置背光源和透光板,通过第一支架上的拍摄组件和第三支架上的条形光源,逐次的对陶瓷板进行光照拍摄和检测,既能够对陶瓷板的各个位置进行全面且高效的拍摄和检测,也能够保证检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0010](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设置第二支架,将固定在环形光源两侧的安装板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能够将环形光源根据需求随时的进行角度的调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调节性,高效实用。
[0011](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上分别设置第一升降槽、第二升降槽和第三升降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在进行高度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主支架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升降调节,可以适应不同厚度尺寸的陶瓷板,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便捷实用。
[0012](4)本技术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纤维爱和压紧机构,通过压紧机构上的气缸驱动定位块将陶瓷板压紧在定位块上,保证了陶瓷板在拍摄和检测时的牢固性和安全性,高效实用。
[0013](5)本技术通过将限位块和定位块分别固定在承载板相对的角上,并且在定位块上设置直角槽,进一步的对陶瓷板进行固定,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中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检测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见图1至图5,本技术具有用于放置陶瓷板的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有承载板12,支撑架1上固定有背光源13以及固定在背光源13上方的透光板14,透光板14嵌设在承载板12内;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有用于陶瓷板外观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主支架2、固定在主支架2上的第一支架21、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上的拍摄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下方的第三支架23、以及固定在第三支架23上的条形光源6,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面阵相机4和环形光源5,面阵相机4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上,环形光源5位于面阵相机4的下方,环形光源5和面阵相机4均位于背光源13的上方,面阵相机4通过背光源13、环形光源5和条形光源6依次单独的对陶瓷板照射后进行陶瓷板的拍摄和检验,面阵相机4与
陶瓷板垂直距离控制在165
±
10mm,环形光源5与陶瓷板的垂直距离控制在130
±
10mm,条形光源6与陶瓷板的水平距离控制在30mm;
[0021]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三之间还固定设有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环形光源5固定在第二支架22上,环形光源5的两侧固定设有安装板51,各个安装板5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轴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支架22的两侧设有与固定轴对应的固定孔,以及与调节螺杆对应的调节弧槽222,所述调节螺杆上配设有锁紧螺母,环形相机经固定轴穿过固定孔、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弧槽222后通过调节螺杆和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二支架22上;
[0022]所述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均升降设置在主支架2上,所述第一支架21上设有第一升降槽211,第二支架22上设置第二升降槽221,第三支架23上设有第三升降槽231,第一升降槽211、第二升降槽221和第三升降槽231的延伸方向均为竖直方向,第一升降槽211、第二升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放置陶瓷板的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有承载板(12),支撑架(1)上固定有背光源(13)以及固定在背光源(13)上方的透光板(14),透光板(14)嵌设在承载板(12)内;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有用于陶瓷板外观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主支架(2)、固定在主支架(2)上的第一支架(21)、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上的拍摄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下方的第三支架(23)、以及固定在第三支架(23)上的条形光源(6),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面阵相机(4)和环形光源(5),面阵相机(4)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上,环形光源(5)位于面阵相机(4)的下方,环形光源(5)和面阵相机(4)均位于背光源(13)的上方,面阵相机(4)通过背光源(13)、环形光源(5)和条形光源(6)依次单独的对陶瓷板照射后进行陶瓷板的拍摄和检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板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三之间还固定设有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环形光源(5)固定在第二支架(22)上,环形光源(5)的两侧固定设有安装板(51),各个安装板(5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轴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支架(22)的两侧设有与固定轴对应的固定孔,以及与调节螺杆对应的调节弧槽(222),所述调节螺杆上配设有锁紧螺母,环形相机经固定轴穿过固定孔、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弧槽(222)后通过调节螺杆和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二支架(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板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新姜巍包振兴陈翠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