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99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包括料靴壳体和设于料靴壳体上的进料管,所述料靴壳体底部外周设有环形吸尘管,所述环形吸尘管的底部设有吸尘口,所述环形吸尘管的一端设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与吸尘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料靴壳体底部外周设置一圈环形吸尘管,通过抽风管外接抽风装置,在料靴填料过程中,吸尘口可将洒落或者泄露在工作平台上的粉料吸走,实现了自动吸尘功能,保证了工作平台的清洁,提升了填料的稳定性,有助于产品单重控制的稳定性,节省了人工清理粉尘的时间,提升了压制工艺的效率,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


[0001]本技术涉及粉末成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

技术介绍

[0002]在粉末成形技术中,料靴作为将料斗中的粉末填入到模腔中的一个关键装置,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冲头进入模腔瞬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喷料现象。压坯在脱模过程中,也会存在少量的粉尘会落到推料平板上,料靴在平板上多次的往返运动,使残留在平板上的粉料结块,而影响料靴的运动,导致填料时单重的波动。因此,常常需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料靴平板残留粉尘的清理。实现自动清理平板上残留的粉尘,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自动吸尘功能、提升了填料的稳定性、节省了人工清理粉尘的时间、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工作环境的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包括料靴壳体和设于料靴壳体上的进料管,所述料靴壳体底部外周设有环形吸尘管,所述环形吸尘管的底部设有吸尘口,所述环形吸尘管的一端设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与吸尘口连通。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风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环形吸尘管或者料靴壳体上设有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阀门开关的位置传感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口为环形口。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口为下窄上宽的喇叭口。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口的最小宽度为0.1mm~0.2mm。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靴壳体底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吸尘口之间的间隙为W,0.2mm<W<0.5mm。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风管位于料靴壳体底部的上方。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风管与料靴壳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1,0.2mm<H1<0.5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的动吸尘的粉末料靴,通过在料靴壳体底部外周设置一圈环形吸尘管,通过抽风管外接抽风装置,在料靴填料过程中,吸尘口可将洒落或者泄露在工作平台上的粉料吸走,实现了自动吸尘功能,保证了工作平台(也可称为推料平板)的清洁,提升了填料的稳定性,有助于产品单重控制的稳定性,另外,节省了人工清理粉尘的时间,提升了压制工艺的效率,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工作环境。该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相对于现有工艺装置增设一吸尘管和抽风管,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环形吸尘管的结构示意图(仰视的视角)。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环形吸尘管的结构示意图(俯视的视角)。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环形吸尘管的的截面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抽风管、料靴壳体底部密封圈、吸尘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料靴壳体上料时移动过程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中吸尘开启的临界位置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3]1、料靴壳体;11、出料口;12、2、进料管;3、环形吸尘管;4、吸尘口;5、抽风管;6、阀门;7、位置传感器;8、密封圈、9、模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包括料靴壳体1和设于料靴壳体1上的进料管2,料靴壳体1底部外周设有环形吸尘管3,环形吸尘管3的底部设有吸尘口4,环形吸尘管3的一端设有抽风管5,抽风管5与吸尘口4连通。料靴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进料管2用于向料靴壳体1内进料,出料口9用于将料靴壳体1内的粉料送入下方的模具的模腔入口9内。
[0026]工作时,料靴壳体1会放在模具的模腔入口9上方的工作平台上,料靴壳体1在该工作平台上移动,以使料靴壳体1底部的出料口11与下方的模腔入口9对接,进而将粉料填入模具的型腔内。通过在料靴壳体1底部外周设置一圈环形吸尘管3,通过抽风管5外接抽风装置,在料靴填料过程中,吸尘口4可将洒落或者泄露在工作平台上的粉料吸走,实现了自动吸尘功能,保证了工作平台(也可称为推料平板)的清洁,提升了填料的稳定性,有助于产品单重控制的稳定性,另外,节省了人工清理粉尘的时间,提升了压制工艺的效率,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工作环境。该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相对于现有工艺装置增设一吸尘管和抽风管,结构简单。
[0027]本实施例中,吸尘口4为环形口。优选为下窄上宽的喇叭口,充分利用压强,用小的动力源,吸收更多的粉末,这样的形状也有防止了已经吸收的粉末掉落,同时,因工作量小,吸尘口4的宽度也不宜过宽。为此,吸尘口4的最小宽度为0.1mm~0.2mm。
[0028]本实施例中,抽风管5上设有阀门6,环形吸尘管3上设有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阀门6开关的位置传感器7。
[0029]如图6和图7所示,料靴壳体1沿着箭头c(向左)向模具的模腔入口9,设料靴壳体1的前端内壁b与模腔入口9在箭头c方向上的前端a之间的距离为L,沿着箭头c的方向,当前端内壁b与前端a重合时,L=0,前端内壁b超过前端a时,L>0,前端内壁b还没到前端a时,L<0。
[0030]在此前提下,料靴壳体1向左前进,即将进行填料,位置传感器7检测到料靴壳体1前端内壁b与模腔入口9的前端a距离L>0时,说明料靴壳体1的前端内壁b超过模腔入口9的前端a,到达指定位置,立刻控制阀门6打开,开始吸尘,堆积在料靴壳体1前端的粉尘吸入吸
尘口4。料靴壳体1后退时,位置传感器7检测料靴壳体1前端内壁b与模腔入口9的前端a距离L<0,说明前端内壁b没超过模腔入口9的前端a,未到达指定位置,6立刻控制阀门关闭,吸尘关闭,直至回到料靴壳体1初始位置。
[0031]通过位置传感器7的控制,在填料前进和回退合适的时间点开启或者关闭,防止环形吸尘管3将已填入模具型腔中的混合料吸入到吸尘管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7也可以设置在料靴壳体1上。
[0032]本实施例中,抽风管5位于料靴壳体1底部的上方。抽风管5与料靴壳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1,抽风管5略高于料靴壳体1底部,能够有效地吸走粉尘,也不会影响料靴的正常运动,H1过低会导致影响正常的压制过程,影响模体表面精度,H1过高会影响吸尘效果,优选范围为0.2mm<H1<0.5mm,既保证了吸尘效果又不影响压制过程使模腔粉末填料均匀。
[0033]本实施例中,料靴壳体1底部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设置减少出料口9粉料漏出。环形吸尘管3也在密封圈8的外侧。密封圈8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其特征在于:包括料靴壳体(1)和设于料靴壳体(1)上的进料管(2),所述料靴壳体(1)底部外周设有环形吸尘管(3),所述环形吸尘管(3)的底部设有吸尘口(4),所述环形吸尘管(3)的一端设有抽风管(5),所述抽风管(5)与吸尘口(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5)上设有阀门(6),所述环形吸尘管(3)或者料靴壳体(1)上设有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阀门(6)开关的位置传感器(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4)为环形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吸尘的粉末料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彩云鲁炎鑫何莹李创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