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12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基于延迟时间集合中的各项延迟时间计算发动机的总延迟时间,将总延迟时间转换成延迟角度;基于发动机的停缸需求角度和延迟角度,得到发动机的停缸控制角度;获取发动机的当前停缸角度,基于停缸控制角度和当前停缸角度确定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生成与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控制停缸机构执行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停缸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控制发动机的停缸机构时,将发动机的总延迟时间转换成延迟角度,并根据延迟角度对发动机的停缸机构进行控制,由此避免因延迟导致控制停缸机构不精确的情况,减少发动机的零件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停缸技术也可称可变排量技术,是指发动机在部分符合下运动时,通过相关机构切断部分气缸的燃油供给、点火和进排气,停止其工作,使剩余工作气缸负荷率增大,以提高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目前发动机中的停缸机构在进行停缸工作时,通常需要一定的延迟时间才能够实现停缸操作,而目前所应用的停缸控制方法通常未考虑停缸机构在实现停缸操作的过程时的延迟时间,使得对于停缸操作的控制不精确,易造成发动机进排气门损坏,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于对发动机的停缸机构进行精确的控制,减少损坏发动机的零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项延迟时间;基于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的各项延迟时间,计算所述发动机的总延迟时间;将所述总延迟时间转换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需求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需求角度和所述延迟角度,得到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控制角度;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停缸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和所述当前停缸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生成与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停缸机构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停缸操作。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包括: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硬件参数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所述发动机的针脚延迟时间以及指令生成延迟时间;获取所述发动机当前的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并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机械延迟时间;将所述针脚延迟时间、所述指令生成延迟时间、所述继电器延迟时间、所述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所述机械延迟时间组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机械延迟时间,包括:将所述环境温度遍历预设的继电器延迟表中的每个预设环境温度,并将与所述环境温度相同的预设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环境温度,将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将所述机油压力和所述机油温度作为机油参数组合,并将所述机油参数组合遍历预设的液力延迟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组合,并将与所述机油参数组合对应的预设参数组合作为目标组合,将所述目标组合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液力延迟时间;将所述机油温度遍历预设的机械延时时间表中的各个预设机油温度,并将与所述机油温度对应的预设机油温度确定为目标机油温度,将所述目标机油温度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机械延迟时间。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和所述当前停缸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包括:判断所述当前停缸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若所述当前停缸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则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允许变更状态模式;若所述当前停缸角度小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则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保持状态模式。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当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允许变更状态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并基于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停缸机构是否存在改变停缸状态需求;若所述停缸机构存在改变停缸状态需求,则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停缸机构改变当前的停缸状态的控制指令;若所述停缸机构未存在改变停缸状态需求,则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停缸机构保持当前的停缸状态的控制指令。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当所述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保持状态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停缸机构保持当前的停缸状态的控制指令。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项延迟时间;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的各项延迟时间,计算所述发动机的总延迟时间;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总延迟时间转换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角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需求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需求角度和所述延迟角度,得到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控制角度;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停缸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和所述当前停缸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停缸机构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停缸操作。上述的装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硬件参数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所述发动机的针脚延迟时间以及指令生成延迟时间;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当前的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并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机械延迟时间;组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针脚延迟时间、所述指令生成延迟时间、所述继电器延迟时间、所述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所述机械延迟时间组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上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包括:第一遍历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温度遍历预设的继电器延迟表中的每个预设环境温度,并将与所述环境温度相同的预设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环境温度,将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第二遍历模块,用于将所述机油压力和所述机油温度作为机油参数组合,并将所述机油参数组合遍历预设的液力延迟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组合,并将与所述机油参数组合对应的预设参数组合作为目标组合,将所述目标组合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液力延迟时间;第三遍历模块,用于将所述机油温度遍历预设的机械延时时间表中的各个预设机油温度,并将与所述机油温度对应的预设机油温度确定为目标机油温度,将所述目标机油温度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机械延迟时间。上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停缸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停缸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则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允许变更状态模式;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停缸角度小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则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保持状态模式。上述的装置,所述生成单元,包括: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并基于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停缸机构是否存在改变停缸状态需求;第一生成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项延迟时间;/n基于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的各项延迟时间,计算所述发动机的总延迟时间;/n将所述总延迟时间转换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角度;/n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需求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需求角度和所述延迟角度,得到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控制角度;/n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停缸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和所述当前停缸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n生成与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停缸机构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停缸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项延迟时间;
基于所述延迟时间集合中的各项延迟时间,计算所述发动机的总延迟时间;
将所述总延迟时间转换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角度;
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需求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需求角度和所述延迟角度,得到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控制角度;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停缸角度,并基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和所述当前停缸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
生成与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停缸机构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停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包括:
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硬件参数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所述发动机的针脚延迟时间以及指令生成延迟时间;
获取所述发动机当前的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并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机械延迟时间;
将所述针脚延迟时间、所述指令生成延迟时间、所述继电器延迟时间、所述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所述机械延迟时间组成所述发动机的延迟时间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机油压力以及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液力延迟时间以及机械延迟时间,包括:
将所述环境温度遍历预设的继电器延迟表中的每个预设环境温度,并将与所述环境温度相同的预设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环境温度,将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继电器延迟时间;
将所述机油压力和所述机油温度作为机油参数组合,并将所述机油参数组合遍历预设的液力延迟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组合,并将与所述机油参数组合对应的预设参数组合作为目标组合,将所述目标组合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液力延迟时间;
将所述机油温度遍历预设的机械延时时间表中的各个预设机油温度,并将与所述机油温度对应的预设机油温度确定为目标机油温度,将所述目标机油温度所对应的延迟时间作为所述发动机的机械延迟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和所述当前停缸角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停缸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
若所述当前停缸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则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允许变更状态模式;
若所述当前停缸角度小于所述停缸控制角度,则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停缸机构的操作模式为保持状态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裕鹏许帅李云霞宋增凤李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