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纱线的界面涂覆改性装置及涂覆改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99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纱线的界面涂覆改性装置及涂覆改性方法。涂覆改性装置包括纱线喂入模块、纱线旋转模块、改性液涂覆模块、烘燥模块和卷绕模块。将纤维或纱线依次喂入改性液涂覆模块、纱线旋转模块和烘燥模块,以使纤维或纱线在改性液涂覆模块与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形成旋转接触,进而将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均匀的黏附于纤维或纱线表面,形成非水溶性聚电解质复合膜;然后喂入烘燥模块烘干,最后由卷绕模块卷绕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扩大了聚电解质的使用范围,避免了由于正、负电荷吸引导致聚电解质接触产生絮凝或沉淀的问题,而且能够实现高性能纱线的快速、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纱线的界面涂覆改性装置及涂覆改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纤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纱线的界面涂覆改性装置及涂覆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除了各种功能性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大量应用以外,功能性纤维或纱线在其他领域如生物、医疗、环境、柔性电子、能源等得以广泛的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和领域,各种制备功能性纤维的技术被相继开发。归纳起来,用于制备功能性纤维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纤维的表面改性。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功能性高分子接枝到纤维表面,或者将功能性无机纳米颗粒负载到纤维表面来形成功能纱线。另一类是将具有功能性的材料(无机纳米颗粒或高分子材料)共混到纺丝液中,通过共混纺丝的方法获得功能性纤维。这类方法一般针对可以湿法纺丝或熔融纺丝的再生纤维素或合成纤维。最近,利用高分子聚电解质对纤维进行改性修饰的方法备受关注。聚电解质是一类具有可电离基团的高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从而表现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特性。深入分析聚电解质高分子基团可知,聚电解质高分子的大分子上具有羧基或氨基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能够螯合银、铜离子或者二氧化钛的前驱物,将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纱线的涂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分别配置预设浓度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nS2.将纤维或纱线按预设喂入速度及预设旋转速度喂入改性液黏附装置,以使所述纤维或纱线分别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接触,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均匀的黏附于所述纤维或纱线表面,形成非水溶性聚电解质复合膜;/n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纤维或纱线喂入热烘燥区域,经热烘燥处理后卷绕收集,得到所述功能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纱线的涂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配置预设浓度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
S2.将纤维或纱线按预设喂入速度及预设旋转速度喂入改性液黏附装置,以使所述纤维或纱线分别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接触,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均匀的黏附于所述纤维或纱线表面,形成非水溶性聚电解质复合膜;
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纤维或纱线喂入热烘燥区域,经热烘燥处理后卷绕收集,得到所述功能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纱线的涂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预设喂入速度为1-10m/min,预设旋转速度为10-100rpm/min。纱线喂入速度和旋转速度越快,纱线表面涂覆的聚电解质膜就越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纱线的涂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改性液黏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用于盛放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的承载容器,两个所述承载容器高度差为0~40mm,以使所述纤维或纱线依次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旋转接触,形成非水溶性聚电解质复合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纱线的涂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载容器高度差为1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纱线的涂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容器包括供所述纤维或纱线穿过的通孔,以与所述承载容器中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和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仕丽杨玉慧曹仁广张如全徐卫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