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燕萍专利>正文

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99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纺面料,所述混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为混经纱,混经纱由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还提供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置于水中进行清洗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的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放在室温条件下下自然晾干,然后将涤纶纤维放到浸润液中进行浸润;S2:对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干燥后,分别进行开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S3:对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并合完成后,对并条后的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进行混并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最终制得所需的棉毛混纺纱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面料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混纺常常集合了多种单一面料性质的有点,比如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麻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丝纺织的长处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它的不足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化纤维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莫代尔是一种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纤维素再生纤维,该纤维对人体无害,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气性能都优于棉,具有较高的上染率,织物颜色明亮而饱满。莫代尔纤维可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如棉、麻、丝等,以提升这些布料的品质,使面料能保持柔软、滑爽,发挥各自纤维的特点,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混合了麻,丝和纤维以及莫代尔三种纺织面料的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混纺面料容易着色,透气性能好而且舒适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或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其制备出来的浸润液满足混纺面料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出来的混纺面料透气性好色彩饱和度高同时韧性强,质量稳定节省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纺面料,混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经纱为混经纱,混经纱由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且丝纤维占混经纱质量的50-70%;纬纱为混纬纱,混纬纱由涤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且涤纶纤维占混纬纱质量的40-6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置于水中进行清洗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的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放在室温条件下下自然晾干,然后将涤纶纤维放到浸润液中进行浸润;S2:对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干燥后,分别进行开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S3:对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并合完成后,对并条后的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进行混并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最终制得所需的棉毛混纺纱面料。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浸润液制备包括:在环境条件A下:制备处理剂原液,保证清洁度后加入稀释剂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5%~30%得到处理剂;制备改性水溶液,搅拌均匀;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1份改性水溶液加入10~12处理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浸润液;将涤纶纤维放进浸润液,在浸润条件B下浸润;转入预烘箱,在养护条件C下养护;其中: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0.25~0.5份吩噻嗪、1~3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置于10份清水中,形成改性水溶液;所述处理剂原液包括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聚乙二醇,其质量比为(8~10):(18~20):(7~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稀释剂为纯的异丙醇。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环境条件A,其中,室温在22~28℃,相对湿度约50~60%,清洁度在1000~10000,同时用到的溶液的液温为15~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浸润条件B,其包括将浸润液放进设备特定区域内;将待处理的纤维沉没进该处理区域的浸润液中,待液面平整无气泡时,以设定的速率D平稳地将该纤维提拉出液面。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养护条件C,其中,养护温度为40~60℃,养护清洁度在1000~10000,养护时间为20~4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速率D,其中纤维上升速度为0.002m/s~0.005m/s。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浸润步骤包括:在环境条件A为室温在25℃,相对湿度约60%,清洁度在5000,同时用到的溶液的液温为18℃下: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聚乙二醇,其质量比为9:18:7制备处理剂原液;保证清洁度后加入稀释剂稀释到质量分数为20%得到处理剂,;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0.25份吩噻嗪、1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置于10份清水中,制备改性水溶液;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1份改性水溶液加入10处理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浸润液;在浸润条件B为将浸润液放进设备特定区域内;将待处理的纤维沉没进该处理区域的浸润液中,待液面平整无气泡时,以设定的速率0.0053m/s平稳地将该纤维提拉出液面;转入预烘箱,在养护条件C为养护温度为50℃,养护清洁度在5000,养护时间为20min下养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其制备出来的浸润液满足混纺面料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出来的混纺面料透气性好色彩饱和度高同时韧性强,质量稳定节省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混纺面料及其制作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再其次,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n一种混纺面料,所述混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为混经纱,所述混经纱由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且所述丝纤维占混经纱质量的50-70%;所述纬纱为混纬纱,所述混纬纱由涤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且所述涤纶纤维占混纬纱质量的4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
一种混纺面料,所述混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为混经纱,所述混经纱由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且所述丝纤维占混经纱质量的50-70%;所述纬纱为混纬纱,所述混纬纱由涤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为纺纱原料,且所述涤纶纤维占混纬纱质量的40-60%。


2.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S1:将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置于水中进行清洗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的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放在室温条件下下自然晾干,然后将涤纶纤维放到浸润液中进行浸润;
S2:对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干燥后,分别进行开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
S3:对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并合完成后,对并条后的丝纤维、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进行混并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最终制得所需的棉毛混纺纱面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在环境条件A下:制备处理剂原液,保证清洁度后加入稀释剂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5%~30%得到处理剂;
制备改性水溶液,搅拌均匀;
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1份改性水溶液加入10~12处理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浸润液;将涤纶纤维放进浸润液,在浸润条件B下浸润;转入预烘箱,在养护条件C下养护;
其中:以原料质量份数计,取0.25~0.5份吩噻嗪、1~3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置于10份清水中,形成改性水溶液;所述处理剂原液包括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聚乙二醇,其质量比为(8~10):(18~20):(7~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纯的异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梁燕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